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雯 何倩莹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连接珠三角包括广州在内的9个城市组成的经济综合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2019年2月18日,国家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划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区域(卜质琼,2019)。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珠三角为基础形成的城市群,而珠三角城市群又以广州为重点,广州作为粤港澳的重要发展区域,更多的资源、资本及人才等也会大大增加。
跨境电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结合的产物。作为“互联网+外贸”的新业态,跨境电商充分利用了电子商务全天候、跨地域、可交互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外贸的局限性(刘珍,2019)。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进口商品占到全国40%以上,跨境商品金额占全国40%以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为跨境电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跨境电商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卜质琼,2019)。
在陆路运输方面,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顺利建成,深中通道、深茂铁路陆续建成通车,形成紧密的运输网络,有利于港区疏通运输及临港工业物流发展;在海路运输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湾区内多港的联动效应,优化海运服务,打造世界超级港口群;在航空运输方面,粤港澳湾区以五大国际机场构建多层次航空体系,为跨境电商物流运输提供良好条件(舒阳 &陈奇,2017)。通过优化整合海陆空基础设施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互联互通、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跨境电商发展开拓空间(Tian,2017)。
一国两制方针下,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多重经济体的体制叠加优势及开放叠加形态。而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的签订,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统一规则逐渐落地,区域内贸易规则逐渐规范与统一,区域内市场的贸易标准一体化将大大削弱交易壁垒,实现跨境电商贸易投资更高水平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促进三地信息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流动,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配置能力(舒阳&陈奇,2017)。
智慧物流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在物流行业的使用,粤港澳大湾区物流行业有望优化全供应链,完善跨境电商清关的便利化措施,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意义重大。电商港的建立为跨境电商产业链提供前提条件,吸引多家电商企业入驻,促进网上国际贸易和离岸贸易的发展。而伴随着粤港澳融合发展进程加深,在运输、储存、包装等各个物流环节,粤港澳大湾区内能够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进而带来全局的发展(向彩芬,2019)。
1.生产供应紧张,市场供需异常
COVID-19疫情暴发后,前期国内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市场供给量骤减。中期疫情蔓延到全球多个国家,即使部分企业有序企业复工复产,但由于工人缺乏、进口原材料缺乏等问题导致货物供不应求,大量海外订单取消,众多企业受损严重,不仅营业收入减少,甚至面临消费者忠诚度降低的风险。因此,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货源不足的现象短期内得到缓解,但是在国际疫情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库存问题仍旧存在,这对跨境电商企业而言,寻找新供应商,重建产业链供应链迫在眉睫。
2.疫情管控严格,跨境物流受阻
跨境物流由于涉及通关、检验防疫等流程,相对国内物流体系更为复杂。COVID-19疫情爆发后,各国对跨境物流进行不同程度的管制,绝大部分航线无限期停飞等现象,使得跨境物流出现商品物流提升、物流配送时间延长、物流包裹丢件、清关障碍等问题。在此冲击下,跨境电商物流渠道紊乱,多数卖家面临跨境物流危机,无法及时发货,且物流价格大幅度上涨,运输成本大幅度飙升。大部分跨境电商物流时间为7-15天,由于疫情影响,物流时间经常延长至一个月甚至更长,大大削减了客户的体验度。
3.全球经济下行,订单波动量大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出现下滑,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跨境电商融资难度骤增,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维持生计,失业率不断增加,消费市场低迷。同时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国家主要为在美欧等地,新兴市场渗透相对较低。在新冠疫情高峰期的2020年2月,欧洲国家担心受到影响,快递包裹量下降明显,3-4月开始回升,主要原因是中国控制疫情得当,国外疫情也没有蔓延。到5月,国外疫情开始大爆发,疫情严重的国家开始出台政策封锁城市,物流进一步受阻,快递单量又开始下降(刘珍,2019)。
1.疫情后跨境电商增速更快
互联网经济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近几年,电子商务破除了线下经济交易在时空上的壁垒,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改变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人们的购物习惯。跨境电商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海外疫情形势仍然不乐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跨境电商,而对于海外消费者来说,在线采购既便捷又安全。当消费者适应线上消费后,其市场的份额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
