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距离视角下的中哈产能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2021-07-15 07:06程云洁廖丽珍黎洁君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哈哈萨克斯坦距离

程云洁,廖丽珍,黎洁君

(新疆财经大学a.经济学院;b.国际经贸学院;c.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产能合作是指产品输出和产业转移,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产业互通有无和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其表现形式主要为投资、贸易、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货物贸易合作实现产品输出,投资合作是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劳务合作更多的是劳动力本身拥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合作,工程承包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方式,进入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可持续、国际化的“一带一路”能推动经济复苏。因此,研究作为重要支撑的国际产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中心,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积极利用外资,是中亚最发达的国家,还是我国全面战略伙伴。笔者分析中哈产能合作水平以及影响因素能够推动中哈产能合作,深化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为中国国际产能合作提供示范,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我国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一是关于产能合作路径研究。黄晓燕等(2017)研究提出我国与西亚国家产能合作模式有技术互补型、能源互补型等[1]。项义军等(2018)研究提出产能合作对策有:重点产能项目境外落地、打通国际产能合作通道[2]。石先进(2020)分析了中亚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其与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产能合作[3]。二是关于产能合作影响因素研究。陶长琪等(2019)研究证明国际产能合作多为高产能利用率企业[4]。申韬等(2020)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以及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得出:中国与东盟重点行业出口贸易的主导因素逐渐由规模效应转变为竞争力效应[5]。三是关于产能合作具体国别研究。秦艳等(2017)研究指出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以“全产业链”形式进行[6]。金丹(2018)研究发现中国与越南的产能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产业、建材业、电子制造业、辅助工业和基础设施产业[7]。赵蜀蓉等(2019)研究认为识别与防控风险是中非产能合作的关键[8]。毕瑞丹(2020)研究认为要继续推进中国与苏丹在农业、石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产能合作[9]。四是关于产能合作具体行业研究。肖进杰等(2018)研究制造业产能合作现状、问题并提出建议[10]。高健飞等(2019)对沿线各国的发展状况以及电力需求进行探讨发现,南亚、中亚和东盟地区是电力产能合作的重点区域[11]。许雪芳(2020)研究提出广西要强化内外开放、提升内生动力与国际合作层次、健全产业转移承接机制等来深化其与越南制造业的产能合作[12]。

关于中哈产能合作研究。武文卿(2015)认为中哈产能合作对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形成意义重大[13]。张洪等(2015)研究发现中哈产能合作具有连续的组织模式,行为模式上则向对称互惠共生发展[14]。周睿杰(2016)研究发现受国际油价大跌,中国与中亚各国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在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产能合作越发紧密[15]。王志民(2017)认为中哈产能合作是国际产能合作的佳例,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产能合作提供了思路和样板[16]。李颖(2017)认为中哈两国具有坚实的产能合作基础,为进一步推进两国产能合作,应构建中哈一体化组织、建立高效协调机制[17]。唐世辉等(2018)研究发现融资问题是中哈产能合作的瓶颈,要推动双方金融合作[18]。原帼力等(2020)研究发现中哈农业合作园区发展迅速,但存在农业园区数量少、布局集中、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19]。

关于多维距离研究。陈衍泰等(2016)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对企业跨国投资仅存在“外来者劣势”;制度距离、经济距离对企业跨国投资同时存在“外来者收益”与“外来者劣势”;文化距离对企业跨国投资的“外来者收益”存在被忽视的现象[20]。李文宇等(2016)研究发现空间、经济、文化、制度距离与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有显著影响[21]。杨亚平等(2017)研究认为应识别制度距离的方向和幅度[22]。刘京星(2018)研究得出经济距离促进钢铁产能合作,制度距离、文化距离阻碍钢铁产能合作[23]。徐雪玉等(2021)研究发现地理、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 有显著阻碍作用[24]。

综上所述,目前对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研究较多。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的成果中主要是从定性角度入手研究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意义、合作行业等。因此,笔者结合定性定量方法,从多维距离视角下综合分析中哈产能合作现状、水平以及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我国的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二、中哈产能合作现状分析

