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儒
王小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强羌族刺绣传承人和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法人。每年的一大半时间,王小琴都是在旅途中度过的。她往返于家乡宁强县和全国各地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将宁强的羌族刺绣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另一个是为宁强绣娘的刺绣产品寻找销路和订单。
“我一定要把祖辈留下的羌绣技艺保护传承发展好,让更多的人了解羌文化,让我们宁强的羌族刺绣造福一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王小琴说。
2021年3月14日,农历二月二。尽管提前约好了采访时间,但王小琴却对抵达宁强的记者歉意地说,她有要紧的事情需要马上处理,让记者先到社区工厂参观。第二天再次见到王小琴,她依旧很忙碌,采访时断时续。
社区工厂在距离宁强县城约3公里的二道河社区移民安置点,这里是宁强县妇女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这个基地是宁强县委、县政府为帮助贫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增收,有效解决农村搬迁群众实现“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建设的,基地的口号是“帮助一个妇女就业,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实现一个家庭稳定,建设和谐幸福美丽新宁强”。
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羌绣传习基地在二道河社区移民安置点北区139号楼一楼,这里有社区工厂、培训学校、展示室、办公室等。通过“公司+基地+高校+职业技能培训+合作社+绣娘”的模式,该公司带动了上千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200余人在公司稳定就业。而帮助她们实现就业的手艺正是当地代代相传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技艺。
王小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强羌族刺绣传承人和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法人。谈到羌绣的传承与保护,王小琴的丈夫顾华介绍说,这些年王小琴只做了三件事,那就是:昨天的保护,今天的传承,明天的创新。
保护母亲的手艺
王小琴出生在寧强县禅家岩镇火石子村,羌族后裔。火石子村是目前宁强县从事羌绣人数最多的村子,村里的女孩大多从小就跟着长辈学习羌族刺绣,心灵手巧,勤劳聪慧。当地女子出嫁时都会给自己缝制一身好嫁妆,羌绣技艺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王小琴介绍说,宁强过去叫宁羌,古称羌州,属于羌汉杂居地区,当地许多居民仍保留着羌民习俗。受此影响,火石子村的妇女多数都会羌族刺绣,会缝制有羌族特色的服装服饰。王小琴的母亲就是一位手艺很好的绣娘,小时候,王小琴和妹妹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缝制的。
王小琴的父亲过去在东北当兵,母亲到部队上看望父亲时,常常抽空给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绣鞋垫,用装粮食的口袋布缝制钱包、香包、小挂件、枕套等,并绣上各种好看的图案,大家都夸她母亲的手艺好。王小琴说,母亲没有上过学,吃过没有文化的苦,因此非常支持她和妹妹读书。妹妹上了大学,现在是当地一所中学的老师。自己受母亲影响,七八岁开始学习刺绣,16岁就能独立完成服装裁剪。后来读了职业中学,19岁开始创业,在宁强县开了一家女装专卖店,做起了服装生意。
2008年6月,羌族刺绣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0月,文化部命名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县、理县、松潘县、黑水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9个县级单位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刺绣由此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2016年,宁强羌绣被列入陕西省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王小琴说,宁强县在申报非遗项目羌族刺绣传承人时,最初推荐人选是她的母亲,考虑到她的母亲不识字,代表性传承人要承担非遗项目的保护、培训、传承等责任,只好由她代替母亲申报了宁强羌绣非遗传承人。
按照有关规定,获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格满三年后方可申报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后才可以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以此类推。因为羌族刺绣已经由四川省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按照先有项目后有传承人的原则,宁强羌族刺绣只能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王小琴现在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强羌族刺绣市级传承人,也是目前宁强羌族刺绣惟一的市级传承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王小琴在羌族刺绣的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其中有两件事特别有意义,也让她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其一,收藏了大量老一辈羌绣艺人的作品。在一间展示室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各种绣品。王小琴的爱人顾华指着镜框内的一幅绣品向记者介绍说,这应该是解放前的东西,像这么大尺幅的绣品已经很难找到了。还有许多精美的服饰绣品,年头可能更久远一些。顾华说,这都是王小琴从民间收集来的,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可能还不到十分之一。王小琴从小喜欢这些东西,只要听说哪里有老一辈艺人的绣品,跑再远的路都要去看看,她认为有价值的,一定要收集到,甚至不惜出高价收藏。
