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2021-12-28 12:10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培育价值观

金 雷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思想,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用24 个字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规划: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2]42针对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3]“以文化人”可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一、“以文化人”的基本内涵和功能

在文言文中,“文”和“纹”是通假字,指的是人在物体上打上“纹理”。“化”的意思是“变易、生成和造化”。在《周易·贲卦》中,“文”与“化”首次联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文”及“化成天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涵义是强调对道德与伦理的关注,使人们的行为与文明礼仪相符合,强调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

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化。《管子·七法》中有言:“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4]14可以看出,文化是采用潜移默化、顺应个性、磨炼意志、熏陶品质、驯服脾性、培养习惯等方式来改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文化由人类所创造,由世世代代的人累积下来,人们在文化累积的过程中,既继承前人的成果,又会创造出新的文化,到了一定程度,文化就逐步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并形成普遍存在的、为社会成员公认并共同遵守的文化模式,最终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人们的思维特点、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

现阶段,学界针对“以文化人”这一概念没有准确而严谨的定义,普遍认为“以文化人”是指用优秀、先进的文化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以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的形式深层次影响人的思想、言语、行为,从而使人们的道德修养得以完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不断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二、“以文化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分析

(一)“文”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特色,它的源头活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它又紧密结合新时代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不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增强了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信。

(二)“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

新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阶段,也为当前高校提出了全新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培育学生的目标包括学生的成长成才、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三个层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括的三个层次是一致的。高校要将“培养时代新人”作为大学生践行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立足点。在培育大学生的过程中,一旦发生错误或存在偏差,就像一棵“歪脖子”树,无论怎样都不会变成参天大树。因此高校需要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他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开始,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身体力行向全社会推广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

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将决定高校育人的效果。“以文化人”理念为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方式,“化”意味着“感化”与“教化”,指的是“微而著”的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有潜移默化之意。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扮演知识“搬运工”角色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更需要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成为他们的引路人和知心人,将文化本身所蕴藏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大学生进行传递、感染和熏陶。

三、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将来国家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刘子·崇学》中的一句话,“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5]这句话的意思是凿井的人要从很浅的土坑挖起,最终挖成极深的井。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假如扣错人生第一粒扣子,剩下的扣子也都会扣错。

现阶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主要采取宣传与引导的方式。在宣讲理论的时候,其内容通常存在很多的说教成分,远离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还在逐步形成和确立阶段,我们需要采取与他们个性特征相符合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以文化人”意味着采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由“要我这样做”至“我要这样做”的有效转化。

(一)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高校规章制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需要发挥“三个倡导”的导向性作用,在高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合核心价值观要以制度及规章的形式加以固定,形成长效性机制和激励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规范和评判标准,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生活方式和交往实践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同时,学校应当遵循以生为本原则,制定和完善大学生需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解和权利保障等机制,使学生可以合理表达自身诉求,保障自己的利益,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课堂教学。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高校应在思政课中融入具有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选择一批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高校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应当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深入挖掘各学科专业课在育人方面的资源,将专业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避免成为“两张皮”。各学科的专业课教师需要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彼此隔绝的“孤岛效应”,在专业课的课堂中播撒“育人”种子,渗透家国情怀、学科专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传播出去,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深度融合,形成文化育人合力,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大体系。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应“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7],高校需要持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建立完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人人践行、处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高校可以立足大学生社团、爱心公益组织和社会实践基地等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课堂内拓展延伸到课堂外,构建课堂内外联动的文化育人体系,发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实践平台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用青春热情彰显使命担当,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应体现出新时代的特征和学校的特色,同时还要着力打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

一是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加强校园文化广场、教学建筑、校史馆、展览馆、运动场、体育馆、人文景观、经典雕塑等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物质载体建设,丰富校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精神内涵,对校园道路、楼宇、景观进行文化命名,让校园物质环境“有信念”“能说话”。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可采取海报、横幅、标语等方式呈现,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包装,要使24 字宣传牌随处可见,校园LED 显示屏和校园广播滚动播放,营造出随时随地能够听到、见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培养,以树典型和立标杆的方式,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把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具象的样本,充分发挥大学生身边榜样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此外,还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力度,深层次地挖掘和培育核心价值观精品教育项目。例如,开展传统文化大讲堂、影视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礼仪文化节等既“接地气”又与专业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一院一品、一校多品”的校园文化格局,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使高校成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同时,注重优化提升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提炼归纳出彰显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内核,与校训、教风、学风、校史等校园精神文化资源实现良性互动。

(三)注重新媒体文化建设

根据第4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学生在网民群体中占比最高,达到23.7%,在线教育的用户规模达到3.81 亿[8]。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重要变量”,各种类型的新媒体平台加载的信息数据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关注点,使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比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载体新、传播内容新、传播方式新、传播效果新等优势,可以实现实时、平等、互动的精准化传播,拉近了传受信息双方的距离。高校需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适应“微文化”的发展态势,聚焦新媒体主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来的新需求和新特点,发挥新媒体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使新媒体技术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撑。

首先,发全力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高校应加强官方校园网、微博、微信、微视频及各二级学院新媒体等平台建设,搭建校园全媒体矩阵,成立新媒体联盟,使各层级与各种类型校园的新媒体加强联动和融合。同时,对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予以重新编码,实现政治话语和国家话语向生活话语、个体话语和网络话语转变,使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禁锢,直接有效地面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让网络新媒体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兴阵地”和“红色堡垒”,从而将正能量传递出去,把主旋律表达出来。

其次,开发优质新媒体教育内容。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应在新媒体中充当宣传员的角色,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积极寻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新媒体形式的有效结合,以校园官方的“微平台”为媒介,拓展出移动化、视频化的传播途径,精心谋划名师风采、问道学业、青年大学习、新时代青年说、抖音达人秀等网络“微活动”,打造一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网红”思政品牌,征集一批适合通过新媒体传播,具有较强感召力、吸引力的微讲座、微课程、微视频、慕课等,增强主动发声能力,用“网言网语”传播党的声音,唱响主旋律,助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最后,注重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创新新媒体思政教育,将线下活动迁移到线上,例如将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培育成线上思政宣传员,同时将线上宣教活动转化为线下积极行动,实现传播路径的双向化,带动引领“沉默的大多数”,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升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最终形成线上线下文化育人合力。

四、结 语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文化人”理念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实践中想要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高校需要关注显性与隐性两方面的教育,特别要注重隐性教育,探究文化育人的新方向与新路径,使文化浸润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高校应积极开展“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教和实践活动,并使之融入学校的制度建设、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同时要注重新媒体文化的建设,让大学生能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从而推进“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实现“人人讲育人、门门有思政”的全覆盖格局,全力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