(一)中哈贸易合作现状分析

根据商务部统计,2019年,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出口国,第一大进口国。2005—2019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额由38.97 亿美元增长到128.07 亿美元,出口规模增加3.29 倍,中国市场地位显著提升。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额从2005年的24.23 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8.23 亿美元,出口规模增加3.23 倍。双边贸易额由2005年的63.19 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206.30 亿美元。

具体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2012年。2005年后,两国关系上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哈法律法规、指导思想以及合作领域都逐渐走向成熟,注重人文交流,搭建信息合作平台,培养专用人才等,因此该阶段除2009年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2012年达到274.86 亿美元,年平均贸易额增长率达到26.14%。第二阶段为2013—2016年,两国贸易额直线下降。2010年1月起,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关税同盟正式运行,对大部分商品实行统一关税,并在2011年实行统一关境,对“灰色清关”的货物进行严格规范,在此之前,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的纺织、服装、鞋类等轻工业制品采取不规则报关方式,导致这类商品的出口降低。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自由贸易程度逐渐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有所转移,贸易额有所下降。此外,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逐渐接近中国从世界进口商品价格,短期来看,会降低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额,长期来看,有利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第三阶段为2016年至今。在经历大幅下降后,两国贸易额由2016年的125.07 亿美元缓慢上升到2019年的206.30 亿美元。两国贸易中,中国在大部分年份为贸易顺差国,2010—2013年中哈贸易中,哈萨克斯坦属于贸易顺差国。2005—2010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贸易顺差年平均值为16.9 亿美元。2014—2019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贸易顺差额由29.1 亿美元扩大到49.84 亿美元,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额

(二)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合作分析

自1992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规模开始增多,但投资流量变化较大,且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体量大,所以其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小,除2007年、2012年、2017年占比分别达到1.06%、3.41%、1.31%以外,其他年份占比均低于1%。2005—2008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流量呈递增趋势,由0.95 亿美元增加到4.9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6%。2008年金融危机使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流量减少,2009年、2010年投资流量仅为0.67、0.36 亿美元。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流量增长到最大值29.96 亿美元,随后骤降到2015年的- 25.1亿美元,说明这一时期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反向投资增多。2016年以后,伴随全球直接投资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流量波动增长,这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增长。从存量上来看,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稳定增长,由2005年的2.45 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2.544 亿美元,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对外、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流量

(三)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工程承包合作分析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工程承包新签合同份数以及新签合同金额均在2013年得到快速增长。2017年新签合同280份,新签合同额23.5 亿美元,占整个中亚地区新签合同总额的66%,为我国对亚洲地区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金额排名第18 的国家,完成营业额为22.4 亿美元,占整个中亚地区完成营业总额的61.2%,在亚洲地区排名16。2018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工程承包新签合同285 份,新签合同金额43.6 亿美元,同比增长85.7%,占整个中亚地区新签合同额的55.3%,在亚洲地区排名第9,完成营业额22.1 亿美元,占整个中亚地区的54.5%,在亚洲地区排名第18。2019年新签合同份数达到241 份,新签合同金额53.57 亿美元,同比增长22.9%,为我国对亚洲地区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排名第12 的国家,完成营业额19.8 亿美元,在亚洲地区排名第18。总体而言,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率变化较大,在- 19%到238%之间变化,完成营业率同样变化较大,在- 19%到79%之间变化,说明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尚不成熟。对外工程承包年末在外人数由2005年的1 125 人增长到2015年的11 129 人。2017年后,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工程承包劳务人员人数下降,2019年仅剩4 547人,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工程承包情况

(四)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劳务合作分析

2019年受长期贸易争端影响,全球经济下滑,全球就业增长潜力不足,失业人口进一步增加,劳务合作步伐减缓。哈萨克斯坦对外来劳务人员有严格的工作许可制度,必须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工作许可。此外,对外国劳务数量也有严格限制,实行总量控制、按州发放。由于哈萨克斯坦严格的外国劳务人员限制,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劳务人员较少,增长速度缓慢。到2018年后,由于全球经济下行,增长乏力,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在哈萨克斯坦劳务人员与派出人数大幅减少,2019年年末在哈萨克斯坦从事劳务合作人员仅500 人,同比下降48.29%,该年派出人员数也仅266 人,同比下降36.97%。

