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辉 孙佳 田莉
【摘 要】调控机构为电网运行的主要参与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从我国县域电网调度控制运行的现状出发,从县域电网的系统平台建设、规范化建设、安全监督、人员管理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县域电网调度控制运行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建议。
【Abstract】Regulatory agencies are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th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which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nty power grid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oper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unty power grid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op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ystem platform construction,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personnel management, etc. Finally,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given.
【關键词】县域电网;调度;运行
【Keywords】county power grid; dispatching;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6-0011-02
1 背景与现状
我国目前电力系统调度实行国、网、省、地、县五级组织机构,五级组织机构责任划分明确,相互配合,共同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五级调度机构分别为:国调、网调、省调、地调以及县调。县调在社会实际经济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其最主要、最关键的任务就是采用新一代信息数字技术,结合先进的输配电网技术,进一步完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进一步提升整体的业务服务能力和工作管理水平,保证输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连续可靠供电,完成权限范围内的倒闸操作和网络运行管理,合理安排网络运行方式,以电网整体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进行电网的优化调度,确保供给用户的电能质量满足其生产生活需求,保证系统的电能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依法采用行政和经济手段管理电网,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按照有关经济合同或协议,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保证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以满足。
日益增长的电力供应需求促使电网的规模在近年来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增变电站接入原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这就导致了前期预设的扩展规模和系统设计容量越来越难以满足激增的系统网络信息量。机房空间大小、前置机柜内部空间大小、新旧设备兼容问题、系统自身容量约束等多种复杂的限制因素导致自动化系统容量无法简单地随系统规模扩大而扩张。同时,人为因素在系统调度操作中也不可忽视,对县级电网运行方式和运行质量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事实上,调度指令错误、交接班告知不到位等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都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2 存在的问题
从设备以及系统因素方面来看,原来的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普遍都采用传统的载波通信模式,通过模拟信号传输,具有传输数据量小、波特率小及传输速率慢的特征。若将模拟信号传输模式变换为数字信号或者网络信息模式进行传输信息,则必须考虑大量的系统设备更新换代。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新技术的发展为系统的运行引入了更先进的规约,使传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包含当时所考虑到的所有规约,当前是否使用新的规约成为一个矛盾的问题。若使用,则需要对系统进行更新换代,可能会导致新的规约在传统系统中不兼容,修改调试规约则需要付出大量的经济成本、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若不适用新的规约,则传统规约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新规约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对系统的优越性则会难以体现。
从人为因素方面来看,县级电力调度工作中的电力调度指令是掌握了日常工作、系统风险以及典型问题后,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工作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操作。在实际电力调度工作中,调度人员必须按照精确的调度指令进行各种实际操作。无论是使用电力设备不当还是不正确的技术应用,都会引起一系列问题,甚至引起系统崩溃。调度人员必须具有优良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并解决调度操作环节中的安全事故。电网公司的总体目标可以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电力调度以及应急处理,即使面对电力经济发展和负荷需求的增加,以及电网运行规模的扩大,也可以保证有序进行。否则不正确的调度指示,可能会严重损害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
从地理位置因素方面来看,县级区域配变电站地理位置偏以及距相关电力部门之间的距离较远,难以完全符合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模式及其相关技术应用规范。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状导致对电力负荷的需求不同,电网企业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内容、要求和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现阶段,国际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迅猛,显然,对大部分县级区域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明确的挑战。如果操作管理不及时、不规范,工作效率及其工作效益将会大打折扣,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县级电力调度运行制度建设周期内,电力资源供给的匹配、应用效率难以保证。而在此期间,电力服务的实际操作不受系统和制度规范的限制,直接导致许多问题客观上在县级电力调度长期存在。
3 改进措施
建立健全县域电力调度制度。县域电力调度制度体系建设是保障电网五级调度体系构建的关键一环,是调度全流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首先,县域输配电网处于电网神经末梢,有必要加强调度制度顶层设计管理,建立标准制度以及健全操作规范。一方面,统一调度制度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率,快速有效化解各类典型问题。其次,县域电力调度部门有必要加强信息技术及数字平台的建设和互联互通,将数据、业务管理模式进行统一引导,按统一范式进行工作流程设置及标准化操作实践,从而促进电力调度人员在实操过程中能够控制各影响因素,降低电力调度的失误率。除此之外,县域电力调度指令标准化、规范化也是调度制度应用的重要内容。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及供电可靠性是评判电力系统及电力调度质量的标准,所以在电力调度制度建设期间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主要是应用手册、制度文件,调度指令应用阶段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与核验,遇到问题才能展现应急能力,按照手册要求应急电力调度程度规范化开展相关工作。
强化电力调度信息系统建设。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是县级电力系统高质量运行的必备前置条件,在电力调度实践工作期间,县域电网企业变电站所交互的信息内容具有信息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时延性要求高等特点,且海量的信息获取、筛选、处理与应用往往面临许多的技术问题。电力调度信息系统需要将信息经过技术处理,通过人机交互,待人工核验之后及时应用到调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优化提升信息利用的精准性与实效性。一方面,优化升级传统电网技术,应用新型电力调度技术,同时开发与建设电力调度算法及系统。规范县域调度部门现有及试用技术支持系统标准,必须具备动态监控与实时计算分析、调度计划、调度管理等三大类应用功能。另一方面,提高电网一次设备可控性以及辅助监测设备的覆盖率。引入新一代电网状态感知装置和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一次设备可靠性监测和运行考核机制;综合利用供电范围内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自动化、GIS、气象等辅助信息系统,实现县域电网线路和关键设备的故障类型识别、诊断和定位,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县域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
强化电力调度服务人员管理。电力调度人员服务于电网,其管理是指要求员工在规定工作场所中按规定进行轮班上岗,做好员工的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强化员工的岗位责任制。要对工作人员按照运行管理要求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工作,其所分配的任务和所承担的责任各有不同,保证每个员工按照工作规范章程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严格监督员工在其岗位的工作情况,做好定期抽查换班情况工作,避免替岗或代岗情况出现。为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按照规范开展各项工作,要在一定周期内对员工进行工作能力考核,对新员工做好上岗培训工作,安排老员工对其进行指导和培训,确保后期在岗位上能独立高效完成工作。
强化电网安全监察管控。建立安全监察管控顶层设计运行模式,进而推动调度应急管理机制的修订及完善;建立内部安全自控及安全管控科室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安全管理的严格执行和及时反馈,确保实现管理的闭环控制,提升综合调度运行管理水平。同时要做到未雨绸缪,做好网络调度模式风险分析预测以及危险点的预控,及时有效发现网络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断完善调度安全應急机制,对相关电力人员做好全方位专业服务综合绩效评估,做好全业务流程安全闭环管控的实践。特别地,要将电网风险管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积极做好相关人员管理培训工作,全方位强化、深化和固化安全意识。
4 结语
尽管县域电网的规划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其调度运行工作仍然十分烦琐。从当前电力发展形势可以看出,调度运行水平是衡量一个电力企业是否走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依赖于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促进技术与管理手段双重提升,将是提升县域电网调度运行水平,进而提升县域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