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与文化软实力与日俱增,媒体融合之下的网络生态发展高歌猛进。主旋律纪录片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方式,更是搭上网络快车,一举摆脱了前些年来受众心中无聊说教的刻板印象。本文拟以近年来评分高、传播广的一批主旋律网络纪录片为例,探寻新时代主旋律网络纪录片的嬗变之路。
一、史诗化建构,情感化共鸣
优秀的主旋律网络纪录片,固然需要担起重大主题宣传的重任,有效传达主流文化价值观,但若想要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受众需求调整,经历市场洗礼锻造口碑佳作,则必须在聚焦时政热点与引发受众关切之间寻找平衡。
(一)家国同构的史诗化建构
主旋律纪录片肩负国家意识形态传达重任。近年来,主旋律网络纪录片异军突起,以家国同构的史诗化建构理念打造了一批精品。这些优质作品选择用小切口折射大主题,采用家国双线叙事模式,将大主题具象化到小人物身上,将人物工作生活交叉剪辑,既呈现人物工作中的敬业职守,也刻画人物生活中的亲情流露。《红色记忆——不能忘却的故事》以小家联及大家,通过一批老共产党员的亲历讲述,刻画风云时代惊心动魄的红色记忆;《不负青春不负村》呈现了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优渥生活,自愿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一群年轻人的故事;《可爱的中国》将焦点对准了一群工作特殊、成就斐然的共产党员;《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小故事引出改革开放宏伟成效的大主题。凡此种种,以一组组全景立体的人物群像,向践行崇高理想的普通人中的英雄致敬,更向人物背后波澜壮阔的时代致敬,表露家国情怀,建构国家记忆,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
(二)平民叙事的情感化共鸣
当小人物故事成为影视作品中的主流,受众也渐渐习惯并爱上了在主旋律网络纪录片中倾听故事,寻找共鸣。《传承》中,宏大命题被解构到非遗传人用心传承但也会面临现实困境的动人故事中;《石榴花开》中,现代城市中汹涌而至的最新科技与古老村寨中安宁祥和的少数民族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一幅新时代民族大团结的图景徐徐展开;《中国村落》中的“新农民”,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到广阔天地,刻画出新时代的农村景观。平民叙事,平凡生活,当一个个真实的人物触动观众情感,当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引发观众共鸣,主旋律就不再是高于生活的抽象理念,而是一曲美好生活的奋斗赞歌。
二、年轻化表达,影像化呈现
对主旋律网络纪录片而言,过不了网络这一关,就难以保持主流舆论的引导地位和议题设置的主动权。基于最具有反馈活跃性的网络受众绝大部分集中在年轻群体这一现实,如何连接年轻受众,更好地适应年轻受众的审美需求和观看方式,亦有一些优质主旋律网络纪录片如《我的青春在丝路》《十一书》等做出了有益尝试。
(一)打通青年受众的年轻化表达
1.讲述青春故事,凸显情感导向。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年轻受众早已习惯解构权威,消解经典。如何让百年前的英烈故事与今天的年轻受众进行跨时空对话?如何将宏大的国家政策细水长流地渗透进年轻受众的心中?《十一书》将着眼点放在先烈们的少年情感故事,通过十一封包含真情实感的家书,让年轻受众看到被还原为普通人甚至是同龄人的英雄。直戳泪点的青春情感故事,使受众更加震撼,也更好地感受信仰的力量。正如《十一书》片尾曲的歌词,就来自一对革命情侣的书信《我和你》“这世界因为我才有你”“伟大的理想,我们生死与共,我就是你”“你我的一切奉献给人民,生命才有意义”,这是多么直指人心、心怀天下的爱情观![1]《我的青春在丝路》从一开始就针对年轻受众的创意,主人公全部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作的青年人,强化情感因素,双线叙事,将主人公的工作与情感交叉剪辑,在片尾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与美好感情的双赢,使观众意识到“一带一路”与青年一代休戚与共,以励志向上的姿态在价值观层面引领年轻受众。
