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监测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2021-07-12 07:20:50余俊逸郑广韬仇午丹
科技视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水质

余俊逸 郑广韬 方 倩 仇午丹

(浙江人欣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315040)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平稳、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下,地表水污染问题十分尖锐,其监测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地表水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作为重要水资源,如果不采取有效监测,放任污染行为,将会让水资源质量下降,后果十分严重。截至目前,地表水污染治理需要依靠行之有效的监测来查找根源,从污染源的源头实施治理手段,因此,监测措施的优化非常关键,可以为水污染的治理提供保障。

1 环境监测的现状

1.1 监测管理水平较低

结合现有情况可以知道,我国的水质监测存在一些漏洞亟须完善,严重影响着水质环境监测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监测管理水平低,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这是亟须完善的重点问题,不容忽视。在现有的水体环境监测中,流域监测控制占据主导,慢慢取代了区域监测,优势较为突出,并布设了先进且精密的监测装置,给监测工作提供了保障[1]。但尽管如此,现实工作中依旧困难重重,由于地表水监测较为系统且全面,任务量大,相对复杂、多变,因此在实际的水质监测管理中经常会有突出矛盾存在,跨界管理方面的问题较为尖锐,针对某个特定流域,行政区划问题不仅会影响监测质量,还会引发纠纷。现实工作中,该特殊区域有极大可能性会成为现实管理中的真空地带,监测质量无法保障。

1.2 监测范围不恰当

除了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水平相对有限之外,还存在监测范围不恰当等问题,影响了监测的实效性。在经济的带动下,工业企业层出不穷,最近几年,大量涌现,虽然在一方面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隐患,生态环境压力剧增。因为管理的不到位,地区政府存在错误认知,只关心经济发展,反而忽视了生态环境,这样一来,一系列不合理行为便会产生,不达标的污水排放总体得不到控制,不仅给治理增加了难度,影响地表水质,人身健康威胁也会形成。就现有情况看,环境监测区域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2 优化监测效果的合理措施

2.1 科学调整监测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监测指标科学调整应该作为前提和保障,是一项基础性措施,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地表水监测现有情况,合理调整监测频率作用显著,具有积极实践意义,属于重要优化措施。在具体的监测阶段,为了保证监测的质量与进一步强化效果,要对监测区域污染程度以及情况全面了解,掌握水体功能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污染程度及功能分类,合理、统筹安排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保障。实践证明,在环境监测中,监测频率至关重要,属于重要指标,因此运用要合理,要进行科学选择,并以保证监测效率为前提,尽可能对监测成本合理控制[2]。在具体监测环节,可以结合现实情况,适时调整监测频率,保障水体监测任务顺利实施。

2.2 构建完善监测体系

监测体系的构建是强有力的保障,需要强调自动化以及科学化,保证监测体系的完善。从目前情况看,地表水环境监测隐患问题较多,许多监测措施不到位,影响了监测效果,环境监测的积极促进作用没有体现出来。为了改变现状,监测体系的搭建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完成:首先,流域的水质情况是整治工作的依据,要多方位、细致掌握,并了解相关地质情况。其次,安装检测设备。针对污染严重企业,需要对监测手段持续强化,进行重点监测和布防。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技术将监测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数据的及时分享与上传,最终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实时监测。最后,借助可靠手段完成监测内容的优化与科学设置,结合现实需求,不断调整监测指标以及相关阈值,针对一些超过阈值的情况要留意,进行预警,通过多种手段的融合,保证问题及时发现,在合理范围内顺利解决。

2.3 掌握地表水监测的科学方法

要保证监测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全面、客观,就要掌握较为核心的科学监测方法,就现有的技术来看,生物技术法应用较为普遍,属于重要监测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作用凸显。研究发现,生物监测技术应用效果相对理想,实时性特征比较突出,属于较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被广泛应用。生物技术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依靠生物传感器发挥作用,借助该设备完成对水体污染物的精细化监测,相比于传统方法,应用性与实践性更高,可以高效率完成不同污染物质的监测,精确度较高。尽管生物监测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但也会有弊端存在,例如:微生物生存环境需要满足一定条件,要求较高,在监测技术实施阶段,一旦生存环境改变,微生物的特性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需要依靠详细、全面的观察来判断污染的存在,进一步分析污染指数与程度。除了生物技术外,物理化学方法同样适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针对水质监测而言,无论采用哪种技术,都要有成熟理论作为支撑,物理化学方法属于普遍适用的方法,也是常规监测手段,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监测技术。物理监测涉及面非常广泛,涵盖了电导率和色度等多项内容,在众多设备中,监测仪器操作相对简单。在科技的引领下,监测技术不断升级,许多监测任务想要完成都要依靠仪器进行,这给监测自动化指明了方向,不仅监测效率提升显著,监测的成本能够高质量控制,监测数据可靠性得到保障。

2.4 增强重视程度

除了上述优化措施外,还要增强重视程度,强化环境监测的意识,让环境监测的作用合理、有效发挥。结合现状和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尽管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在地表水监测方面的关注力度相对薄弱,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这样一来,就会让工作效率降低。基于这样的前提,在现实工作中,要强化意识,严格落实各项监测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将监测工作细致化,确保监测的质量与效率。并且想方设法加大人力、物力等投入,在监测工作开展期间,不仅要保证数据标准、准确与可靠,还要制定符合实际且完善的技术标准,将其作为开展监测的依据,强制要求各级政府参与、配合监测工作,严格落实技术人员,针对技术人员现有监测能力进行考核,开展专项培训,将监测工作落到细节和实处,制定奖惩措施,确保监测工作合理、有效,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另外,还要求各地市结合现有情况开展科普课堂,将污染问题形成的危害宣传到位,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妥善完成环境治理工作的益处,提高全民意识,形成一股合力,为水质环境改善助力。与此同时,要严查工业生产,落实各项污染物排放检查,帮助企业完成绿色产业的顺利推行,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将水质环境监测的价值呈现出来,为循环经济助力。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环境改善不容乐观,水资源的监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需认真对待。作为监测技术人员,要明确自身责任,肩负起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掌握科学监测技术与方法,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引进精密设备,提高人员工作能力,为水资源治理多做贡献,保证经济可持续和生态效益提升。

3 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系统中,有关地表水环境的监测属于难点,同时也是重点监测内容,环境治理工作可依靠地表水监测开展全程质量控制,并将治理水平提升,在现实工作中,要积极引入新技术,转变思想,不断完善地表水监测体系,提高地表水评价标准,让地表水 监测得到重视,让相关数据更为准确。结合各类数据分析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对水环境管理计划详细制定,融合相关治理措施,让水资源质量得到切实、有效保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水质
水质抽检岂容造假
环境(2023年5期)2023-06-30 01:20:01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冶金设备(2020年2期)2020-12-28 00:15:32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4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