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诊断尖锐湿疣的检验价值

2021-07-15 07:14李春燕袁绍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尖锐湿疣白介素因子

李春燕 袁绍康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主要发生于肛周、尿道口、宫颈口、外生殖器等部位,表现为局部皮肤组织的赘生物,疹部表面粗糙,且触碰易出血或呈菜花样[1]。尖锐湿疣在性病的发病率中占比较高,且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都在逐年增加,因此该病的治疗与诊断非常受相关医学人员重视[2]。在尖锐湿疣的治疗中,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治疗,通过将局部疣体去除,同时消除疣体周围的潜伏感染等因素,避免再次复发。而在诊断方面,其对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则较为少见[3]。白介素-6 是一种功能广泛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可起到多种细胞的分化和生长的调节作用。白介素-6 表达失调可引起许多疾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则是一种由巨噬细胞对细菌感染或其他免疫源反应自然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起到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中性粒细胞吞噬等,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并参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本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以及同期体检者进行血样检查,分析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诊断尖锐湿疣的检验价值。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单位2018 年5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90 例尖锐湿疣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90 例来本单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52 例,女38 例;年龄19~66 岁,平均年龄(36.84±9.75)岁;初发者37 例,复发者53 例。对照组中,男48 例,女42 例;年龄19~67 岁,平均年龄(37.93±9.7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和体检者均签署研究同意声明书;所纳入患者均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病史;交流沟通有障碍者;主动退出者。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空腹静脉采血,血样3 ml,进行血清分离后放置于-20℃冰箱储存备用,血清分离设置转速为3000 r/min,离心半径设置为15 cm。检测方法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分析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分析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比较观察组37 例初发者与53 例复发者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比较 观察组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比较(,pg/ml)

表1 两组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比较(,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 白介素-6 单项检测的特异度为52.22%(47/90)、灵敏度为51.11%(46/90),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单项检测的特异度为52.22%(47/90)、灵敏度为50.00%(45/90),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为85.56%(77/90),灵敏度为78.89%(71/90)。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高于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初发者与复发者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比较 在尖锐湿疣患者中,初发者37 例,复发者53 例。初发者白介素-6 含量为(39.11±6.02)pg/ml,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为(29.12±5.37)pg/ml;复发者白介素-6 含量为(21.92±3.88)pg/ml,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为(20.21±4.28)pg/ml,初发者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均高于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75、8.745,P=0.000、0.000<0.05)。

3 讨论

尖锐湿疣属于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具有较长的潜伏期,通常为3 个月左右,长者可达8 个月以上,高发于性活跃人群,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同时母婴传播、间接接触、医源性传播等也是部分传播途径[4]。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初始阶段,呈现柔软的红色丘疹损害,顶端表现为尖锐与圆锥相似,随病情发展,损害扩大,呈显著隆起,好发于温暖潮湿的黏膜和皮肤交界处,多发于男性患者包皮、尿道口或肛门附近,女患者阴唇内侧、宫颈或肛门等附近[5]。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痒、痛等或病变组织在直肠内还会出现便血、疼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尖锐湿疣,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通过综合手段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6]。

白介素-6 是细胞因子重要成员,其来源广泛,可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血细胞生成、细胞分化以及免疫防御机制等,通常与尖锐湿疣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血清中,白介素-6 能够对B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起到调节的作用,从而促进T 淋巴细胞发生增生活化,起到抵抗病毒的作用[7]。而对于尖锐湿疣患者来说,其白介素-6 水平会在机体抗病毒的过程中逐渐被消耗,从而表现为白介素-6 水平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属于一种多向性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分泌,包括巨噬细胞、B 细胞、T 细胞等,其可以促进T 细胞产生多种炎性因子,从而促进炎症反应[8]。同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也是一种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且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的细胞因子,是目前发现的对肿瘤杀伤作用最强的生物活性因子之一[9]。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可以将体内的T 淋巴细胞(T 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激活,从而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被不断活化,增强宿主细胞的防御能力[10]。在本研究中,根据对本单位2018 年5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90 例尖锐湿疣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者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的分析发现,观察组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尖锐湿疣患者中,其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会显著降低。同时,在尖锐湿疣初发者和复发者中,初发者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均高于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尖锐湿疣复发者中,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的含量存在降低。白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高于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单项检测。说明在尖锐湿疣的诊断中,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联合诊断具有高特异度和灵敏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

综上所述,在尖锐湿疣的诊断中,尖锐湿疣患者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且初发者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复发者,白介素-6 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诊断存在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尖锐湿疣白介素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