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辉,杜 建,杨 柳,黄双燕,邱吓花,陈柳茵,王历刚
(1.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福建 福州 350122)
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等是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高达70%~100%的癌症生存者都伴有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1],不仅加重了患者病情,而且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将CRF 定义为一种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痛苦、持续、主观的身体、情绪和认知疲劳或疲劳感,与最近的活动无关但会影响正常的功能[2]。目前,现代医学对CRF 尚未有明确的治疗方案,《癌因性疲乏实践指南》中鼓励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提出营养支持是重要方法之一。中医对于营养支持有着它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即中医食疗,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择特定的食、药材配伍烹饪,制作而成的药用膳食。古有著名医家孙思邈提出“凡欲疗疾,先以食疗”。中医食疗隐药于食,兼具药、食双重功效,具有口感适宜、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特点。近年来,临床应用中医食疗干预CRF 的研究不断增多[3,4]。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关于中医食疗干预CRF 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掌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医护人员对中医食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1 资料来源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8 个数据库,文献语种不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 年10 月28 日,所有检索到的文章追查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检索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自由词相结合的方法,中文检索词包括食疗、药膳、中医、中药、癌、肿瘤、疲劳、疲乏;英文检索词包括diet therapy、Medicine,Chinese Traditional、medicated diet、neoplasm*、cancer*、tumor*、exhaust*、fatigue、CRF 等。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所有观察和实验性研究,语言不限。②研究对象:经行业诊断或国际诊断标准明确疲乏的肿瘤患者。③干预措施:试验组应用中医食疗,对照组空白或实施常规治疗或与试验组联合疗法一致的治疗方法。④结局指标: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排除标准:①重复发表的文献;②报告数据不完整且联系作者未果的文献;③没有列出食疗方组成。
1.3 药食同源品种确定依据 以《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关于就党参等9 种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开展试生产征求意见的函》(国卫食品便函〔2018〕8 号)规定的110 种药食同源的品种以及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5,6]为准。
1.4 文献筛选 把检索出来的题录导入到NoteExpress 3.2 文献管理软件,根据纳排标准,由2 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并对筛选结果进行核对,如发生异议则协商解决或由第3 名研究者协助解决。
1.5 文献管理与分析 阅读纳入文献全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出的每篇文献的题名、作者、发表年份、期刊、被引频次、研究类型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提取,并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采用内容分析法在Excel 2016 软件建立数据表格,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制作图表。分析时采取双人录入、统计,从而增强准确性。
2.1 文献纳入情况 初步检索获得10449 篇文献,经查重去除1090 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去除8743 篇,再阅读全文去除585 篇,最终纳入文献32 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所有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28 篇、学位论文4 篇。在研究类型中,随机对照试验(RCT)24 篇(75.00%)、半随机对照试验(半RCT)4 篇(12.50%)、自身前后对照试验3 篇(9.37%),病例对照试验1 篇(3.13%)。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文献年发文量及趋势 从整体形势看,本领域的研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趋势。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06 年,至2012 年发表的文献数量较少且平稳,共发文3 篇(9.38%);2013 年~2018 年发表的文献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共发文14 篇(43.75%);2018 年~2019 增长快,出现了发表高峰,累计发文总量为10篇(31.25%);2020 年目前发文量为5 篇。年发文量趋势见图2。
图2 发文量年度趋势图
2.3 文献期刊分布 32 篇论文发表于全国26 种期刊上,其中期刊论文28 篇。文献发表数量前2 位的期刊共发文4 篇(14.29%),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和《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余期刊发文量均为1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收录的期刊论文数量6 篇,占21.43%,包括《中华中医药学刊》《重庆医学》《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和《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护理类期刊收录少,只有1 种,仅1 篇。