2.明星跨界混搭的粉丝效应。《十一书》由广电总局领衔,业内数家成熟视频平台合力制作,不但引入数十位老中青三代知名演员,让其作为主持人讲述故事,更让明星尝试扮演模拟片中英雄人物,尤其是张艺兴、黄轩等广受年轻受众喜爱的偶像明星,在片中贡献出水平在线的绝佳表演,引发了弹幕中的如潮好评。接受美学视阈下,弹幕交流吐槽带来的效果甚至超越了实体人际社交。近年来走红的主旋律网络纪录片,都离不开弹幕助推的高人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从电视端走向网络端,再剪辑后进入电影院,就是典型案例。《十一书》作为业内头部视频网站共同出品的网生纪录片,自然先天带有网感,在主旋律网络纪录片中遥遥领先的弹幕数量,极大增进了作品人气和传播转发,且弹幕类型均为爱国情怀的正能量舆论,充分表明了年轻受众对优质主旋律纪录片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欢迎度。
3.分集短视频的潮流尝试。相关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首次超过长视频。而5G、VR等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造就的人们整块时间减少和碎片时间增加的客观现实,使得短视频不但是一种表达形式,未来更将成为叙事本身,因此在纪录片领域,近年也涌现了一批优质微纪录片品牌,如二更、箭厂、谷雨、一条等。如果说《我的青春在丝路》《不负青春不负村》等主旋律网络纪录片的时长介于10分钟到20分钟之间,还在微纪录片与短视频之间摇摆,那么《十一书》已经用5分钟左右的时长,堅定地投入短视频这一广阔市场。点击率、话题量、热搜数和弹幕量证明,这是主旋律网络纪录片拥抱融媒体的一次可贵而成功的尝试!
(二)审美融合升级的影像化呈现
1.精良大气的视听语言。引起受众共鸣的,是情感,更是深藏于后的编导人文情怀的贯注,而人文精神是建立于制作精良大气的影像之上的,影视行业所有的价值理念最后都要落实在快速迭代的技术层面。在电影版《厉害了我的国》中,就已经熟练运用了大气磅礴的航拍、纤毫毕现的特写、风起云涌的延时、饱满充沛的色彩和快速剪辑的节奏。《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了贴合年轻受众喜欢画面冲击力的精致审美和轻松愉快的观影风格,更是大胆运用鲜明轻快的色彩和干净简洁的剪辑,同时为了满足年轻受众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在每一集片头都运用航拍短镜头快剪,辅以充满异域风情的配乐,先为观众快速勾勒出异国土地上的特色景观,然后再采用第一人称自述方式开启故事讲述,极强的代入感使得年轻受众能够迅速跟进剧情,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在主人公自述的故事中,适时插入解说词,将人物经历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紧密联系,最终完成“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2.技术赋能的视觉奇观。如前所述,艺术理念的实现有赖于技术提升,抽象的历史和文字需要技术赋能才能具象化为吸引受众的视觉奇观。主旋律网络纪录片借鉴主旋律电影献礼大片的成功经验,用视觉奇观重塑寻常讲述。《我的青春在丝路》尝试了动漫片头,《十一书》则不遗余力使用最新技术,片中出现了水墨动画、视觉特效、沙画、虚拟场景、光影变幻等,在窗影斑驳的书桌边写信、古朴泛黄的画面中演员读信并同步讲述、主人公从小长大的面容变化、战火纷飞的黑白资料画面、过去时空小剧场中生活细节的细腻呈现、现实时空主持人实地探访等交替剪辑,动态融合,让原先静态枯燥的资料拥有了使人潸然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动情的听觉讲述融为一体,共同带领受众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历史时空中。
3.纪实创作与虚构手法的融合使用。《十一书》背后的家国大义如何深入人心?观众熟悉的戏骨演员上一秒还是主持人,在做旧的画质中深情诵读,下一秒就扮演起了主人公,身处硝烟弥漫的战场;这边黑白影像资料呈现着真实历史的残酷严苛,那边主持人就踏进了遗迹中无言缅怀,一转眼又到了诗情画意的小剧场,或是妻子笑靥如花地读着丈夫来信,或是孩子们二三成群叽叽喳喳地放纸鸢,或是夫妻二人青梅竹马的难忘时光,或是父亲面对不愿继承家业偏要投身革命的儿子……此外,《十一书》还使用大量的局部特写镜头强化意外来临时人物的悲剧命运,运用停机再拍技巧再现“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感伤场景。这种戏剧化虚构手法与传统纪实手法的交叉剪辑使用,明星演员在不同身份间无缝切换的创新思路,不但营造了双重视角的间离效果,也在传统纪录片情景再现与真实模拟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以沉浸式表演和立体化氛围还原历史,赢得了受众的交口称赞。