三、中哈产能合作水平测度分析

(一)测度方法介绍

笔者选择熵值法测度中哈产能合作水平。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设有m 个待评方案,n 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A=(Xij)nxm。如果某项指标Xj,指标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差距越小,则该指标所起的作用不大;指标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数据矩阵

其中Xij为第i 个方案第j 个指标的数值。

第二步: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为保证指标准确性,对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笔者用极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极值法的特点是将指标数值全部转化为0- 1 的区间内。另外,为使数据处理有意义,可将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全部平移一个最小单位值,极值法的运算公式如下:

对于正向指标,可按如下公式处理:

其中,Mj为Xij最大值,mj为Xij最小值。

对于逆向指标,可按如下公式处理:

第三步:计算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方案占该指标的比重

第四步: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

第五步:计算第j 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对于第j 项指标,指标值Xij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作用越大,熵值就越小。

gj越大,指标越重要。

第六步:求权数

第七步: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

(二)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原则,笔者构建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选取见表3,其中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是产能合作不同表达形式,另外加入产品贸易竞争力、产能合作不同形式下的增速,构建产能合作综合水平。为了方便比较,笔者加入了中亚其他4 国进行比较。

表3 产能合作指标选取及解释

(三)评价结果分析

如表4所示,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居于中国与中亚其他四国产能合作首位,进一步说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潜力巨大,研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水平对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看,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在所选取年份中呈现两个“M”趋势。第一个“M”为2006—2013年,由2006年的0.599 上升到2007年的0.622,之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下降到2009年的0.504,再回升到2011年的0.582,此后由于哈萨克斯坦实行“灰色清关”,导致两国产能合作水平下降到2013年的0.447。第二个“M”为2013—2019年,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两国产能合作水平上升到2015年的0.585,之后由于克里米亚事件,哈萨克斯坦重要经济来源的石油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两国产能合作水平下降到2016 的0.427,之后2017年回升到0.587,此后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2019年两国产能合作水平下降到0.409。

表4 中国与中亚五国产能合作水平综合得分值

四、多维距离视角下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一)多维距离选择及计算

1.地理距离

地理距离主要反映两国运输成本问题,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大。运输成本不仅与空间距离有关,也与原油价格有关。显然,两国间的地理距离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两国之间的运输成本。

有关两国距离测算,现有研究主要计算两国主要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方英等,2018)[25],也有学者用两国海运距离代替(程惠芳等,2004)[26],其缺陷在于,没有纳入变动的油价因素,仅为固定距离。笔者使用动态地理距离(刘京星等,2018)[23],用每年的国际原油价格与首都距离相乘,得到随时间变化动态地理距离(蒋冠宏等,2012)[27]。

2.经济距离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Linder)提出经济距离能影响两国贸易行为,需求结构相似国家有更多差异产能来往。而后学者们提出,需求结构可用人均收入或者人均GDP 代替,即收入差距越大,需求会被限制,从而制约两国交往和贸易,存在负面影响。也有学者认为,两国收入差距大,会因为两国需求存在差异,提高经济互补性,推动两国间交往和贸易。

两国间的经济距离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刘京星,2018)[23],将国家间的经济规模加以考虑,构建的经济距离公式如下:

式中,De表示两国的经济距离;表示人均收入(用人均GDP 表示);Y 表示经济规模(用GDP总量表示)。

3.制度距离

学者们普遍认为制度质量与政治稳定性、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规则、话语权与问责制以及腐败控制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反映了东道国政策有效性、公共服务效率、对企业监管的力度、公民的话语权和公共事务参与度、政府清廉及其腐败控制力。关于制度距离的测算,笔者拟借鉴黄新飞等[28]学者的做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制度距离测算公式为:

式中,Dz表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制度距离;Zij表示哈萨克斯坦在j 维度上的指标值;Zcj表示中国在j 维度上的指标值。

4.文化距离

文化距离反映两国文化差异程度,与语言、生活习惯、社会文化差异等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文化距离使贸易成本增加,不利于国际合作开展。亦有学者认为文化距离增加了产品异质性和消费者选择,使两国经济联系加强。学术界普遍用霍夫斯塔德(Hofstede)提出的多维度文化指标来计算文化距离。该理论包含LTO(长期取向/ 短期取向)、IND(放任/ 约束)、PDI(权利距离指数)、IDV(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MAS(男性主义/ 女性主义)和UAI(不确定性规避指数)等六个维度的文化指标。根据这一理论,可构建文化距离公式:

