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莉
人活着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心脏处于跳动的状态,那是否一节好的科学课,其课堂氛围也应该是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心跳”感?在听了一节公开课后,确信学生是需要“心跳式”的科学课堂的。这个“心跳式”科学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课堂?学生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课堂?
笔者认为“心跳式”课堂指的是学生能在一节课中既有上升性的课堂专注力的集中,又有情绪沉思下的思考,要有一种心电图式的课堂情绪波动。
一、有趣的导入——“心跳”的起搏器
小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是小学生课上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上课时是否认真听讲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率。一个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很快抓住学生眼球,能把学生的课外无意识的注意力转换成课堂内有意识的注意力,为学生专注力产生提供可能。
有趣的导入因学生所处的年段不同其选择性也应该是不同的,在低段可能是一个谜语或一个有趣的图片就能够很快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中,就以雨与风的谜语来进行导入,学生觉得很新奇,会去思考到底是什么谜底,会去调动自己原有的一些谜语知识进行对比,这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度;但在高段用谜语来导入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就需要一些情境式或任务式的问题来进行导入,比如在“分类”一课中,就是以一个超市的失窃情境来进行导入,让学生作为警察来分析案情,这种任务式情境导入会使学生自身就有一种积极参与的冲动,学生自然能很快进入课堂教学中。
二、有结构的材料——“心跳”的动力源
“有结构的材料”是指精心设计、选择的,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通过相互作用、联系,蕴含着某些关系或规律。教师在任教“黑暗与明亮”这一课时,就会发现如果简单给学生一个手电筒,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手电筒的光斑与手电筒的位置关系是非常难的。学生在玩手电筒的过程中,只是会把目光聚焦在如何让自己的手电筒光斑变大变小,而不去分析其产生光斑大小的原因。通过交流会发现,教师自己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想法过于成人化,以成人的思维来考虑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直观性思维能力,学生需要有一定材料提醒才能明确自己研究问题的方向。简单无结构的材料只会任由学生无序地开展实验活动,这就很難达到我们课堂设计所预期想要达到的效果。
后来教师改变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把手电筒用橡皮筋绑在一根木棒上,手电筒是可以在木棒上来回移动的,同时给学生准备了画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学生移动手电筒在木棒上的位置让光斑照满大小不同的圆,学生在实验中就会思考光斑的大小和手电筒离桌面的远近是否有关系?
通过学生不断的自主探究,他们自己就会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材料才能使学生开心地做,不断地消除挫败感,树立自信,真正实现了“心跳”。
三、有指向性的语言——“心跳”的润滑剂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的高兴趣点,并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点,除了给学生提供有结构性的材料外,教师有指向性的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心跳式”的课堂上指向性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心跳式”课堂的循序性。
在任教一年级下册“这里面有空气吗”一课时就深有感受,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哪些物品放入水中后是有气泡产生的,能够对物品里面是否有空气做出判断,但是当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因为是一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恰当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他们一个科学回答的模式,“我把( )放入水里,看到了有( )产生,说明了( )有空气。”这样的有指向性的语言,学生能够一下子抓住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能够清楚地知道是通过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
这种科学性的指向语言让我们的学生在维持“心跳”课堂的同时又明确自己所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表达的素养,为他们的“心跳”点上了润滑剂。
四、有个性的记录单——“心跳”的展示图
“心跳式”课堂中力求通过学生提问或教师提出一个源于生活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摸、尝、嗅、听”,去感受生活、探究问题,并在探究中逐步构架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那么在“心跳式”课堂中,学生的实验过程中要不要进行实验记录呢,答案是肯定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心跳”不是简单的一跳而过就可以了,更需要他们在“心跳”过后的沉淀,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留下点痕迹,而有个性的记录单则是很好的一项活动,学生在完善记录单的过程中会去思考相应的问题,针对课堂实验完成相应的记录,每个人的记录方式可以是不同的,这样就能够形成不同的“心跳”展示图。
在科学课堂里,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让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我们“心跳式”的科学课堂则是教师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堂,积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在一次次的“心跳”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才是我们该为学生提供的。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是幸福与快乐,是一次自我肯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