2.加速线下贸易线上化进程
相比线上,线下贸易活动受疫情影响更严重,大量进出口企业倒逼向线上探索,这将进一步加速传统贸易向跨境电商方向转型(王永强,2020)。数据显示:3月新贸节期间的平台订单数同比增长114%。其中,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的订单占据交易总额的前三名,泰国、日本与欧盟国家整体交易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72%、158%与123%。疫情之下,跨境电商产业链固然遭到一定冲击,但长期而言,贸易数字化进程将会被大大加速(王永强,2020)。
3.疫情后国际政治环境复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疫情冲击下传统的线下贸易受明显打击,而跨境电商以线上平台为基础,发展优势明显。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扶持跨境电商的相关利好政策,跨境电商成为对外贸易的首选。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诞生,RCEP出台的一系列减免关税的利好政策将降低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进出口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促进贸易数字化。而各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减轻经济损失。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在法律条款方面,海关、商检、税务等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款,保障疫情期间跨境电商在海关通关、商品检疫检验、市场税务等方面有法可依;在知识产权方面,跨境电商企业需明白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了解并自觉遵守行业规则(Chen &Yang,2017);在统一完善跨境电商政策标准方面,我国应该积极倡导并引导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参与,进一步推动跨境进口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保障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2.发挥政府联动作用
在各主体合作方面,政府应当发挥联动作用,发挥“政府、平台、企业”联动机制作用。建立跨境电商大数据中心,为跨境电商信息、资金和货物的运转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撑,提高协作效率,促使跨境电商有序发展。构建我国海关、工商、税务等多部门合作监管体系,明确各行政主体职能。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跨境电商在用户信息安全、数字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方面监管政策,构建健康有序的跨境电商诚信体系(卢艺芬,2020)。
1.疫情倒逼电商数字化
消费者需求随着疫情转移到线上为跨境电商带来了机遇。在技术方面,跨境电商企业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细管理,提升竞争力;在产品方面,疫情使预测市场需求和快速反应的难度加大,跨境电商企业必须通过数据化精准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创新获得差异性优势,加强品牌建设,积累忠实客户群体,同时加快构建可靠、成本可控的供应体系,并优化技术,科学管理,从供给侧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He &Xu,2019)。
2.开发全新市场需求
满足消费者需求是跨境电商企业关注的重点。新冠疫情导致全球需求发生萎缩,消费热点也产生了一定的转移,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度快速提升,健康保健、医疗用品、户外产品、时尚单品等产品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应当时刻关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打造消费者至生产者的消费模式(Han &Kim,2019)。深层次了解消费者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适当调整产品组合,从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等多角度出发调整商品,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进行自身经营状况的转变与市场需求开发,实现精准营销。
1.完善国际物流渠道
新冠疫情使跨境电商企业意识到物流的突出重要性,跨国物流萎靡、海外仓受限、物流渠道不通是疫情期间抑制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应积极优化国际物流线路,保障商品运输,并且向广大跨境电商卖家开放海外仓服务,尽可能避免物流配送受国际运输状况的限制,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消费者等待的时间,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谌乐芳,2020)。最后,我国跨境物流供应链企业应充分释放活力,开始全方位构建自主经营的国际物流通道,降低对国外物流企业的依赖,提高抗风险能力。
2.提升物流信息水平
跨境物流是一种涉及信息十分复杂的产业类型(翟华锋,2020),在物流标准方面,政府应当统筹构建统一的跨境物流体系,降低商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感,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物流系统。跨境贸易企业应对其加强其内部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在资源整合方面,利用大数据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各类物流运输中优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从而提升跨境物流体系服务质量,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跨境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