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珊珊
【摘要】当前,我国不少家庭的教养方式是隔代教育,很多父母为了工作,将孩子交给孩子的祖辈照顾。然而,祖辈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他们的体力、身体的灵敏度都不如孩子,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陪孩子长时间在户外活动,陪孩子做游戏,再加上户外的安全隐患较多,种种因素导致家长减少了让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致使孩子的身体得不到锻炼,且缺少与其他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户外活动时间少会对幼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户外活动更适合幼儿?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关键词】课程改革;幼儿园;户外课程资源
引言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而要保证基础教育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从当下的幼儿园教育现状来看,主要的活动方式是游戏,也就是要将教育、游戏结合起来,而要保证这个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必须将教育资源予以利用,尤其是要保证户外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一、幼儿园户外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幼儿园教师准备不充分
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针对幼儿进行安全检查。组织幼儿去户外活动时要仔细检查幼儿的着装,如鞋子、外套是否穿好,衣服里有没有物品,幼儿的身体状况如何,能否参加活动,不能参加的幼儿应该怎么安排……这些都是在活动前教师应该做的准备。但是每个班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固定的,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检查时间会加快检查的速度,甚至跳过某项检查工作,这样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第二项准备工作是活动前的场地和器材的检查,这一项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场地不平整,幼儿在跑步的时候就容易摔倒,器材零件的缺失或损坏都会导致意外的发生。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细心检查,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之前有班级出来活动都没有出现安全问题,肯定是安全的,就不再去检查场地和活动用的器材,直接让幼儿进行活动。
(二)安全检查不及时
安全检查是预防和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安全检查主要是由专门的人员对游戏器材和活动场地的环境进行定期的检查,避免发生意外,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但一些民办幼儿园由于经费不足,不能定期请专业人员对器材和场地进行检查,或者根本不请专业人员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在发现问题时为了节省资金就让幼儿园的内部人员进行维修。非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容易遗漏一些问题或造成别的故障,不利于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二、幼儿园户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建立课程支持系统,保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对户外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时,要将可用资源全部纳入其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等均是不可缺少的,如此方可为幼儿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為了保证户外课程教学更具实效性,教师应该带领幼儿从室内走向室外,深入社区、自然、社会之中,而这就使得活动组织必须予以强化,否则发生风险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途径就是构建支持系统。具体来说,一是要构建专门的研修系统,众所周知,在对户外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时,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是较高的,为了保证相关问题可以顺利解决,应该组建“学习共同体”,针对课程资源展开探讨、研究,将其应用价值提取出来。二是要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系统,并要确保资金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如此才能保证户外课程有序开展。三是构建安全保障系统,在对户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时,安全是不可忽视的,这就要求幼儿园对安全教育予以强化,确保教师能够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寻找到可行的措施消除隐患,使得安全风险能够明显降低。
(二)突破教材的制约
在各类课程资源中,处于重点位置的是教师、儿童。对教师而言,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幼儿视角作为出发点,创造出更为适宜的学习环境,促使其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够对身边存在的相关资源进行利用。当然,教师对幼儿也要充分尊重,确保幼儿能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样一来,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得到提升。教师应该和幼儿共同去观察、发现,并展开深入思考,如此可以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并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学习能力也会明显提高。幼儿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应该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空间,引导其主动创造,并将个人的学习所得展现出来。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的需求应该作为出发点,尤其是要将教师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保证课程资源能够真正得到优化。
(三)科学、合理地利用空间
仓桥惣三指出: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他们能动地运用其感觉去感知外部世界,并探索事物。同时,他们以其自身独有的方式自成体系地表达对外部世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幼儿园的空间,在重视物质环境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幼儿的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力的发展,重视挖掘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自然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生活素材,使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隐含在环境中,诱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意志来开展活动。同时,教师应将幼儿个人天性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融合起来,以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启迪其自由天性,将个体成长置于社会的场域之中,让个体获得一种融贯了社会性的真实人性。作为具有学习性的户外环境,大自然无疑是最丰富、最合适的。幼儿仔细观察他人、感受他人、体贴他人的能力,是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习得的。为了使幼儿能够拥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宇宙,形成良好的生存能力,教师必须认真地从组织好每一天与自然相关的户外活动做起。
结束语
由上可知,幼儿园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和课程改革同步,各个环节必须做到协同发展。在对课程体系予以构建、实施时,必须将课程资源的保障作用展现出来,而且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则要将课程实施的具体需求作为出发点,确保和教育教学理念能够吻合,如此可以使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贾周芳,江玉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6):71-73.
[2]王红.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指导研究[J].华夏教师,2019(23):6-7.
[3]沈莹莹.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幼儿园户外游戏课程的发展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