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绣娘靠口口相传,把古老的羌族文化通过刺绣传承了下来。因此,羌族刺绣也是羌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宁强的民间绣品中,既有传统的羌族图腾符号,也有当地各式各样的崇拜文化、傩戏文化、端公文化等印记。在王小琴看来,那些出自老一辈绣娘之手的绣品,每一件都是有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一针一线都凝聚着绣娘丰富的情感,传递着她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宁强羌族刺绣除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外,还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大多绣品色彩绚丽,对比强烈,而且朴素大方,牢固耐用。常见绣品主要有挂饰系列(图腾壁挂、镜框壁挂、吉祥香包等)、厨房系列(桌布、围裙等)、日常生活系列(鞋垫、拖鞋、茶杯垫、靠枕等)、服饰系列(节日礼服、戏装、童帽、头帕等 )。“可是,这样的羌绣实物在民间已经越来越少,如果不做好收集和保护工作,一些传统羌绣的样式、图案将会消失。”王小琴说。
其二,拜访老一辈绣娘,记录和保存民间老艺人的羌绣技艺。顾华介绍说,宁强羌族刺绣有“十字挑绣”“串挑绣”“编挑绣”等多种主要针法,有些特殊的针法和复杂的图案,只有少数老艺人才掌握。王小琴在收集保存前人的羌绣实物的同时,遍访宁强县老一辈绣娘和民间艺人,虚心向她们请教学习,并抢救性保护和记录下多名老一辈艺人的羌绣技艺。近年来,王小琴拜访过上百位绣娘和老艺人,采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有些资料还来不及整理,这都会成为研究、保护和传承羌绣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老一辈人的许多图案、针法,今天还是很有用的,如果不记录拍摄下来,就很可能再也看不到了。”顾华说。
王小琴是个勤奋好学的人,经过拜访老艺人和多年的刻苦钻研,加上自己的探索实践,逐步掌握了多种即将失传的针法,羌绣技艺也大有长进。
2015年,王小琴注册了“羌州绣娘”商标,成立了公司,并投资80万元,将原先的制衣厂转型,从事羌绣的设计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同一年举行的中国宁强羌文化挖掘保护发展高峰论坛上,王小琴的羌绣展品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客商的好评,“羌州绣娘”一鸣惊人,宁强羌绣开始有了订单。
让绣娘们挣到钱
王小琴在走访中发现,宁强农村懂刺绣的妇女大多年事已高,而且收入较低,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刺绣,即便学会也很少有人做刺绣。宁强羌族刺绣后继乏人,许多传统针法濒临失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王小琴认为,仅有抢救和保护是不够的,只有让绣娘用羌绣挣到钱,凭借羌绣手艺自食其力、脱贫致富,才会有人愿意学刺绣,宁强羌族刺绣才能传承下去。
2016年11月,王小琴依托公司,成立了宁强县羌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免费为当地妇女提供培训。经过培训掌握了羌族刺绣技艺的留守妇女,可以到公司上班,也可以在家利用空闲时间从事羌绣加工,公司以计件形式回收她们的绣品,这样既能解决公司用工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留守妇女学习掌握羌族刺绣技艺,用一技之长,实现就业。
但是,王小琴的羌绣传承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她经受了嘲笑、质疑、不屑和各种风言风语,公司一度处境非常艰难,几次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但她都一次次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7年4月22日,一场大火将王小琴工厂里价值100多万元的羌服、多年收藏的绣品、半成品以及布料和设备全部烧毁。大火不仅烧毁了她多年的积累,还将工厂里赶制的1000多套订单货品化为灰烬。痛不欲生的王小琴几乎崩溃,她的丈夫原本只希望她把羌繡当作爱好和辅业,并不支持她在羌绣上投入太多。遭此劫难后,丈夫安慰她,说烧了算了,大不了不做羌绣了,继续干咱的女装专卖店。
“是我让她们出来做羌绣的,我是她们的主心骨,我不能就这样垮了。”王小琴没有选择放弃,她多方筹钱重新购置设备,带领绣娘拿起针线,一件一件重新做,最终加班加点完成了订单。当这批订单如期交给客户之后,王小琴一个人大哭了一场。
同年9月,王小琴到阳平关镇给羌绣培训班上课,返回途中遭遇车祸,昏迷了三天。
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王小琴依然坚守初心,没有退缩。她顽强的毅力和真诚感动了许多老一辈绣娘,她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针法技艺教给她,并愿意把自己压箱底的绣品交给她收藏。顾华说,现在看到的藏品,基本上都是从2017年开始重新收集的,每一件都非常珍贵。
王小琴的坚持,也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2017年,通过时任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撒小虎的推荐,王小琴与宝马集团结缘,并参加了北京大学木兰学院首期创业班。在木兰学院的学习,为王小琴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也使她的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木兰学院,王小琴聆听了东方园林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何巧女、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等多位知名女性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及成功经验,“使我的视野得以开阔,境界得以升华。我充分感受到了企业家们独特的人格魅力,特别是明白了一个企业人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王小琴说。更为难得的是,木兰学院的学员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愿意帮助她度过难关。