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泛在学习是20 世纪80 年代由Weiser 所提出的“泛在计算”延伸而来的,是指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观念,这一理念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或学生通过书本自行学习这种固定的学习方式不同,它是指创设一种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可以自由的学习,不受时空约束。 基于泛在学习这一理念和泛在学习的特质,将其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中,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学校教学的目的。
泛在学习是指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无论何人(Anyone),不论何时(Anytime)、不论何地(Anywhere)都可以使用身边的一切任何工具(Anydevice)去得到想要获取的一切知识(Anything)的一种学习方式,又被学者们称为5A 学习模式[1]。
泛在学习这一理是在2013 年首次在国内提出,但对于其确定的概念,目前还尚未统一。 我们既能将泛在学习当作是学习环境的一种,还能将其视为一种学习方式或状态[2]。 正因如此,国内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也是各抒己见,无法做到完全的统一。 但是在诸多学者的论断中,我们可以明确一个共同点,即泛在学习是一种不受时空因素限制,随时随地即可进行的学习。
1.2.1 泛在性
是指学习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基于自身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数据等资料。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空闲时间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碎片化时间,在这种情况我们更要学会去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来学习知识。 而泛在学习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学习者更好的使用这些碎片化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供了新的思路。
1.2.2 人本性
泛在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学习,是以人为中心的学习, 学习者对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兴趣,进而产生学习动机并依据自身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泛在学习不是强制性的学习, 而是学生主动性的学习,因此学习的主体不应该是教师而应是学生,教师不用强制学生去学习, 而是要创造一种泛在学习的情景,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并主动需求获取知识的途径。
1.2.3 交互性
在泛在学习的情景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并不单纯指知识的交换,还应包括学习方法、个人反思、学习感受等多方面的交流,学习者可以在相同或相似的情景下实现信息的交互,并通过这种互动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前高校双创教育的课程逐渐细化,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门类也愈发清晰,但当前双创课程的上课形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内容大多为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创新创业基本的知识,针对性不强,也较为浅显。 同时,以理论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缺少必要的实践探索,教学基本上是在课堂中进行,很少深入到企业或带领学生进行亲身的创业实践,这就使得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深刻的理解。 此外,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应用于实践,使得学生很难产生创业动机。
很多高校的双创课程大多作为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而非专业必修课,在教学安排上,创新创业课程多集中于大一学期,且无法根据年级、专业做好课程规划,难以对学生进行创业的精准培养。此外,高校对双创课程重视度一般,安排的课时较少且大多是集体大课的方式,同时对于此类课程的修读并没有固定的学分或成果要求,这就导致学生对相关课程的重视度降低,也使学生缺少创新创业课程的参与积极性[4]。 其次,在创新创业课程结束后,学校缺少对于学生的跟踪观察与指导,无法了解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无法知晓学生是否产生了创业动机,这就使得所开展课程无法发挥教会学生知识、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动机、树立学生正确意识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创业只是一种营销行为或是“做生意”,且对于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认知不够, 掌握的只是简单的书本知识,萌发的创业想法与创意大多没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支撑,很难付诸实践。 第二,部分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动机是因为就业形势影响,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许多学生转而选择进行创业,这种创业并不是一种主动创业,而是一种被动的创业,并不是基于对创业本身的热爱。 第三,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清晰的认知,在产生创业动机之后,不考虑这种创业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与思维,有的大学生把创业作为社会风向,只是盲目追求创业的新鲜感,却不考虑自己的综合因素是否适合创业,还有一些同学,在选择创业项目后却不对相关类型的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研。
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大学生实践课的一种,不应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的培训。基于泛在学习的理念,结合泛在学习泛在性、情境性等特征, 学校应为学生构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让学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学到创新创业知识,又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创业实践,使学生始终处于泛在学习的状态中。
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可以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统一的方式,可以在教学的前半部分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当学生消化理解了基础的知识后,教师们可以依据学生意愿,使有共同创业意向的同学组成团队,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进行创新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第一步,学生选取感兴趣的创业方向和创业项目;第二步,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相关项目的运营情况,并预估自己的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景;第三步,明确团队成员的内部分工,各司其职,并对团队的项目进行前期筹备;第四步,对项目进行模拟运营,同时制定项目计划书并根据模拟运营的效果完善项目计划书。第五步,项目计划书完成较好,模拟运营状态良好的团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申请进入创业孵化园。
高校所开展的双创类课程的课程形式较为单一,仅仅只是局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应丰富创新创业课程的形式,打造一个泛在学习的氛围。 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分为两部分,纯理论的知识在课堂讲解,而实践性的内容则带领学生在课下完成;在课余时间,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创业讲座,邀请成功的企业家进入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使学生切身感知这些优秀企业家独有的优点,学习他们优秀的思想品质与创业理念,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4];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注重运用学生身边的优秀教师、辅导员以及大学生同学的事例,通过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校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安排,形成全方位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始终处于创新创业的环境中。
此外,我们还应大力推广网络平台的应用,合理利用教学软件及课程平台,加强高校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打造一个开放多样的网络教学机制[5]。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软件,通过上传学校精品创新创业课程,使学生可以用手机进行学习,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到创新创业知识; 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的建设,在网站上公布创新创业相关的学校政策及相关活动等,也可公布本校学生在相关创新创业比赛中所获奖励,激发更多学生的创业动机;同时,也可建立创新创业相关的微信公众、视频号、抖音号等网络账号,日常更新创新创业小故事、 相关政策以及好的创业项目等,让学生时刻接受熏陶。
在泛在学习的背景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获取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快捷,因此,高校及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定位,不应只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和知识的传授者,要积极转向做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
针对当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这一问题,首先,高校应加大对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及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支持,加大创新创业的宣传, 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同时也要让教师带领学生多参与一些校外的创业比赛,并对获奖者进行创业激励,借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6]。 其次,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突破与创新,此外,学生自身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 创业应该是基于学生本身的兴趣,而不是因其他因素不得不创业,更不能因追求潮流而去创业。最后,社会各阶层,各创业相关单位也应对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相关的帮助,共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