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源性头痛效果观察

2021-07-13 06:47高礼民杜贵强段伟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颈源葛根椎动脉

高礼民,杜贵强,段伟利

(1.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河南 方城 473200;2.河南省骨科医院髋伤科,河南 郑州 450008;3.河南省南阳市骨科医院脊柱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继发性慢性头痛,青少年由于学习任务较重,长期低头看书、看手机、打电脑,或床上看书,或睡觉喜高枕等不良习惯,加之青少年体育锻炼较少,造成颈部肌肉持续收缩、痉挛,肌肉血供减少,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从而继发颈源性头痛[1]。本研究用葛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源性头痛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4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青少年颈源性头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龄14~18岁,平均(16.33±0.75)岁;病程3~19个月,平均(11.40±1.06)个月。观察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12~20岁,平均(16.58±0.53)岁;病程5~16个月,平均(11.19±1.23)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2];②年龄12~20岁;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⑤近期未经相关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①头部、颈部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②合并头部、颈部等占位性病变;③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④对研究所用方法及药物存在禁忌。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针刺疗法。选大椎、风池、颈百劳、百会、列缺,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45mm×0.35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刺入穴位,大椎穴直刺0.5~1寸,风池穴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0.5寸,颈百劳直刺0.5寸,百会平刺0.5寸,列缺向上斜刺0.5寸,得气后行针3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

观察组加用葛根汤治疗。药用葛根15g,川芎12g,藁本9g,白芷6g,蔓荆子6g,生姜10g,桂枝10g,细辛3g,甘草10g。日1剂,水煎,取药汁约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均以1周为1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进行椎动脉血流检查,检测阻力指数、脉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

治疗前后进行脑血管动力学检查,检测脑血管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脑血流速度(Vmean)、脑血管阻力(R)、临界压力(CP)及脑血管动态阻力(DR)。

用SPSS21.0软件分析,颈椎活动度评分、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评价治疗效果。

治愈:头痛症状消失,颈椎活动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显效:头痛症状明显减轻,颈椎活动轻微受限,轻微影响日常生活。有效:头痛症状改善,颈椎活动较为费力且僵硬,较为影响日常生活。无效:头痛症状未见改善,颈椎活动未见改善或不能活动。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阻力指数 脉动指数 平均血流速度(cm/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7 0.78±0.16 0.63±0.10* 1.29±0.32 1.13±0.20* 38.94±3.46 37.18±2.70*观察组 47 0.82±0.15 0.55±0.04* 1.33±0.30 1.05±0.11* 39.10±3.32 33.80±2.29*t 1.2504 5.0923 0.6252 2.4028 0.2288 6.5451 P 0.2143 0.0000 0.5334 0.0183 0.8196 0.0000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动力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动力学指标比较 (±s)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Qmean(mL/s) Vmean(cm/s) R(kPa·s/m) CP(kPa) DR(kPa·s/m)对照组 47治疗前 8.11±0.90 13.95±1.33 1920.32±204.56 9.86±0.97 447.86±43.88治疗后 9.89±1.53* 16.65±1.79* 1658.50±160.33* 9.08±0.86* 365.49±35.16*观察组 47治疗前 7.97±0.96 14.10±1.14 1923.07±207.75 9.92±0.95 450.11±41.92治疗后 12.23±2.09*△ 18.97±2.56*△ 1389.42±131.32*△ 7.21±0.57*△ 277.36±25.3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2.34%;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62%。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6 讨 论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于颈部生理曲度异常、或颈部软组织功能性病变等原因引起的慢性、单侧头部头痛。该病多见于青少年,由于青少年学习任务较重,长期低头看书、看手机、打电脑,长期不良姿势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颈部肌肉血供减少,椎动脉血流加快,继发肌肉痉挛,引起肌筋膜炎,从而产生头痛,严重影响青少年学习及生活[4]。

本研究采取针刺治疗,选穴大椎、风池、颈百劳、百会、列缺。针刺大椎穴能够活血祛瘀、舒筋活络,针刺风池穴能够益气温阳、通络止痛,针刺颈百劳能够舒筋活络、滋阴润肺,且三者均位于颈部周围,头为诸阳之会,颈部为头部之门户,针刺颈部穴位能舒经通络、活血化瘀、温通阳气,使颈部壅塞瘀滞的气血恢复通畅,使阳气上行畅通无阻。针刺百会穴能够调节大脑功能,调节全身气血,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主治头痛、眩晕诸症。针刺列缺穴能够疏散风寒、通经活络,专治头、颈项部疼痛。

颈源性头痛属中医“头风”“首风”“脑风”“项痹”等范畴。中医认为颈部为脑窍之门户,由于颈部长期不良姿势,造成颈部肌肉慢性劳损,使颈部气血运行受阻,脑窍失于气血濡养而致头痛,加之颈部受凉,风寒侵袭,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风寒上犯巅顶,而致经脉凝滞,不通则痛。治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葛根汤最早出自《伤寒论》,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实,头、项、背痛诸症。葛根汤加减方中葛根辛甘而凉,其性升散,能疏散肌辏经络之风寒之邪而解肌退热,为治头、项、背痛之要药,故用为君药。以川芎、藁本、白芷、蔓荆子为臣药,其中川芎辛温行散,入血走气,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所谓“头痛不离川芎”;藁本辛散温通,气雄而烈,直上巅顶,善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治巅顶头痛之要药;白芷辛温燥散,芳香走窜,能除手足阳明经之邪,祛风散寒、通窍止痛;蔓荆子升浮行散,能散头面部风热、清利头目而治头面部病证。佐以生姜、桂枝、细辛,其中生姜辛温发散,能疏风散寒、温中止呕;桂枝辛温发散,能解肌退热、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细辛辛温燥散,芳香走窜,能散风寒、通窍止痛。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肌止痛、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之功。药理研究表明川芎水煎剂能够抑制小鼠模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轻小鼠模型的颈神经根性疼痛,减轻颈部神经根的水肿变性、髓鞘脱失等损伤,从而缓解因颈部病变而至的头痛症状[5]。藁本、白芷能明显降低伤寒、副伤寒杆菌所致的家兔体温升高,具有显著解热作用,同时它还能减少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缩尾反应潜伏期,具有明显镇痛效果[6-7]。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脉动指数及平均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Qmean及Vmean均较对照组高,R、CP及DR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葛根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能够明显降低椎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脉动指数,提高脑血管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增加大脑血液供应,降低脑血管阻力及临界压力,改善脑血管功能紊乱,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葛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源性头痛能够降低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血管功能紊乱,缓解症状。

猜你喜欢
颈源葛根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经常饮酒者喝葛根陈皮茶
葛根药膳用处多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低头族”注意了:当心颈椎病引发高血压!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