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探索与研究

2021-07-12 15:09潘奕静
消费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党组织育人思政

潘奕静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

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概念。其核心思想是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实现对学生从入校门到毕业的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各高校广泛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活动,让教师们将思政教育带入课堂,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坚定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图书馆在思政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思政教育不只是专任教师的职责,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对思政教育更是责无旁贷。首先,思政教育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文化传播不只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包括人文、思想的传播,所谓“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甚至比文化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1];其次,高校图书馆参与思政教育是落实全程育人的关键。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思政教育,因此,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更为行之有效,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生课后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再合适不过;再次,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政教育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学院课程思政面对的学生有限,而图书馆面对的是全校学生,受众更广泛,影响力更大[2];最后,现在的高校图书馆往往建设有智慧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打造了智能的数字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传输媒介和数字化的应用产品,能够快捷方便的、随时随地的将各种思政教育资源推送给学生,并与学生在线交流互动[3]。

总之高校图书馆完全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和优势并且有责任承担一定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与高校课堂思政相呼应,着眼于课余生活的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三、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与学生思政教育结合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的本职工作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馆藏服务(包括纸质图书、电子资源)和场馆服务。如何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呢?结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让图书馆基层党组织来承担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任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基层党组织活动与思政教育内容的高度一致性

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基层党组织活动主要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性质、宗旨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具体包括组织党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4,5]。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只有充分理解、认识并肯定这个立国之本,在思想上才能认同国体和政体,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建设国家,服务人民。所以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其实就是对广大党员自身的一种思政教育。

(二)共产党员是思政教育的最佳人选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首先老师自身在思想上要过硬,要有高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而基层党组织的成员都是共产党员,经受了党的思想考验,对国家的政体和制度有着高度的认同,不仅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们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不二人选。

(三)能充分利用智慧图书馆资源开展思政教育

随着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如今高校图书馆普遍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图书馆基层党组织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智慧平台,帮助学生检索优质的资源,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将各种丰富的数字媒体资源推送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便捷的获取和学习,为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思政教育特色做法探索

为切实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方针[6],与课程思政相呼应,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开展思政教育,确立了以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为主体开展课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此结合高校图书馆工作特点及优势,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发扬党员奉献精神,积极探索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特色做法:

(一)校园读书角结合红色书吧

在校园增设读书角,将读书角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如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咖啡吧、校园景观等学生常去的场所。在读书角设红色专架,放置红色经典读物。内容可涉及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新时代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历史上的励志故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正能量等方面的书籍,打造红色书吧,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到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二)利用图书馆多元的空间布局和创新服务助推思政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空间布局日益多元化、智能化,许多图书馆先后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共享空间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利用图书馆作品展示区、校史陈列馆、书咖、音像室等共享空间设置专题书架,展示丰富的红色文献资源;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及学校的发展历史,展示当地的历史人文事迹和师生的优秀成果及作品;以及建校以来的重要人物、事迹和优秀校友。充分利用阅览室、电子屏、学术报告厅、信息素养中心、信息共享空间等场所提供图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如张贴或播放“习近平青年说”、名人名言、经典诗句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定期邀请专家或优秀校友举办学术报告或交流分享会,将思政教育深入人心,更有助于学生灵活接受和深刻理解。

(三)线上线下双线互动

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不仅要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员自身的思想进步,还应该邀请广大师生参与进来,采用线下线上双线互动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线下可邀请一部分学生参与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同时利用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线上直播,邀请更多的师生参与线上活动,这样即增进了思想交流,又扩大了思政教育的影响。

(四)智慧图书馆促进碎片化学习

要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生思政教育,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智慧图书馆平台,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地、广泛地获取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并及时推送给学生,促进学生思政教育的碎片化学习。

(五)问题学生精准帮扶

思政教育的重点对象不只是那些思想上积极向上的学生,更应该关注那些思想上或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同学,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本着不抛弃、不放弃、不遗漏的原则,重点帮扶,帮助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做到没有问题。要找到这些存在思想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可发动广大学生留意、寻找、通报身边有问题的学生,还可鼓励有问题的学生主动寻求老师帮助。

(六)思政教育的群众路线

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的教师毕竟人数有限、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不可能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思政教育,也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因此,在思政教育上更应该发动广大学生党员和思想上积极向上的学生,走广泛的群众路线,让学生去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让学生去帮助学生。为此,图书馆可培养一支专业的学生思政教育队伍,一方面作为经典阅读推广大使、陈列馆讲解员进行广泛地思政宣传,另一方面,他们分散在学生中间,可以及时发现和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对身边的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以“传帮带”的形式感染更多的学生。

(七)思政教育品牌化

思政教育不应该流于形式或作为一种短期开展的运动,而应该作为高校教育一项长期的教育方针,可持续的贯彻执行下去。品牌化从来都是与高质量和可持续挂钩。因此,打造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品牌化是思政教育高质量、可持续的保证。为此,利用高校图书馆特有的“迎新季”、“读书月”、“毕业季”等特殊时期开展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及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将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党建与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利用智慧图书馆平台和资源优势,将开设思政教育专栏、思政教育资源推送、思政教育主题征集、真人图书馆、思政教育系列讲座、举办优秀作品展、开展读书文化节活动等传统做法结合遍布校园的红色读书角、校史馆红色宣传、线上线下双线互动、碎片化学习、问题学生精准帮扶等特色做法,打造高质量、可持续的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思政教育品牌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目标。

五、结论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上了一场生动形象的思政教育课,它揭露了西方国家所谓民主制度的弊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一方面驱散西方国家伪民主制度长期以来对中国青年学生的欺骗,另一方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拾制度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此,本文将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优势,探索了高校图书馆基层党组织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

猜你喜欢
党组织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