式中,Dc 表示两国的文化距离;Cij表示哈萨克斯坦在第i 个文化维度上的指数;Cih表示中国在第i个文化维度上的指数;n 代表文化维度的数量。

由于Hofstede 的六个维度文化指标并不是每年更新,且考虑到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往来日趋频繁,笔者借鉴了万伦来等[29]的测算方法,将时间因素纳入模型的考虑范围,得到新的文化距离测算模型:

式中,yit表示t年份,中哈两国建交的年数,体现文化距离随国家交往年限延长而缩短,且其离缩短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根据公式计算的多维距离原始数据如表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5中地理距离数据来源CEPII 数据库与国研网数据库,政治制度距离来源WGI 数据库,经济制度距离来源美国传统遗产基金会,文化距离来源Hosfstede 数据库。

表5 中哈多维距离计算结果

(二)实证方法介绍、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笔者使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灰色关联度模型是主要用来衡量一个系统发展变化的态势,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两个因素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判断二者关联度大小。灰色关联分析的优势体现在对样本数量大小没有要求,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可以有效避免定性和定量结果的矛盾,能够准确判断各个因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度。笔者选取相关数据,计算灰色综合关联度,进行灰色关联排序,判断各影响因素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度大小。

中哈产能合作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核心解释变量为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具体计算结果见表5。控制变量有: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用GDP 表示,一国经济总量越大,经济发展和市场越完善,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开展对外工程和劳务合作;哈萨克斯坦经济环境,用人均GDP 表示,一般人均GDP 越高,表明经济越有活力,能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工程承包,从而促进双方产能合作;哈萨克斯坦研发水平,用研发支出占GDP 比重表示,一国研发水平越高,说明越注重创新,同样会促进产能合作;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状况,用铁路运输货物量表示,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能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较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能降低交易成本,必然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从而促进产能合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GDP 总量与人均GDP 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哈萨克斯坦人均支出占比与铁路运输货物量来源于WDI 数据库。

(三)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SPSSAU 软件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所选取解释变量与中哈产能合作水平的关联度均大于0.5,说明核心解释变量多维距离以及控制变量中国经济总量、哈萨克斯坦经济环境、研发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均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有重要影响。其中文化距离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度最大,达到0.851。文化距离反映两国文化差异,包括语言、生活习惯、社会文化等差异,文化差异会使贸易成本增大,从而不利于两国贸易合作。而且,中国到哈萨克斯坦进行投资、承包合作时,两国的语言、生活习惯、民族习惯等都会影响合作进程,从而增加产能合作成本,说明加强两国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降低两国的文化距离将大幅度促进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水平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度为0.84,排名第二。基础设施水平能影响两国贸易、投资、承包成本,进一步完善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中哈产能合作。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度排名第三的为哈萨克斯坦研发水平,其值为0.82,说明研发水平越高越能吸引中国到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促进两国产能合作水平。制度距离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度为0.78,排名第四,说明中哈两国的制度距离是影响两国产能合作的重要因素,两国应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加大对企业监管力度等措施来缩小两国的制度距离。哈萨克斯坦经济环境对中哈产能合作影响度排名第五,值为0.777,说明哈萨克斯坦经济活力同样能够吸引我国对其直接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进而促进产能合作。地理距离对中哈产能合作的影响相对较弱,排名第六,地理距离主要影响交通运输成本,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因素对产能合作水平的影响逐渐减弱。影响度排名第七的为中国经济总量,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能够促进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等产能合作。经济距离对中哈产能合作的影响仅为0.551,经济距离越大,需求会被限制,但由于两国经济高度互补性,需求存在差异,反而推动两国合作。因此,经济距离对中哈产能合作的影响相对较弱,具体结果见表6。

