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惠丹,钟 影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海口 570203)
腹股沟斜疝是儿科常见外科疾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在0.8~4.4%之间[1]。腹股沟斜疝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后出现腹股沟区肿物。一直以来,疝囊高位结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手段。随着近年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其在小儿疝治疗中的优势也获得认可[2-3]。腹腔镜下小儿疝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从一开始的三孔法演变至现在的单孔法。目前,单孔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已逐渐超越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成为治疗小儿疝的首选方法[4]。为了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达到微创目的,近年来疝气针的改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比较了采用单孔腹腔镜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手术治疗和采用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手术治疗的疗效,旨在探讨用单孔腹腔镜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B超、专科检查、病理证实为腹股沟斜疝均患儿[5];②患者年龄不超过6个月~12岁;③无手术禁忌症者;④患儿家长知悉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种类疝疾病者;②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者;③伴有恶性肿瘤或血液疾病者;④合并免疫性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准后实施。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0.8~10岁,平均(4.35±1.05)岁;左侧疝24例,右侧疝26例。观察组男33例、女18例,年龄0.6~11岁,平均(4.27±1.08)岁;左侧疝22例,右侧疝2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患病部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 方法观察组行单孔腹腔镜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①所有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取头低脚高位,建立气腹,压力值为8~10mmHg。②在患儿脐部作切口,置入5mm腹腔镜,然后在平脐右侧的腹直肌外缘进行插入3mmTrocar,并置入分离辅助钳。③将带有7号丝线的单凹槽单疝气针于内环口体表投影点的外上方垂直刺入腹膜外间隙,沿腹膜外间隙内侧绕行内环口半圈后,从12点方向刺穿腹膜至腹腔内,推动针芯,用后凹槽将丝线弹出,丝线线头留在腹腔,线尾留在体外。④疝气针退出至腹膜外间隙内环口外上方,然后在沿内环口外侧绕行半圈,从同一12点方向出针至腹腔内。⑤推动针芯将之前留在腹腔内的线头钩出至体外,完成疝囊结扎。
对照组行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①患儿实施全麻后后取头低脚高位,建立压力值为8~10mmHg的气腹。②于脐部作切口置入5mm腹腔镜,于腹直肌外缘置入3mmTrocar和分离辅助钳。③将雪橇在穿刺于内环口体表投影点的外上方垂直刺入腹膜外间隙,然后沿内还口环绕半圈,从12点方向刺破腹膜,出针至腹腔内,线头留下腹腔内。④将雪橇针退出腹膜,换用带有銷的钩针,重新于穿刺点刺入腹膜外间隙,绕行半圈后同样与12点方向出针至腹腔。⑤将留在腹腔内的丝线勾出体外,完成完成疝囊结扎。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总切口长度、术中腹膜破损情况、两次穿刺同一隧道率。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评定,根据疼痛程度用0~10表示,数字越大表示疼痛越剧烈[6]。③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阴囊或腹股沟水肿、阴囊血肿、硬结反应、疝囊积液或积气。⑤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观察斜疝复发率及对侧疝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9.0软件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总切口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术中腹膜破损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两次穿刺同一隧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胚胎发育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对侧疝发生率及斜疝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斜疝复发率及对侧疝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斜疝复发率及对侧疝发生率比较[n(%)]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指患者鞘状突未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导致肠管进入疝囊,腹股沟阴囊取出现肿物,发病以男性患儿居多,男女比例约为3:10[7-8]。疝囊高位结扎术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存在无法探查对侧腹股沟情况的缺点,若发生对侧疝则需二次手术[9]。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腹腔镜技术在小儿疝治疗中应用越发成熟。经过不断改进,腹腔镜辅助性下经皮穿刺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从三孔,改进为两孔,直至现在的单孔术式。研究证实,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尤其是术中视野清晰,在发现隐匿疝、对侧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0-12]。但目前,各地在运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时的方法和器械仍存在较大差异[12-13]。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成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标准术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的穿刺头部为斜状面,远端被打磨为扁平状,以便于操作时可紧贴腹膜。针芯背侧则被设计为但凹槽,前面呈45°角,以便于钩线。后面则呈80°角,以便于推线。传统雪橇针前端为扁平状,带有一个针眼,针头较直,针尖较尖。在单孔腹腔下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时,采用雪橇针容易在分离腹膜间隙时损伤腹膜,引起腹膜穿孔[14]。而且在退出雪橇针后还需重新穿刺一根带鞘钩针,用于勾出丝线。二次穿刺不仅容易造成患者二次损伤,而且两次穿刺使用同一隧道的概率较低,若为了使用同一隧道反复穿刺则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增加并发症风险[15]。由于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的前后各有一个角度,挂线后可退回针鞘。针鞘退回至鞘斜面后会形成一个镂空,这样既能够避免手术穿刺过程对组织的损伤,又不容易隔断结扎用的丝线,且使用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无需二次穿刺,可减少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降低出血率,能够较好的弥补传统雪橇针的不足[16-18]。此外,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可做到不留腹膜缝隙完全结扎,且采用外打结方式,可经腹膜穿刺的单一通道送达肌层下的腹膜外间隙,避免结扎过多疝囊外周组织及神经,有助于减少术后疼痛、不适感。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单孔腹腔下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但两组患者使用的疝穿刺针不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总切口长度、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不明显,但采用单孔腹腔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腹膜破损少于采用传统雪橇针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单孔腹腔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采用传统雪橇针手术治疗的患者。由此提示,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相较于传统的传统雪橇针具有明显优势,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以及术后疼痛。这与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的设计及手术方法有关[19]。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来看,采用单孔腹腔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明显低于采用传统雪橇针手术治疗的患者,表明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复发。这是因为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可避免二次穿刺,减少腹膜撕裂及周围组织损伤,对减少并发症起到积极作用。有报道提示,多次穿刺腹膜是导致斜疝复发的原因之一[20]。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点,对减少斜疝复发及对侧疝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单孔腹腔镜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斜疝复发以及对侧疝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