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逸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近年来,我国慕课发展迅猛,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从个别国内著名高校引入国外慕课平台,发展到形成我国拥有琳琅满目慕课平台。慕课资源的数量增长迅速,各大高校成为推动和支持慕课建设的主要力量,建成大量高质量的慕课资源,而且大部分免费开放,激起了众多高校师生和大量社会学习者的学习热情。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发展深入,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根据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实际,积极推进慕课建设和教学应用,高职院校希望通过慕课建设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越来越多的老师建设慕课或者利用其他已有的慕课资源融入教学和课堂,学生也逐渐把慕课作为优质学习资源辅助自己进行学习。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9月,国家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文件中指出“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定学时学分记录规则,引导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存储、积累学习成果和技能财富。支持学校按照相关规则研制具体的学习成果转换办法,按程序受理学分兑换申请,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免修部分课程或模块。(教职成〔2020〕7号)”[10]。慕课的教学管理不仅影响慕课教学质量,更对慕课建设、慕课教学发展及应用水平有推动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课堂革命,实现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1.1 高职院校慕课建设
高职院校慕课建设发展迅速,课程数量和课程质量都稳步提升。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490门,其中高职认定22门,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801门,其中高职认定111门,2020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认定99门。一方面,高职院校都正在积极开展慕课建设工作,高职建设的课程也各级各类平台上占有相当数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建设的课程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和要求,部分课程相当契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也受到社会学习者的欢迎。
1.1.2 高职院校慕课应用
慕课教学的优势正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要掌握知识与技能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练习和操作。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都倾向于技术技能的掌握,知识点设置较为明确,理论知识掌握以够用为原则,这与慕课设计理念相契合,能够进行合理的应用。
高职院校慕课教学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自主纯线上学习,这类应用主要在通识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及辅修课程中进行,这类应用主要利用慕课优质的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又解决了师资及学生学习时间冲突等问题。这类课程学生有一定选择权,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自由,根据学校要求和课程学习要求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后按照线上成绩给予相应学分,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完成率表现也较乐观。
另一类是教师利用慕课资源,同时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应用的混合式教学,这类应用是当前学校慕课应用发展的方向,这类应用方式既可以发挥慕课学习优势,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慕课教学质量。这类应用比较广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建慕课或者利用其他平台上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线下教学则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当前慕课平台记录有学生学习数据,方便教师分析和改进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
总体上,学校对慕课教学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在教学管理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但由于慕课教学实践时间不长,未能形成稳定的教学管理范式,大部分学校对慕课教学管理在探索试行阶段,基本上保持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不变,部分特殊环节做些特殊处理尝试。对于学生自主纯线上学习课程,一般由教学单位在指定一个或几个平台上选定一定数量的课程,设定课程学分,按照一定规则由学生进行选课,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学习后,成绩由开课单位进行认定,认定通过后学生即可获得相应学分;部分学校也出台相关规定,在一定数量范围内,修读完成慕课课程获得证书的,经过认定,也可获得学分。对于混合式教学课程,一般由教师自主选择慕课教学资源,慕课质量由教师进行把关,学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辅助和配合,如部分网站的SPOC功能需和其他功能要付费购买等,教学考核方案由教师进行具体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运行、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师考核评价与传统的课程并无显著差异。部分学校尝试制定学分互认管理规定,但基本上仅限于特定的合作或者少量的试验中,未形成成熟的机制。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未建立专门的慕课教学管理组织或者配备专门人员,慕课的教学管理工作由传统教务管理人员兼任,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重心投入日常传统的教务活动中较多,对于慕课教学管理客观上分身乏术,投入不足,传统教学管理的理念和做法相对成熟和固化,慕课是新兴发展的事务,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解放思想,拥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慕课教学处于发展阶段,教学管理工作鲜有先例可参考,在探索和试行阶段,管理上没有清晰的职责划分和完善标准可以遵循,缺乏统一的学分互认标准和机制。
慕课教学质量是关系慕课教学发展至关重要的部分,慕课能否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需要相对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来评价。传统的教学管理有一系列相对成熟的指标来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但随着慕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发展,原有的方式已经不适用,新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对于学生自主纯线上学习课程,质量监控仅限于前期课程选择和已经设定的几项数据作为考核指标,虽然学生通过率较高,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感受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对于混合式教学课程,依据线上相关数据综合线下教师教学进行综合评价,以教师实践和探索的方式为主,未有相对统一成熟的标准和管理办法。
