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芳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中蒙医医院 妇科,内蒙古 通辽 029200)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今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发病年轻趋于年轻化,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宫颈癌获得治愈的最重要方法[1-3]。但是受疾病、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宫颈癌根治术给患者带来了众多程度不一的不舒适体验,如焦虑、抑郁、疼痛、口渴等[4-5]。这些不舒适体验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能会导致许多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6]。基于此,本文以实施宫颈癌根治术64 例患者为对象,探讨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2 月霍林郭勒市中蒙医医院妇科收治的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8 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 例。纳入标准:(1)符合宫颈癌临床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确诊[7];(2)临床资料齐全;(3)无远处转移;(4)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排除标准:(1)诊断不明确;(2)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3)临床资料不全;(4)治疗方案不明确。研究组:年龄41-67 岁,平均(50.2±6.7)岁,病理类型:鳞癌15 例,腺癌11 例,其他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 例;初中及中专12 例;高中15 例;大学及以上4 例。对照组:年龄45-71 岁,平均(55.8±10.1)岁;病理类型:鳞癌17 例,腺癌12 例,其他5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 例;初中及中专10 例;高中14 例;大学及以上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宣教、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协助翻身、拍背、吸痰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模式,成立实施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本科室工作年限3 年以上,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主管护师担任。小组通过过往实施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需求内容,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术前多学科健康宣教,提高疾病认知水平:组建病房、手术室多学科访视小组,术前 1 d 访视小组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方案等情况后,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术前访视宣教,宣教内容包括: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情况,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及手术流程、术后自行调节体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术后可能存在的不舒适以及如何应对等,以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能力和应对能力,缓解术前患者恐惧、焦虑的情绪。同时,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可以使患者更容易掌握术后配合的要点及发生不适的应对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效果[8]。
(2)术后主动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术后返回病房后安置患者平卧位并将床头抬高30-40°,待其麻醉完全清醒后,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职业、年龄,使用尊称,使患者感受到亲切,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告知患者手术顺利,现在已转回病房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鼓励患者说出术后不适和需求,告知患者医生护士会守护其身旁,这样能使患者感受到热情和关心,消除患者对手术效果的顾虑,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其安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3)实施人性化干预对策,缓解患者术后不适:①口干不适:因治疗需要、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常规禁食禁饮,可通提供小喷壶,通过柠檬水、维生素C 稀释液喷雾缓解其术后口渴感,同时做到一人一物,避免交差感染。②光照、声音刺激:夜间病室尽可能不使用强光,提供眼罩和耳塞,缓解光照、声音对患者引起的不适及对睡眠的影响。③活动与体位:告知患者体位限制的必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自行调节体位和床上活动的方法,对于自行调节体位困难的患者,护士每隔1h 询问患者体位变换需求一次,避免因长久一个姿势引起的不适感。④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疼痛影响到患者情绪、睡眠时,且通过注意力转移、按摩等方法无法缓解时,及时告知医师,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并注意观察镇痛效果及生命体征变化。
(1)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9]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SAS:包括4 个评分等级,20 个条目,>53 分为焦虑。SDS:包括4 个评分等级,20 个条目,>50 分为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重。
(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0],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总分1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重。
(3)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包括工作态度、专业水平、心理护理、康复指导4 个维度,分值越高,表示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使用软件SPSS 22.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情况(分,)
表1 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情况(分,)
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12h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后12hVAS 评分情况(分,)
表2 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后12hVAS 评分情况(分,)
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工作态度、专业水平、心理护理、康复指导4 项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
人性化护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而被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一种个性化的整体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的状态,减少不适的程度,开展人性化护理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11-12]。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由于疾病、手术创伤和各种限制极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诸多不适,这些不适如得不到及时处理,会给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13]。
本研究中,通过对既往实施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需求内容,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通过术前多学科宣教的实施,让患者更多的了解和认知疾病知识和治疗手段,提高了其应对疾病的能力,缓解了其术前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通过术后主动沟通交流,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缓解了其对手术效果担忧的情绪,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使患者可以安心配合治疗。通过缓解术后口渴感、避免光照和噪音影响患者睡眠、提供交流工具、教会患者变化体位及活动方法、缓解术后疼痛等一系列人性化的干预措施的实施,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进而促进了机体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降低了术后疼痛感。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能够改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