表6 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因素关联度结果

具体来看,各指标对中哈产能合作影响度的变化趋势如表7所示。地理距离在2006—2009年对中哈产能合作的影响度总体上升,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原油价格大幅上升,且哈萨克斯坦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导致运输成本上升,所以地理距离的影响较强。2009—2017年,地理距离的影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这一时期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且“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大了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此外,2015年克里米亚事件导致油价大跌,地理距离的影响进一步降低。2018年后地理距离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原因可能在于油价的回升。经济距离在2006—2012年对中哈产能的影响力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经济距离导致两国的消费需求存在差异,由此影响两国的产能合作。2013—2019年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主要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中国向哈萨克斯坦产能转移,且两国的互补性合作逐渐深化。制度距离与文化距离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的影响总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两国制度、文化的差异是影响两国产能合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表7 中哈产能合作影响因素关联系数结果

中国经济总量在2006—2010年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的影响总体呈增长趋势,此后对两国产能合作水平的影响呈波动下降趋势。哈萨克斯坦经济环境对两国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呈“M”形趋势,2006—2011年对两国产能合作水平呈递增趋势,2010—2013年递减,2013年对两国产能合作水平影响最低,关联系数仅为0.545。2014—2016年关联系数递增到0.961,此后关联系数递减到2019年的0.754。研发支出除在2008—2009年、2017年对中哈产能的影响大幅下降外,其余年份对两国产能合作的影响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的影响在2014年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水平逐渐完善。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中哈两国贸易规模总体递增,2013年达到峰值后双边贸易额减少,之后缓慢递增。两国贸易中,中国在大部分年份为贸易顺差国,2010—2013年中哈贸易中,哈萨克斯坦属于贸易顺差国。

第二,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流量变化较大,直接投资存量稳定增长。

第三,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总体而言,我国对哈萨克斯坦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以及完成营业额呈上升趋势,但完成营业额增长率以及完成营业率均变化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

第四,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劳务合作发展较慢,哈萨克斯坦有严格的劳务许可制度,相比中亚其他国家,劳务合作水平排名靠后。

第五,相关因素对中哈产能合作水平影响度大小依次为文化距离、基础设施水平、研发水平、制度距离、哈萨克斯坦经济环境、地理距离、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距离。

(二)对策建议

1.推动制度创新,完善产能合作的制度保障,缩小两国制度距离

完善的制度可以使投资项目、承包项目顺利开展,中哈产能合作仍存在新问题,需要中哈两方政府、产能合作项目主管方、市场以及企业共同进行制度创新。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化,开展项目质量逐渐成为合作与发展的关键,而我国技术含量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且多为“中国标准”,在开展工程项目时,面临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应联合哈萨克斯坦合作项目主管方使用“国际标准”,接轨国际ISO9000 系列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测和评价机构,定期测评工程项目的合同、进度、成品、成本。建立承包工程项目责任制制度,全面控制、监管工程项目,确保产能合作项目质量符合合作双方目标及国际标准。

2.加大人力资源投入,缩小两国之间的文化距离

中哈两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对双方产能合作影响度排名第一,文化距离会影响两国之间的合作成本与方式,因此要加大人才培养,强化高校与企业联合定向培养制度,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市场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市场规则、法律、商业环境,精通国际语言与哈萨克斯坦语言,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人才。同时,应加大哈萨克斯坦当地人才培养计划,对当地劳务人员进行语言、作业以及管理能力培训。此外,人才培养还有利于双方研发合作。

3.多方合作,持续加大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投入

我国要联合第三方,继续加大对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利用好哈萨克斯坦《2020—2025年“光明之路”国家规划》,参与其机场、公路、铁路、管道运输、水运、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建设过程中,积极吸取第三方国家先进技术,缩小建设成本。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减少运输成本,从而缩小中哈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促进投资与工程承包产能合作。

4.深化两国贸易互补性合作,进一步缩小经济距离的影响

要继续深化贸易互补性产能合作,加强两国政府间合作,签订投资、承包工程政府合同。同时,我国企业应抱团行动,共享信息与技术,避免恶性竞争。政府应给予稳健而及时的金融支持,建立中哈产能合作信息服务网,及时公布相关政策、披露相关运营状况,给予企业更多投资、承包工程参考,从而达到缩小经济距离的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中哈哈萨克斯坦距离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航天发展现状及中哈航天合作浅析
哈萨克斯坦外汇管理概览
哈萨克斯坦6月提前大选
算距离
弘扬睦邻精神 共建繁荣之路
——写在中哈建交25 周年之际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