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名园长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研修模式的实践探究

2021-07-14 02:18宋宜徐健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研修共同体成员

宋宜 徐健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在2018年开展了新一轮广东省名教师、名校(园)长遴选工作,并在同年4月、8月分别制订颁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的管理办法》《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工作指南》。这两个文件中明确指出,新一轮名园长工作室的工作目标是建设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工作室,创新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与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为信息技术下名园长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研修模式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文以信息技术下“宋宜名园长工作室”的研修实例展开分析,以期为广东省名园长工作室发展,构建学习、研修共同体,以专业引领成员教师提升,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思路。

一、相关概念论述

名园长工作室: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以培养优秀的后备名园长、名师为主要宗旨,以名园长名字命名并领衔主持工作,由若干拥有共同愿景的骨干园长和优秀教师参与,聘请高校专家和技术专家指导,设有研修活动基地,同时依托网络技术与信息平台支持,以灵活多样的研修,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引领辐射行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修模式:作为网络环境下开展的一种全新研修方式,是在一定目标指引下,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自主研修和协作研修相结合方式实施的全员参与的共同学习活动,由此打造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的新形式。

二、信息技术下名园长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研修的意义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以往工作室研修模式存在的时空局限,以及优质资源难以共享的地域局限,拓宽工作室成员学习研修的空间,有效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建构呈现团队共同成长轨迹的研修社区。希望通过本研究,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与方法,积极探索信息环境下名园长、名教师优质资源生成与分享的有效策略与实施途径,尝试建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工作室学习共同体模型,让学习互动起来,实现优化研修质量,用学习共同体的优势推动名园长工作室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探寻出一条符合南粤本土实际的工作室发展新模式,努力造就一批卓越的专家型教师、园长。

三、信息技术下名园长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研修策略

1.各种平台有机配合

在名园长工作室学习共同体中,由于平台差异及个体自身原因,成员之间的互动性会出现较大差异,导致他们的研究深度也会出现差别。因此,工作室成员必须从自身实际需求和特点出发,合理利用各种平台,实现它们的有效配合。如建立网上工作室和工作室学习资源库,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展系统化的专业内容的学习,资源库内容丰富,需要成员自主积极学习;利用QQ平台、云会议等进行学习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但有时话题跨度较大,缺乏相应的逻辑性;微信群、朋友圈通常是熟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能够取得较高的认同感;而微信号、博客圈里有很多知名教育家的推文,可供成員阅读与学习。

2.理实一体的学习方式

在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复杂多变,即便是学习共同体所取得的成果,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每一个园长和教师。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些成果和内容进行甄别、选择。对于偏向策略性的内容,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实现对研修内容的重新构建,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架构,形成相应的能力,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3.善于不同角色的融合

在学习共同体中,由于教师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会扮演不同角色。通常来说,大部分教师会以旁观者的角色参与研修,但也有部分教师愿意积极参与,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还有的教师愿意充当分享者,他们习惯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分享各种资源,从而引发其他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需要善于将不同角色有机融合,从而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与其他同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提升。

4.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近年来,教师研修模式始终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将网络研修与园本研修进行有机融合的观点,从而形成线上、线下同时学习的局面,不仅可以有效发挥网络自身独特优势,还可以实现直面交流,提高组织学习的标准化和规范性,从而达到研修效果的最优化。

四、信息技术下“宋宜名师工作室”的研修实例

1.共建网上学习平台,特色网络研修体系初显

第一,在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网上工作室,并依据本工作室成员特点和需求优化了网上工作室的资源框架,共设置了“活动报道、课程领导、研修作业、管理资源、经验分享、结对送教、名师课堂、教研活动、教育资讯”9大板块,让网上工作室成为支持工作室成员发展的资源库,为工作室涵盖全省21个省辖市的网络学员提供远程学习的环境与知识服务系统,保障教学资源的高效传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化整合,带动全室成员学习发展。

第二,有效支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网上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室协助每位网络学员申请了独立账号,鼓励全室成员积极上传原创资源,共享优质资源。形成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线下工作、线上分享,线下成果、线上发布,线下集中研修、线上自主研修,线上计划、线下实施,线上粗研、线下深究的协同发展模式。

第三,初步形成具有本工作室特色的网络研修体系。即围绕课程的各主要因素,通过“优质资源推荐与自主学习、对照检核与自我反思、实践应用与经验分享、观点碰撞与话题研讨”四个不同层面的学习与研修共同提升课程领导力。

第四,依托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实现良好互动。工作室在微信公众平台创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专人专项负责,定期发布工作室活动动态、最新的政策法规、研究成果、学术报告等,及时更新学习资讯、课题研究、案例研讨、参观互访等内容。同时,针对工作室建设和教研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策略,实现园本优质资源的生成与分享,以构建立体化的学习共同体网络研修空间。主持人在平台把握工作室发展方向的同时,加强室内成员的信息交换,实现良好快捷互动。

2.对话交流线下多元互动,成员学员携手专业发展

第一,定期召开全体工作会议,集中决策有的放矢。2018年9月,全体成员会议上,为了让无法亲临现场的网络学员能够同步参与,特别设置了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会议视频人数达752人次,产生了较大的辐射影响;2019年3月、10月,分别召开学期工作会议,回顾前期总结,梳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解读工作思路、研讨工作计划并明确相应的任务清单。会议后,及时将会议文字、视频资料同步上传信息化媒介平台,实现全室成员同步研修。

第二,集中诊断与入园诊断相结合,园所与工作室共同建设。2018年11月、2019年11月、2020年10月,三次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霍力岩教授,为工作室所属园及五名培养对象所在园的课程进行诊断把脉,为各园教育发展方向、课程建设实践路径进行诊断和专业指导。活动共计近200人来到现场参与,1300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参与。与此相结合的是,工作室主持人带队走进工作室成员所在幼儿园,现场走访、交流、指导,一起分析、研讨最有价值的管理经验,最值得反思的案例和最困惑的问题。同时,主持人与成员还就工作室活动的发展计划、活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意见收集,有力地推进园所质量与工作室建设的共同发展。

第三,工作室之间互访交流,携手描绘发展蓝图。工作室采用“走出来、请进来”的方式,先后组织了向多名省优秀名园长工作室的学习和对标活动,以及内部的“名园长(教师)工作室”建设经验分享活动。全体成员既是“宋宜名园长工作室”建设的参与者,又是各自工作室的主持人,多重的角色让大家的学习和思考更加丰富多元,优质的经验也得到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3.积极参与集中研修,核心团队加倍赋能

在引领工作室发展的同时,工作室主持人、助手和培养对象潜心钻研、主動学习、追求卓越。积极参加广东省教育厅、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线上线下各项研修活动,聆听高校专家的专题讲座,开拓教育新视野。走访特色名校、名园,汲取发展新动力,深入参与互动式研讨,认真思考工作室建设发展良策,带动本园所和所在区域园所的发展。

广东省“宋宜名园长工作室”立足于新时期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及师资培养新要求、新模式的思考,依托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支持,以灵活多样的研修模式,实现工作室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用学习共同体研修模式推动名园长工作室的优质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将名园长工作室建设成为“专业引领、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广泛辐射”的专业研修平台。

本文系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省中小学发展中心、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2019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立项编号:19GDZZ009)成果。

猜你喜欢
研修共同体成员
爱的共同体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两只挂钟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我家的新成员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课题组成员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