慕课教师管理是慕课教学管理重要组成。慕课的建设和教学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有对慕课建设和教学设立教学研究项目,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但对于专业培训和交流的经费支持还比较少,对于教学实践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教师作为慕课教学工作的主角之一,承担引导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任务,直接影响慕课教学质量和学生慕课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有强有力的激励保障机制。当前的慕课教学投入以教师自我要求为主,慕课建设和选择、与学生交流投入和教学方法均由教师自己把握,缺乏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学生反馈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慕课教学质量不稳定。
慕课教学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生疏感觉,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需要进行更多的指导和服务保障,且慕课教学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这就要求慕课教学管理服务要适应个性化需求。对于学生自主纯线上学习课程,学生选课前得到信息基本上只是课程名称,对线上学习要求几乎没有概念,导致学生选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该类课程线下指导支持较少,学生有问题也无法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完成率;对于混合式教学课程,教师选择的课程平台不尽相同,不同平台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习惯,导致学生需要在不同平台中进行切换,造成不便,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慕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已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和探索实施,慕课教学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创新中,探索完善一套适合高职慕课教学的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的。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完善慕课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来促进和保障慕课教学的发展和应用,并能取长补短,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人才服务。高职院校探索建立慕课教学管理机构,理清职责,配备慕课教学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稳步推进慕课教学管理组织工作。校级慕课管理组织要加强慕课教学管理指导和研究,对外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管理,为慕课教学应用提供良好条件,对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标准、文件和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学生慕课学习成果的积累和转换机制,将慕课教学管理纳入整体教学管理体系中,促进慕课教学良性发展。二级教学管理机构要积极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慕课教学的沟通、指导与管理,发挥慕课教学优势,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慕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上,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来考虑。学校层面要建立一套适合慕课教学的质量监控规范,各部门协同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评价,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二级教学管理机构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不同课程要求,对慕课教学进行细化的质量监控指标设置及质量监控实施,切忌“一刀切”的做法。慕课教学过程中,会留下教师教学、指导、交流与学生学习、作业测验等客观情况的数据,帮助学校更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根据质量评价结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慕课建设与教学管理。
教师是慕课教学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慕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投入和创新。高职院校的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慕课的教学是项更为复杂和个性化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学素质和素养。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慕课教学工作,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慕课教学实践,思考创新教学模式,给予充分的协助和保障,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慕课教学培训和研究指导,鼓励校内和校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慕课教学水平。另外,建立监督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相结合,及时收集学生反馈,发现问题,适时调整政策,实现良性发展。
学校要通过服务保障工作,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尽快熟悉慕课教学,加强对教学和学生在慕课教学和学习中的沟通、管理和指导。学校对外与各平台开展合作,引入稳定适合的平台或自建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引入慕课合适的慕课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学习的参考;加强交流和学习,为推动学校慕课教学和发展提供模板和参考。慕课教学管理要提高服务意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综合的支持服务,加强对学生慕课学习的培训和宣传,在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慕课学习指导,使学生在学习前就了解学校慕课教学的相关情况如账号平台情况、慕课课程信息和学习要求和问题解决途径等基本情况,既可以减少使用陌生感和选择盲目性,也减少课程教师工作量使其专心投入内容建设工作;学校也要注重反馈渠道的建立,能及时发现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进行解决,提高工作效率。
慕课建设与应用发展是大势所趋,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需求。教学管理工作要积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优化管理,共同服务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