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与自然是社会永恒的话题。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在扎染艺术中应用植物元素以体现自然之奥妙。目的是通过扎染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植物与人类生命状态的和谐以及自然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与植物共生共呼吸。
关键词:植物元素;扎染艺术;人与自然
引言:
植物是最古老的生命,拥有不断生长的生命能量,植物所行驶的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氧气造就了今天适合人来生存的环境。扎染艺术结合植物元素,对于传统工艺的再创新以及植物元素的设计应用有新的意义。
一、扎染艺术的概述
扎染是中国民间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也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又称为“撮缬”、“撮晕缬”或“撮花”。绞缬染色宜用于已精练的薄质丝织物,其工艺方式,元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说:“缬,撮采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色矣。其色斑斓谓之缬。”绞缬的扎结制作,不用大动干戈的场面,只要在织物上按照一定的规律,撮取织物进行扎结。也可以借用外物作垫衬物,染出奇特的花样。如将筷子、玻璃球、谷粒、切割好形状的木片等硬物扎进织物中,在染后则可制得多種多样的奇丽形式。扎结的线材,需要有相当强度。打成线圈时,要使绳结牢固以便染色时的扎结部分染液不能正常渗透,再经浸染晾干后,剪断线圈,然后就呈现出设计意图的纹样图案。其制作方式简便,风格样式流畅自然,有单色染和套色染,花纹图案五彩斑斓,样式丰富,晕色效果灵动也可以极致绚烂。扎染作为手工印染工艺,以针线代笔有现代机械印染不可取代的自然复杂的艺术效果。
东晋时期,我国民间已经应用绞缬技术,从事于生产富有艺术性的花色织物。最早扎染实物是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305号墓出土的大红绞缬娟,呈方框形防白花纹,表面我国东晋时代的绞缬工艺技术已经具有一定水平。南北朝期间,绞缬技术更趋成熟,梅花形和鱼子形纹样已流行于妇女的服饰。这种缬类造型,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隋唐时期,随着织物染料的丰富和染色手工业的发达,绞缬染色制品风靡一时,民间妇女流行的服饰很多都是绞缬制品。唐代蜀州地区,红色的蜀缬颇为著名。所谓“醉缬抛红网”者,就是指醉眼空花,如红网的红色“醉眼缬”。北宋初,绞缬染色仍然盛行,但由于宋仁宗天圣年间,禁止民间服用缬类制品,导致缬类制品民间不能制造。缬类制品到南宋时才逐渐解禁,影响了绞缬技术的进展,几乎失传。目前,中国的扎染制作工艺以云南大理地区的较为著名,被称为“扎染之乡”。而江、浙及湖南一带也有一定量的生产。
二、植物元素的审美特征
(一)植物元素的自然特征
动物和植物共演化。自然界大多生物是好氧的,依靠氧气生存,植物在大多生态系统钟属于生产者,许多动物依靠着植物作为其居所、以及氧气和食物的提供者。动物也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提供肥料。
植物的色彩、肌理、质感都是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呈现。植物的颜色通过光色的差异呈现丰富细腻的变化,色彩的表现仿佛是它在阳光下生命的不同的呈现。植物的肌理根据自然界环境调整自己、保护自己,他的皮肤如同生命岁月的痕迹,彰显着年年岁岁的动态与沉淀。用心注意的话,植物的质感各有千秋,我们用手触摸时,不同的质感触发人不同的情绪感受,每种质感的植物都自顾自的继续生长。
但丁说:“我向前走去,但我一看到花,脚步就慢下来了…”。植物与人的情感相联。植物的呼吸作用仿佛与人类的呼吸相辅相成,人在呼吸中释放二氧化碳,只有植物能将其在他的光合作用下吸收并转化为人一刻也离不了的氧气。我们与植物共呼吸,当植物中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某种程度来说我们是一体的,在整个地球里,我们是同一血脉,也许这就是我们对植物、对自然有种亲近熟悉的感觉。
(二)植物元素的造型
形体结构之美是人类在审美的发展中的必然追求。好的造型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植物在自然界的生长中,透露着植物形态的美感。
黑格尔说:“美就是理性的感性表现。植物的生长从根部向上生长开来,因为有中心线,因此它的形态是相互对应的,但受光照和环境的影响,植物的生长不是绝对对称,而大体上是和谐均衡的,有一种自然生长的、各自安好的平衡美。
变化和统一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法则,植物的生长方向整体是一致的,沿着阳光向上生长,植物的元素也是重复的、相同的、并不繁杂,但是每个元素的距离、形状又多多少少各有不同的个性。因此这样统一中的变化使植物更丰富有趣而让人着迷。
植物具有曲线美,植物中几乎没有几何的直线,植物的根、茎、叶等都是流畅舒展的、刚柔相济的弧线,整个造型大多简洁挺劲、圆润流畅,绝无矫揉造作。植物的造型是闲适的、舒展的,但无处不体现着生动、向上的灵气。
三、植物元素在扎染艺术中的探索
探索和实验是研究植物元素在扎染中应用的关键点,从植物元素的提取方法、植物元素扎染化实践两部分探索如何在植物元素的表现形式和扎染工艺技法的有机结合中表达植物的生命形态。
(一)植物元素的提取方法
在平时多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真实的整体形态特征、肌理、重叠规律等自然样貌。再从中提取植物元素,作符合扎染工艺的艺术化处理,使扎染有明显的植物元素特征,同时融合主观情感表达思考。实践中多考虑作品的表现形式,运用合适的扎染技法、植物元素的处理方式以呈现和谐、自然的作品效果。
