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感染、熏陶和塑造的作用,德育课程可以打破传统的认知性德育活动的局限,以一种统整的方式,将“认知性德育、活动性德育、隐性德育”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在项目“主题+”中统整建构。这一统整建构下的校园育人项目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完善,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合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育人场域。
[关键词] 校园文化;统整;项目研究
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和灵魂。身处开放、多元、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但意志力弱化了。公德意识淡薄、情绪失调、心理障碍等问题层出不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正在削弱,德育管理的压力正在增加。学校如果依然遵循原有的线性教育结构,即从课堂到課堂、从教材到教材及从理论到理论的德育课程体系,则无法契合多样化发展的社会,更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此,基于时代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以“树人”为精神,聚焦学生的德育发展,注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全面性,科学规划并合理统整学校德育项目“主题+”的课程体系。
一、基于校园文化的立德树人是德育项目“主题+”课程的精神导向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沃土,以尊重儿童生命成长为规律,接受儿童生命发展的差异性。余秋雨先生曾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隐性育人的一部分,具有熏陶、感染、激励、示范作用。基于校园文化的“立德树人”实现了校园育人从“真空传播向载体传播的转变”,充分发挥着育人模式中的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力。
对学生而言,校园文化给予的不仅是一种成长的视觉环境,更是一份精神熏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为此,校园文化建设应是一种显性的参与式体验。学生在德育项目“主题+”课程体系中参与一系列主题式项目课程,能够让育人文化的熏陶不仅转向载体育人,更落实在课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又是一种隐性的体验式领悟,如德育项目“主题+”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参与式、合作式学习,在课程的参与和合作过程中,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主题+”课程为主导,指向学生人人成功,人人成星,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能够准确评估自身才能与不足的成长型思维,懂得生活,善于学习。用走心的教育唤醒每一个孩子,用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培育“厚德”之人,致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发挥、展现自我才能的场所。学校力求在校园文化的熏染下,成为广大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港湾和幸福森林。
二、基于统整维度的立德树人是德育项目“主题+”课程的有效策略
“统整”的字面意思是统合整理,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不相关但相联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德育项目“主题+”课程的统整指基于校园文化、围绕学生现实生活和对个人或社会有意义的德育主题,整合以学生生活和学科知识为代表的科学世界,通过德育项目“主题+”课程的构建、实施及评价,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这一统整项目“主题+”课程,重点指向学生的成长需求和问题所在。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与体验,解决现实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品质、品行和品味,进而体验到主体价值感与获得感。
德育项目“主题+”课程的统整维度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九年一贯制学段性的统整,即统整小学、初中阶段的德育培养目标、方式和评价体系,尊重中小学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在心理发展、行为习惯、道德认知等综合素养方面,自然过渡、平稳发展;二是德育项目“主题+”课程体系的统整,即以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统整,使之成为一个有序、高效的整体;三是德育学科资源的统整,即打破学科壁垒,基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德育共性或个性问题,对校内外资源进行统整,师生共同参与课程项目主题的选择、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的教学评价,该项目从多学科视角对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以构建立体、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育人项目“主题+”课程;四是德育实施主体的统整,即立足现实生活和社会,统整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绿色教育生态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目标,更加切实有效地践行社会育人、校园育人和家庭育人。
九年一贯制学段性的统整、德育课程体系的统整、德育学科资源的统整、德育实施主体的统整,其共同目标在于满足学校“立德树人”的发展需要。在实施项目“主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育的间接渗透,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或各自群体内的良性互动,进而发展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成长型思维,让学校的每一个孩子找到各自的生命姿态。为此,在德育项目“主题+”课程统整性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本质特征,把握育人系统中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成长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认识。
三、基于项目研究的立德树人是德育项目“主题+”课程的重要保证
校园文化对学生、教师、家长具有引领作用,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学生沉浸在“立德树人”的生活情境之中,根据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因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以项目学习的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德育成长的内驱力。
学校可以基于真实的数据调查和现实问题的归纳,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有效的驱动性问题,提炼各年级学生品格提升或德育养成的要求,以一种现实问题导入的视角,选择性开发德育教材资源和其他条件资源,遵循时代要求、因地制宜、主体性、生活性、实效性等德育资源开发的原则,寻求项目学习的基本路径。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以德育项目“主题+”的学习方式,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如“主题+生活”“主题+德育”“主题+学科融合”等,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学生在各个项目“主题+”的活动中,可以直面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学会联结自我与他人,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项目“主题+”课程将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走进家庭、走进社会,在项目学习中滋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项目“主题+”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学校不仅应注重学生的内在修养,还要不断加强对学生人生规划的实操性研究,从而让学生达到社会化的程度,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如要实施这样的育人项目,则必须打造相应的育人评价体系,融合学生适用的其他评价体系,如班级常规评比、学科评比、学期评比等,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有目标、有主题、有依据的校园成长环境,在项目的研究和行动中,树立学生的良好品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只有扎根于育人的大地,做有根的教育,才能提供有生命的教育。德育项目“主题+”课程应朝着体系化的方向努力,构建基于校情、学情的育人课程体系,将学生的成长置于学校德育的中央,指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家庭式教育、自我效能的培养和社会素养的培养。只有实现了学校育人项目课程的统整性研究,学校的“立德树人”才会有灵魂、有目标、有生命力、有未来。
[作者简介] 顾振伟(1979—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