她最初的订单相当一部分来自在木兰学院认识的学员所在企业,宝马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公司的情况渐渐好转,愿意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尤其让王小琴高兴的是,经过培训,一批优秀绣娘脱颖而出,聋哑人郑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郑娥是宁强县舒家坝镇郑家坝村人,出生于1985年,3岁的时候因治疗不当成了聋哑人。郑娥有一儿一女,父母年事已高,丈夫靠打零工为生,一家人住的是三间近百年的土墙房子,日子过得很清苦,2015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一年,王小琴在镇上举办羌绣培训班,郑娥在丈夫鼓励下也报名参加了。王小琴很快发现,郑娥虽然是个聋哑人,但很有天赋,她学东西很快,完成的绣品明显比其他人要好。培训结束后,公司就与郑娥签订了长期就业协议。通过自身的努力,郑娥从初级绣娘成长为高级绣娘,每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2018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王小琴和郑娥一起参加了央视电影频道举办的“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鸟巢,她们与著名影星成龙以及羌绣公益代言人景甜同台亮相,一起宣传推介宁强羌绣产品。宁强羌绣从此为全国观众所知晓,“宁羌绣娘”王小琴和郑娥一夜之间闻名全国。
“刺绣是个细致的技术活,讲究的是心静。你看她(郑娥)绣的东西,干净、漂亮、鲜活、生动,一点也不俗气,没有一点浮躁的情绪,完全就是艺术品。”顾华一边让记者欣赏郑娥的绣品,一边介绍说。据了解,2018年年底,郑娥通过做绣羌挣了1万多元,加上丈夫打工挣了近3万元以及其他收入,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她们家顺利脱贫。2019年,郑娥还获得了陕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探索实践,王小琴的羌绣技艺越来越娴熟,绣的羌绣也越来越美。由王小琴制作的2008奥运会会标及2022冬奥会会标等7幅作品,被国家奥运体育馆永久收藏,这些都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与此同时,王小琴还专程到陕西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系统学习羌绣技艺,并促成羌州绣娘公司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宁强挂牌成立了中央民族大学羌绣研发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馆长张铭心与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研究室主任暨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所长祁春英在宁强建立了专家工作站。
羌绣的未来更美好
采访中,记者在二道河社区移民安置点看到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一则招聘启事,启事上显示,公司需招聘生产管理、缝纫工、组长、工艺、检验员、裁剪、仓库管理、包装、勤杂人员若干名。薪资待遇:1、所有员工从入职第一天起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熟练工月计件工资正常2500-6000元。2、每日八小时工作制,每月休息两天。3、每月出满勤,有100元的满勤奖,重大节日有礼品。不会者可以带薪培训,第一个月每个工作日可获得10元及以上的计件补贴,公司提供餐食补助,路远可提供住宿。
在社区工厂,记者采访到了两名正在工作的绣娘王娟和张海燕,她们都是王小琴公司的固定员工。王娟是宁强县铁锁关乡人,初中未毕业就失学了,小时候跟母亲和长辈们学过刺绣。2018年冬天,王小琴到镇上举办培训班时,她参加了培训。起初,她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绣片,由公司回收,她因此受到鼓励,从初级绣娘干起,后来成为中级绣娘,2019年正式到公司上班,有时候还会到培训班给别人教,羌绣进校园后,还要给学生示范讲解。据王娟介绍,绣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初级绣娘一般是初学者,只能完成简单的图案,或者做一些辅助的刺绣工作。中级绣娘的基本针法技能就过关了,可以独立完成一件绣品。高级绣娘可以独立完成一些较大尺幅和图案较为复杂的绣品。经过培训,所有绣娘完成的绣品都会得到回收,当然回收的价格不同,初级绣娘由于完成的绣品图案简单、尺幅较小,每一件回收价格在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之间。中级绣娘一件成品回收价格可以达到数百元。高级绣娘一件绣品回收价格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王娟告诉记者,她去年12月份完成了一幅“凤穿牡丹”的刺绣,回收价格上了1000元,这件绣品她用了二十多天时间。她现在一个月如果不停地绣,工资收入在3000元左右。
张海燕是宁强县毛坝河镇人,从家里到县城开车约需一个小时。她2017年参加了在县城西街口举办的羌绣培训班。因为小时候绣过鞋垫,做过一些针线活,得到办培训班的消息后,就想来试一试。之前她跟着丈夫去过外地,丈夫打工,她没有什么技能,只好在家做做饭、洗洗衣服啥的,没有什么收入。现在她已是高级绣娘了,一个月工资3000多块钱。公司会把一些较大尺幅的刺绣交给她完成,比如45公分乘45公分的绣片她三四天就可以完成。
近年来,王小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进院落、到地头”的方法,先后在宁强县11个镇(办)成立羌绣生产传习基地10个,建立非遗扶贫社区工厂3个,带动6个羌绣专业合作社,开办了100余期羌绣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绣娘5000余人,带动灵活居家就业绣娘17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0余户,残疾人23人,2019年绣娘年增收在3000元至3万元不等。宁强羌绣在非遗传承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中,逐渐探索出一条“公司+基地+高校+职业技能培训+合作社+绣娘”的双赢或多赢的新路。
宁强县禅家岩镇火石子村羌绣传习基地成立于2018年4月,辐射带动全镇留守女性200余人,其中贫困户达80余户。
