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志与学”的建构

2021-07-11 10:49王赣萍徐梦婷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王赣萍 徐梦婷

[摘 要]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内涵十分丰富,上至国家社会,下至平民百姓,从治国安邦到为人交友,皆有所涉及。文章从师范教育的角度,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从志存高远的治学格局、“付诸阙如”的人生态度、博学笃志的入世精神三个方面,阐释《论语》“志与学”的建构,以期对师范生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论语》;“志与学”;孔子

[作者简介] 王赣萍(1964—    ),女,江西信丰人,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研究;徐梦婷(1998—    ),女,江西上饶人,大同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一、志存高远的治学格局

《论语》最打动笔者的,不是孔子超乎常人的好学之心,而是孔子的治学格局。无志不成学,治学的格局决定了“学”的范围与成绩。孔子以天下之学为志,志向高远,却非好高骛远,他将“好学”做到了极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对孔子治学的生动诠释。

“在此无神的世界里,儒家要求知命,立命,亦即个体的自我建立个人主体性的探索。因此为(道)——情——境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孔子的一生都在探索其个人主体性,所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说,孔子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将自己的生命与天下系于一体,并将这份责任与自我知识挂钩,最终成就“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千古之名。

反观今日,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认定师范生身份能带来稳定的工作,便缺乏主体意识、不思进取,将自我价值局限起来,看不到生命境界的广阔。故此,笔者希望通过《论语》的学习与研究来提高这类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突破自身局限,寻找并获得主体意识。

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孔子必然不会是个空想主义者,他仰望星空,他更脚踏实地。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对当时一些不当之学风扼腕叹息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正是这样的赤子之心,加上“敏于行”,孔子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使得学界日渐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出名要趁早”的观念盘踞世人心头,孔子这种踏实的学风就更显得珍贵。

笔者班上有不少学生打算考研,他们需要的就是孔子的赤子之心。他们需要从孔子身上学到治学的格局,保持动力,不為身边人所惑,始终学到实处,踏实地在自身要攻克的领域深耕下去。

二、“付诸阙如”的人生态度

在做学问时,孔子敏而好学,精益求精,面对不翔实的知识,他始终坚持“阙如”的态度。孔子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在孔子看来,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直面自我才是做学问该有的态度。所以,他才会批评轻率鲁莽的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面对这样的态度,笔者本是疑惑的。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清除疑难,所以,我们总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那些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之精神的人。直到前几日,笔者读到李商隐五律诗《街西池馆》,其第三联“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此联前句化用西晋王濬“三刀梦”的典故,按照律诗格律,后句也当用典,但“将军一箭歌”所化用的典故,至今无人知晓。在注解此句时,清人朱鹤龄、冯浩均注“未详”,姚培谦却将此句联系到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朱、冯二人的治学态度受到推崇,姚氏则深为后人诟病。由此,笔者才知道,保持“阙如”的态度并非放弃求证,而是对于一些无法求证、确乎不知的问题保持真实的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求证不到的事情,孔子主张保持“阙如”的态度。这种实事求是的存疑态度,实在是今天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抱有的态度。尤其对于师范生来说,如果他们在求学的时代未能形成这样的认知,那么他们在走出校园后的教学中,很容易不懂装懂,误人子弟,甚至将这种恶习传给他们的学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每个人都会犯错。“阙如”的治学态度还延伸到孔子的为人处世中,在生活上,孔子不避讳自己的错误,保持真实,并积极改正,他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他还告诉我们,有人纠正过错是件幸运的事情,“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通读《论语》,我们很容易发现,孔子很重视改过,并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其弟子也耳濡目染地获得了这方面的意识。可以说,孔子“过与更”的思想展现了他对自我主体意识的准确把握。

随着浅薄自我意识的形成,人们渐渐以错为耻,不敢直面自己犯下的过错,常常文过饰非。笔者以为,这是缺乏勇气的表现。今天的师范生要想真正地挖掘自我,就必须学习并践行孔子的“阙如”思想,发现真实的自己,在认识真实自我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接受、改变那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三、博学笃志的入世精神

孔子的“博学”是十分先进的,所谓“学无常师”“万物皆可学”。孔子的“博”显示出其思想的先进性和超越性:“博”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尽美矣,又尽善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是“文质彬彬”。

孔子不仅在立志向学方面践行“博”,还在教育弟子方面践行“博”。这种“博”体现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还体现在“一以贯之”“吾无隐乎尔”。作为我国历史上创立私塾第一人的孔子,他用他的“博育”打破了当时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而“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成果无疑是孔子“博育”的最好成果。

当代的大学生,不可狭隘地在自己构造的禁闭室里求知,要打开眼界,博采众长,以天地万物为师,方能学有所得。

“博学”的同时,孔子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他游说诸国,宣扬其儒家思想,却能做到不沉浮于名利场之中。这应是“博学”结出的另一硕果。在《先进篇》中,孔子赞同曾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在之志。孔子“多能鄙事”,“博学”使其在深刻意识到自我责任的同时拥有悠然之气,故而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同时保持赤子之心。

今天的大学生,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大多是积极而不功利的。作为师范生的引路人,笔者应该锻炼他们的责任心,避免其急功近利性子的形成,让他们在进取中保持悠然气概,做到朱熹所言“乐则心宽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

在阅读西方作品时,笔者折服于西方悠久而强烈的个体意识,读完《论语》,才发现我国的经典作品也并非完全的集体主义思想,毕竟没有个体意识的人物是不够鲜明生动的。事实上,孔子的自我主体意识贯穿《论语》全篇,也正是这样的内核意识使得其立志向学的精神更流光溢彩、稳健有力。

现代人普遍强调个体意识,很多大学生包括师范生倾向于“崇洋媚外”,宁愿看几部欧美电影,也不想研究祖先留下的经典,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在各个领域都强调个体意识的表现,迎合了宣扬个性的年轻人的情感需求。从古至今,中华文明都强调集体意识,个体意识看似被抹杀。这种对集体主义的强调使得年轻人因“审美疲劳”而产生厌倦心理。

笔者认为,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自相矛盾的。与其一味地崇拜西方精神,今天的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不如沉下心来研究个体意识、主体意识更为高明的孔子——强烈的、优秀的个体意识在博大中催生出天下意识,即集体意识,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沈小燕.《论语》古今解读的差异论略[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3](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春秋)孔子著.(魏)何晏,(梁)皇侃等注.论语[M].四部要籍注疏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