三、网络化制播宣发
为适应移动端设备和受众碎片化观影需求,一批优质主旋律网络纪录片采用了灵活多变的网络化制播宣发手段。
(一)多渠道分发投放预告片和亮点集锦的网感短视频
如《石榴花开》就用原有素材剪辑了短视频《56个民族合唱〈娃哈哈〉》,在湖南广电矩阵群滚动播放,采用时下流行的快闪方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我的青春在丝路》更为全面,其在正式播出前,已经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预热,不仅播出预告片,还在新闻栏目中作为重大主题宣传成果加以推荐介绍。除了投放预告片,还有精彩情节和镜头集锦的短视频,不仅在湖南广电集团下属的电视端、网络端、新媒体矩阵等一切能够宣发的地方集中投放,还覆盖到了短视频主人公所在公司的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微博、抖音号等,同时还考虑到年轻受众喜好,在剪辑分发短视频的时候注重关键词和人物选择,如被冠以“最帅考古小哥”“中国工程师情定撒哈拉”等标题的短视频,符合网络传播气质,均有不俗点击量和评论量。到第三季时,更是与国资委、国家电网等相关部门联动,共同合力推荐,最终《我的青春在丝路》覆盖受众人数上亿,未播先热、未播先火,造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场,取得亮眼的收视成绩。
(二)先网后台甚至网络独播,网络平台深度介入,探寻国际化传播之道
如果说其他主旋律网络纪录片还是在电视端和网络端同步播出,优先考虑电视端传统受众,那么《我的青春在丝路》则采用先网后台方式播出,优先网络端受众,将芒果TV这一湖南广电集团旗下唯一官方网络客户端作为独播平台;而《十一书》作为纯粹的网生纪录片,网络视频平台作为其出品方,自然当仁不让也成为了播出方,完全放弃了电视端。这一尝试完全锁定了年轻受众作为目标群体,指向精准,同样收视效果喜人。
此外,要想持续实现主旋律纪录片的网感营造,网络平台的深度介入不可不提。芒果TV已经通过在一系列时政节点上推出主旋律纪录片,打造了配合重大主题宣传的成功案例,腾讯、爱奇艺、哔哩哔哩等网站也从幕后走到台前,制作了一批精品主旋律网络纪录片;而使命神圣的主旋律网络纪录片,更是肩负在国际舆论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任。李子柒田园牧歌式系列视频在世界各国的热传,无疑已经是纪录片国际传播重要性的最好注脚,它以民间自发姿态横空出世,却完成了主流文化传播的重大任务。
结语
曾经,我们的主旋律纪录片主题重大,做到了记录讴歌,但却难以真正走入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心中。纵观近年来主旋律网络纪录片的嬗变之路,我們逐步实现了主旋律纪录片既有意义也有意思,紧密贴合新时代年轻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偏好,将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化为了真实可感的人间故事,从而有效地使主流文化价值观占领了网络意识形态高地。
参考文献:
[1]唐俊,黄彩良.论红色主题微纪录片生产和传播的模式创新——以《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为例[ J ].
中国电视,2020(3):58-61.
【作者简介】 秦秀宇,女,山西高平人,山西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电视编导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19B419)、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媒体背景下山西省旅游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019B42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