代家坝镇羌绣传习基地成立于2018年8月,经过三年的培育挖掘,带动了300余名羌绣爱好者,现已培养出高级绣娘、中级绣娘、初级绣娘多名,帮助贫困户50余户。该基地分羌绣传习及缝纫制作加工两部分,通过培训的绣娘既学会了刺绣还会学会了缝制,她们可以胜任低、中、高不同级别的羌绣刺绣工作,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她们的收入。
大安镇双白果树村羌绣传习基地成立于2018年12月,该基地以羌绣传承与保护为宗旨,目前带动周边4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羌族刺绣,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助力扶贫、扶志,让当地留守女性学会一门技艺,居家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成为现实,足不出户的老一辈绣娘怎么也没有想到,羌绣竟会成为一条指尖上的致富路。
青木川镇羌绣传习基地成立于2018年4月,已挖掘培养羌绣爱好者100余人,该基地以保护传承羌族刺绣为己任,积极宣传民族文化,推介宁强形象,展示展销羌族刺绣工艺品、家居用品,逐渐形成了羌绣商品的一个推介窗口,和带动留守女性改善生活、灵活就业的平台。
此外,羌州繡娘文化有限公司还创建和举办了铁锁关镇羌绣传习基地、高寨子街道办“巾帼脱贫行动”羌绣技能培训班、阳平关镇“巾帼脱贫行动”羌绣技能培训班和二道河社区工厂。据悉,宁强县自2008年被命名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不断加大非遗羌族刺绣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开办羌绣技能培训班、成立羌绣合作社,还积极开展非遗羌绣进校园活动,已在部分学校每周定期给孩子们上两节羌绣课。与此同时,羌绣传承人经常到各个学校,现场为师生讲解羌族的起源、生活环境、文化现状以及羌绣手工艺的典型针法、图案、寓意、绣品等,使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让非遗活态传承后继有人。
但是,王小琴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顾华介绍说,过去的羌绣绣品大部分是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腰上围的等生活用品,虽然有美化装饰作用,但更注重加固、耐磨等实用功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羌绣的传承和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摸索出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开发出适合现代人消费需求的新绣品。王小琴为此学习了不少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做起,还培养出了自己的专业设计团队,把传统羌绣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起来,推出了电脑包、靠垫、杯垫、桌旗、服饰等一批新派绣品。目前,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绣品有五大系列,300多个品种。
顾华说,羌族刺绣赶上了好的时代,好的政策,单位消费扶贫、社会扶贫、知名企业帮扶、公益扶贫等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公司基本以订单生产为主,零散绣品很少,相对固定的产品主要有校服、工服、香包、电脑包、手绣高端伴手礼等。
在工装市场上,他们把非遗元素做到上面,很受客户喜爱。顾华介绍说,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而“羌”字就出现在甲古文中,这是已发现的惟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古语有“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民族以羊为图腾。因此,羊图腾、“羌”字多出现在羌绣绣品上,又被视为吉祥之意。他们展出的羌绣文创产品还有人们喜爱的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秦岭四宝”图案,以及羌族婚礼服、表演服装等。“我们推出的一系列羌绣装饰品、挂件,如年年有鱼(余)、繁花似锦、五谷丰登、花开富贵等,这些寓意好的题材配上好的绣工,非常好卖,几乎没有断过货。”顾华说。
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陕西省“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陕西省省级就业扶贫基地,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陕西省万企帮万村先进集体等。公司研发的羌绣产品远销日、澳、韩、美等六个国家和国内北、上、广、苏等十六个地区,并多次出现在“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中国西部农业高新产业博览会、丝博会、农高会等高端平台。据介绍,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现有固定员工200余人,2019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年增长率在30%以上。2020年起,公司着手扩大规模发展,筹建羌绣文化产业园,未来的文化产业园区将突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文创产品研发、研学旅游等功能,成为真正的“羌州女子”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暨社区工厂示范园。
王小琴当选为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汉中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并且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民工、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致富带头人、陕西省两学一做好青年等荣誉称号。就在本文截稿之际,记者获悉, 4月26日,在陕西省汉中市召开的庆祝“五一”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王小琴荣获汉中市“天汉工匠”荣誉称号。
“我一定要把祖辈留下的羌绣技艺保护传承发展好,让更多的人了解羌文化,让我们宁强的羌族刺绣造福一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王小琴在电话里说。
(本文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