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东新
【摘要】学困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教育对象,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数学教师.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学困生的转化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具体阐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教学建议,以期为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教学建议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614)研究成果.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目标,欠缺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在学习中经常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大多知识都没有深层次的理解.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逐渐产生倦怠情绪,并开始步入学困生的行列.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本位,善于结合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主动结合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分析、探索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主动寻找方法转变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转变他们旁观者的地位,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结合目前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情况分析发现,学生转变为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经过归类总结得出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特点影响
数学是公认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将一些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内容关联起来,并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成熟,在学习中存在一些抵触情绪,不会主动分析探究数学知识的要点,甚至对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望而却步”,这非常不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生成,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如果在此时得不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那么在后期学习的时候很可能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并转变为学困生.
(二)学生个体因素
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继而导致学生走向学困生的行列.受自身成长经历和学习素养的影响,有些学生的数学基本功较差,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导致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长此以往,这些学生难免会感觉到学习知识面临着一些困难.如果这时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现状并给予正确的方向指导,学生就会逐渐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并逐渐转变为学困生.此外,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些学生在学习中欠缺自信,经常“知难而退”,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成功体验.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并逐渐转变成学困生.
(三)教育行为影响
在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痕迹仍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升學压力比较大的阶段,很多学校会将升学率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偏离新课标理念的指标,势必会加大教学的难度.为适应这一指标,部分教师不得不加大知识点的难度,加快教学进度,缩短单一知识点教学的时间,导致一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久而久之,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学困生.此外,还存在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缺乏面对学生的热情和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还有些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解知识点,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这些不当的教学行为不仅会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还会使一些学生看不到数学的价值,继而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转变成学困生.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建议
根据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从兴趣激发入手,关注学生个体情况,体现学生本位,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现状,并在总结反思中提高学困生的转化率.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几点与学困生转化有关的教学建议.
(一)结合教学目标,激发学困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兴趣有助于学生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学困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发展.要想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将学困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主动结合教学目标分析、选择一些有趣的素材和语言引导学生,从而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其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可能一句乘法口诀就会导致他们出现非常大的学习障碍.为了帮助学困生在学习中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并可以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主动了解学困生的状态,主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其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画进行教学导入.此外,实践证明表扬和肯定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学困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花费了很长时间记住了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尤其是当学生的积极表现行为发生在班级中的时候,更要如此.学困生在得到教师的表扬后,会体验到努力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也会更深层次地激发自身学习的兴趣.
(二)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自身素养的差异,结合教学的目标分析,主动结合学困生的个体情况开展教学引导,体现学困生的主体地位,用耐心和细心感染学困生,并适当借助课后检测为学困生创造二次评价的机会,因材施教.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内容时,需要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及掌握不同单位的换算标准,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钟面上的时间,让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虽然部分学困生的基础薄弱,但是每一名学生在上下学的时候都会接触到时间,学困生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设置课前导学,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对学困生,教师可适当降低完成的标准.当学困生在导学阶段表现得比之前好的时候,教师要尽量鼓励、引导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即使学困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在教师的个性化引导中,学困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逐渐转变对数学的看法,并开始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三)融入多种方法,促进学困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数学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展开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尽量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成长的目标开展教学引导,从而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困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继而促进学困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激活相关的经验,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对于关联性比较强的知识,则尽量从基础入手,并鼓励学困生积极观察、分析、思考,还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充分理解知识的深刻含义.在多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断促进学困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时候,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法引入新知,引导学困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师在教学“四边形”的时候,则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法,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引导,从而帮助学困生在小组合作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并在小组成员的影响下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相关内容的时候,则可以借助项目教学法,要求学困生与小组成员进行生活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统计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困生理解知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四)注重总结反思,提高转化效率
总结与反思是及时发现学困生转化中的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关键措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学困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关注教学的过程,同时为学困生建立成长档案,在档案的引导下,逐步引导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并在进一步探索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完成基础教学引导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况进行分析、反思,并在教学中适当对学困生进行倾斜.当发现教学中学困生的作业完成得不认真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在学困生面前批改作业,并逐步引导,从而帮助他们及时消除学习中的困难.当发现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得不积极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本次小组探讨的主题进行分析,并安排有效的课后辅导,从而帮助学困生及时补上学习中出现的短板.当发现学困生对同一类别的问题总是出错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准备笔记本和错题本,并适当穿插思维导图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会逐渐走出学困生的行列,继而提高学困生的转化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和学困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指导,深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在实践引导中帮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困生的转化率,提高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包久霞.小学语文作文教學中积累习作素材的途径[J].华夏教师,2018(25):22-23.
[2]周静.新课改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7(46):216-217.
[3]杨立喜,董彦明.怎样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J].新校园(中旬刊),2014(09):220.
[4]许成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0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