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钗钗 李进
“认识千米”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然而相对于它们而言,“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感知起来比较困难。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中,对“千米”没有明确的定义。怎样才能使1千米真正走进课堂呢?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经验在哪里?如何丰富学生对千米的体验?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认识千米”教学片段进行了再思考。
一、初体验:课前探究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
1.学生在哪里
要想学生较好地体验对1千米的认识,我们就要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因此我进行了一个学情调查。
教师发现,即使是学优生,他们对1千米的认识,已有知识储备还是比较薄弱的。但是对100米,他们是有认识经验的。
2.课前初体验
对“千米”这样的长度单位,让学生课堂上去认识它比较困难。那么,怎么丰富它的体验呢?因此,我设计了以下课前体验。
3.心中的1千米
经过学生的课前体验,在上课时,我们首先展开了一次交流和汇报。学生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记录。此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是走100米,你走了200步,而他走了180步呢?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发现每个人身高、步子大小不同,同样的距离,需要的步数可能会有差别。但一般情况下,1千米我们大约要走2000步,需要时间大约15分钟。接下来,学生尝试用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教师反问:这两个地方你们熟悉吗?在教师的追问中,学生头脑中再次回忆了生活中的1千米。经过对误差的一系列的更正过程,学生对1千米的长度大概有了一个概念,都有了心中的1千米。
二、再体验:完成生活经验到数学认知的过渡
学生“心中的1千米”是否就是“数学中的1千米”呢?虽然学生有了生活中1千米的概念,但并不等同于数学上的1千米。因为此时每个人对1千米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由于学生对100米比较熟悉,同时已经有了課前走100米的经验,因此笔者尝试进行了下面的教学活动。
1.课堂模拟跑——运动中感受1千米
教师播放班级某位学生体育课参加100米赛跑的视频,课堂很自然地回到学生比较熟悉的100米操场跑道的场景。此时,引导他们跟着视频中的同学一起再来跑一跑100米赛道,一边跑一边记住自己跑完后的感受。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加深学生对100米的丰富感知。接下来,教师自然引出数学中1千米的概念。
通过课堂跑100米的体验,学生对10个100米即1千米有了初步的数学认知,但是认知还停留在表层。于是紧接着设计了“想象走”的环节。
2.课堂想象走——思考中再次感受1千米
教师边指操场图边追问:从跑道起点开始,要走到哪里是1千米呢?请你想象一下。教师继续追问:如果从学校门口出发,走到哪里是1千米呢?学生独立想象后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此时播放以学校门口为出发点的1千米录像。学生边看录像边记忆从学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经过的地点有哪些。
通过“模拟跑”和“想象走”两个环节,学生逐步完成了对1千米的模糊感知到数学认知的过渡。
三、深体验:让生活经验和数学认识有效对接
千米是一个抽象的长度概念,学生建立这样的概念是有难度的,因此对千米的认识不应局限于课堂40分钟的学习。为了让学习突破课堂的围墙,突破校园的围墙,必须要向生活延伸。为了让数学概念更有效地扎根生活的土壤,让抽象的概念不再抽象,我设计了以下让学生再次体验千米的课后体验作业。
1.每日体验
利用和家长散步的机会,估一估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然后用自己的步数去检测估计结果的准确性。
每日体验,先估,再测,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中已经认识的1千米去估一估生活中的1千米大概有多长,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实际步子去检测。
2.地图导航体验
千米的学习仅仅是限于一堂课吗?反复地验证,纠偏,反复建构,才能形成1千米的长度概念,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利用高德地图走一走的活动。千米观念的建立要反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要让学生在走路的时候、旅游的时候想想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千米的内涵在学生的内心生根。
3.数学日记体验
为了培养学生对1千米的感性认识,使数学认识和学生的生活认识充分对接,我布置了一个数学日记,让学生写写对千米的认识。日记收上来之后,让我喜出望外。学生对1千米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加生活化,很多学生心中的1千米已经走出了课本,走出了课堂,融进了生活。
经历重重体验,我们从生活中抽取知识加深认知后,又将知识重新扎根于生活中。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内涵认知逐层建构起来,使学生在切身感受中不断完善已有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