1.灵感来源
(1)视觉记录:首先多观察,了解植物都有哪些视觉形态,把握植物的表现特征。植物的花、茎、叶、根以及他们互相的关系都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如花大多是由花心向四周发散式的形成圈式形态,茎由一个点向上线性生长,叶片随着茎的生长方向排列等。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表现形态不同,发芽的尖尖角,含苞待放的骨朵,凋零前的蜷缩等都有其细腻的状态。不同视觉角度也呈现意想不到的奇妙,比如微观镜下植物叶脉、根部、树皮呈现不同细微结构。而不同的植物又各有不同的形态,自然界的植物形态缤纷繁多,从其中寻找规律、发现美感、受到启发是我们触发灵感的必经方式,记录和理顺植物元素尤为重要。
(2)元素提取方式:从植物中提取作品所需元素可以对植物具象形态提取,用不同的材质通过对植物形态、色彩、肌理进行模仿并美化,可以极大程度的表现明显的植物特征。但是基于与扎染工艺结合,扎染本身表现得效果就是随意的、自然的、不能完全写实的描摹客观形态的, 所以,在提取植物元素的时候,就不能对植物完全照搬的描摹。当然扎染也由此特征可以呈现晕色浪漫、变化多端的效果,因此,可以采用对植物意象形态的提取,植物的意象形态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考虑扎染技法特点有机的融合植物意象,是具体形象与主观情感的融合,给观者以遐想空间。
2.扎染化设计
根据扎染的工艺技法以及所表现得形式效果,对植物元素的收集进行取舍,找到最贴合的形象作为原型,进行发散式的联想,可以创造出人类生活中少见的植物世界。
造型上采用植物的生长形态,取其向上生长的意象,抽象化的进行概括、提炼,确定基本作品形态。在其基礎上变化各种重叠式的植物元素形态,以点线面的设计方式做元素的整体分布排列。
线性元素:柳条、仙人掌条形纹理、尖叶杜英等
点状元素:灯笼花、花苞、罂粟、喇叭花等
面元素:树干肌理、竹节肌理、狗尾巴草肌理、青葙等
(二)扎染中植物元素的纹理
扎染本身就有崇尚自然的审美价值,扎染的表现是自由的、灵动的,有晕色浪漫、变化多端的效果,扎染本身有自然灵动的基调。创作时要注意思考用何种扎染技法适合何种植物元素的表现,比如采用点构图时,借鉴灯笼花的元素,灯笼花仿佛花苞形态,视觉上是弧线的、球形的,触觉上是立体的、饱满的,因此采用绑扎的技法,扎成一个个自然的圈形。制作不同植物元素时,需考虑如何与基础造型结合的更和谐,突出自然感、和谐感。
四、结论
植物元素在扎染中的表现给扎染注入新能量,使传统扎染焕发新的面貌,提供扎染的新可能。
扎染叶给植物元素赋予新形式,通过扎染技法表现的特殊效果,对植物元素进行不同视觉角度的探索。学习植物元素并不是机械的模仿自然界的形态,而是从生态中看到自然的秩序感,借鉴植物上亿年在自然系统中不断演变进化的摸索,看到其岁月的沉淀中自然属性的美的特点。目的是通过扎染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植物与人类生命状态的和谐以及自然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与植物共生共呼吸。
关于植物在扎染中的创想,通过造型与肌理的表现描绘自然生命力,借以贴近自然的呈现来观察植物与人类生命状态的和谐。从而产生与植物的共情,思考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关联性。尝试视觉、触觉语言的可能性与丰富性。结合对自然生命的感受和印象,用新的观念分析植物元素,以不同的形式表现获得特别的效果,形成与具象植物异常的新图形。从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新的视觉印象是植物元素在扎染中探索的乐趣所在,多去尝试会发现不同的观察方法、选择角度、构成样式、形态处理等的变化可以产生有趣的视觉效果。从一个点、一根线、一个面的幻化,不断去探索植物元素的表现形式,开拓不同形态的同时给现代扎染工艺的表现形式带来更多的参考价值。
扎染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历史文化底蕴。现代钢铁混凝土如林般的城市中,手工印染的技术渗透着手的温度,在创作中,将传统工艺赋予新探索、新思想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理解、新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杰,刘春蕾.构成艺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吴翔.设计形态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周至禹.形态与分析[M]. 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
[4](英)艾伦·鲍尔斯.自然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5](美)Colin ware.设计中的视觉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倪建林.装饰之源[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7]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89.
[8]王斯妮.从视觉到触觉的平面设计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3.
[9]田顺.扎染三维肌理塑形技术在服装面料上的运用[J].上海:上海纺织科技,2011,39(9):1-3.
[10]高爱香.纤维艺术肌理效果及技法表现[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06.
作者简介:刘金枝(1999.3—),女,汉族,籍贯:湖南衡阳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与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