2.4 被引频次分析 2006 年~2020 年中医食疗应用于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相关文献共计被引24 篇,共引频次197 次,平均被引次数6.2 次,低于国内论文平均被引频次8.14 次[7]。被引频次最高为57 次,为发表在《中华中医药杂志》的文献。被引频次≥10 次的文献有5 篇,被引频次≥30 次的文献只有2 篇,文献的被引频次比较低。
2.5 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32 篇文献中,共有13 篇受基金项目支持,占40.63%,其中受国家基金项目资助1 篇(3.13%),省级基金项目资助8 篇(25.00%),市级基金项目资助2 篇(6.25%),大学基金项目资助2 篇(6.25%),见图3。
图3 文献项目基金资助情况
2.6 中医食疗中药食同源品种 纳入的食疗中,药食同源品种占59.62%(31/52),其他21 种为保健品。药食同源中,黄芪53.13%(17/32)、甘草50.00%(16/32)、人参46.88%(15/32)、茯苓43.75%(14/32)、当归40.63%(13/32)是最常见的5 种药食同源品种。具体药食同源品种见表1。
表1 药食同源品种
2.7 RCT 文献的发表现状
2.7.1 研究对象 24 篇文献共纳入观察对象1836 例。涉及各种癌6 篇[4,8-12]、肺癌4 篇[13-16]、胃癌4 篇[17-20]、大肠癌4 篇[3,21-23]、肝癌3 篇[24-26]、消化道肿瘤3 篇[27-29]。
2.7.2 干预措施及疗程 对照组措施包括常规治疗、护理及对症处理,干预组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具有补益气血、滋阴功效的中医食疗方,共21 种,主要包括加味十全大补汤、复方黄芪口服液、参一胶囊、参芪颗粒、贞芪颗粒、加味四君子、当归补血粥、归脾汤加减、益气逐瘀汤等。食疗干预疗程不尽相同,最多6 周,其次4 周。
2.7.3 结局指标 主要是观察患者的疲乏、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情况。包括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主观指标中疲乏量表有Piper 疲乏量表(PFS)、癌症疲乏量表(CFS)、简易疲乏量表(BFI)、FACIT-F 量表、Christensen 疲劳评分标准,以PFS 和BFI 为主;生活质量量表有KPS 评分、EORTC-QLQ-SF-36、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生活质量QLQ-LC43 等,以KPS 评分为主。客观评定指标包括外周血象、炎性因子、T 淋巴细胞数量、总蛋白、前总蛋白等。
本研究发现,中医食疗干预癌因性疲乏的文献在2006 年虽首次刊出,但近5 年其研究明显增多。在基金资助方面,有13 篇(40.63%)受基金项目支持,其中国家基金项目资助1 篇,省级基金项目资助8 篇,受基金资助论文是衡量一个学科科研实力、科研组织能力及学科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30],说明中医食疗作为癌因性疲乏的营养支持干预措施,值得探索,已得到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卫健委逐年颁布增加药食同源的品种,对中医食疗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促使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食疗对改善癌因性疲乏的重要性。但相比较于中医药大发展的背景,研究仍较少,亟待进一步加强研究。
本研究共纳入32 篇文献,涉及26 种期刊,研究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核心期刊的论文较少,为6篇,占总篇数的18.75%。文献的被引频次是反映其学术价值或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文献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价值和贡献越大[31]。在被引次数排名前5 的文献中,绝大部分集中于近5 年的文献,其中3 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1 篇为学位论文。今后应提高文献的质量,促进中医食疗更好的在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
本研究依据国家卫健委2018 年最新颁布的《国卫食品便函〔2018〕8 号》文件,110 种中药被认定为药食同源的品种。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黄芪53.13%、甘草50.00%、人参46.88%、茯苓43.75%、当归40.63%是最常见的5 种药食同源品种,均具有补气血功效,这与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虚劳”范畴,且以气血两虚为主一致。所以,补益气血的药食同源的食材配伍在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与研究中值得借鉴。
在RCT 研究文献中,使用的食疗方有21 种,有经典的食疗方,也有自拟的,但均为以补益气血功效为主的药食同源食材。研究对象涉及多种癌症类型的癌因性疲乏患者,提示中医食疗适应范围比较广泛。观察指标不仅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评价患者疲乏的主观改善程度,还测量患者的免疫功能,如T淋巴细胞计数、炎性因子、外周血象等客观数据。研究发现[32],机休免疫功能下降与癌因性疲乏关系密切。RCT 结果显示,应用食疗方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黄芪、当归、茯苓、人参、甘草等能够影响炎性因子和T 淋巴细胞的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33,34]。因此,对于RCT 研究,其结局指标除主观指标疲乏、生活质量的评价,还可关注与机体免疫有关的客观指标,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中医食疗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研究,近年来已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并获得相应的食疗方使用规律,可提供临床借鉴,但该领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医护研究工作者探讨,以提供更多、更强的循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