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惠兰
摘 要:立足高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实践目标进行阐述,奠定文章写作的基调。接着结合具体事例从有效切入点入手,针对立足议题教学法培育高三学生时政阅读素养这一主题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借助议题式教学法带动高三学生更好地复习思想政治知识,同时促进其时政阅读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议题教学法;高三思想政治;时政阅读素养
高三是学生极其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高三学生需要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与整理,以建构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身为一名高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日常的复习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做不完的练习题,还应当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引领学生接触时政热点,透过时政新闻更好地感知我们学到的政治知识,在开阔视野范围的同时,提升利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更好地感知时政现象的水平与能力。在众多的方式方法之中,以议题式教学法为依托,能带动学生时政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与发展。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针对立足议题教学法培育高三学生时政阅读素养这一主题发表个人认识与浅显看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首先,我将对本文中所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阐述与总结,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所在。
1.议题教学法
议题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置于特定的真实生活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该情境中经历议论与探讨、合作与沟通、分享与交流等的过程,充分体验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总结结论等一系列环节,并据此建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方法,议题教学法具有鲜明的情景化、开放化、综合化、探究化的特征。当前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议题教学法是当前我们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科学教育方法及理念。
2.时政阅读素养
所谓时政是指最近一段时间内国内外所发生的一些最新的政治事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特征。时政阅读素养即是指学生能读懂时政热点新闻,能透过时政信息的表面含义深刻理解与领悟其蕴含着的深刻内涵与规律。时政阅读素养是我们高中学生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更好地理解与感悟世界上所发生的政治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的基本素养与能力。
二、实践目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到,我们要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国开始议题式教学的探索。到目前为止,部分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大部分学者是对议题式教学教材内容的建构,对时政阅读专题这一领域引用的较少,而时政阅读恰恰是新课改的一个风向标,阅读能力又是新高考重要的考查内容,因此,笔者尝试对时政阅读专题教学引入议题式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水平,培育学生时政阅读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层面
本文通过研究议题教学在“时政阅读专题”的层级化建构,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与自然、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助力学生高考。
2.教师层面
促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时政教学观念,落实活动型课程目标,探究议题式教学,提升教师自身教科研能力,提高时政阅读专题教学质量。
3.推广层面
通过研究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时政阅读专题的层级化建构,在分析其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融合的策略,初步建立新的阅读模式,能够为学校高中时政阅读课提供参考。
三、立足议题教学法培育高三学生时政阅读素养的有效切入点
在明确了议题教学法与时政阅读素养两者的概念之后,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实例说明针对立足议题教学法培育高三学生时政阅读素养的有效切入点。
1.确立合适的政治议题,引导学生融入政治议题教学之中
精心选择和确定议题是高中思政課议题式教学法的灵魂,议题是对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分析解决,选择典型、思维含量高、有探讨价值的议题是议题教学的核心。要想立足议题教学法培育高三学生时政阅读素养,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面向学生选择合适的议题,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时政信息,也才能在促使学生借助时政新闻构建世界认知的同时,切实锻炼与发展自身的时政阅读素养。这是引导高三学生以时政信息为载体,获得高质量思想政治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我在高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观点,学生反馈的效果理想。例如,某次课我为学生呈现了中央一号文件相关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在呈现了这一时政信息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议题内容:(1)中央一号文件指的是什么?(2)国家出台中央一号文件的背景及其意义是什么?(3)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议题式教学特点是以一条主线将所有的子议题进行整合,让问题更加系统化,问题解决更具有针对性。基于中央一号文件主议题比较宏大,如果我们直接抛出话题,很难开展真正意义的议题式阅读。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对中央一号文件主议题进行了拆分和细致梳理,切割、分析、解构,以中心议题为统一,设计层级化的子议题,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政治议题教学之中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与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等。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们立足议题教学法培育高三学生时政阅读素养的过程之中,即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能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在议题式教学中将相关的内容讲解与灌输给学生,而应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到议题式的探讨行列中来,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经历问题由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这是我们以议题教学法为突破口培育高三学生时政阅读素养的关键所在。
我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就很好地践行了上述观点,学生的反馈理想。例如,在某次思想政治课堂上,我为学生呈现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时政信息:国务院办公厅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种种“痛点”“难点”,提出解决方案: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老年人等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等替代措施。在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健康码”与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市民卡等互相关联,逐步实现“刷卡”或“刷脸”通行。这一时政阅读材料的呈现让我们的高中学生看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当前党和国家执政、管理实践中的体现,更看到了政府机关想方设法引导老年人跨过智能技术运用困难鸿沟进而享受高质量的老年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在呈现了这一时政信息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议题内容: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经开始赋能各个产业、行业的升级和发展,那么,如何在智能时代更好地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尝试针对“智能时代,要以人为本”这一议题发表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在学生参与议题探讨的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与看法,只在合适的时机给予他们恰当点拨,在积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中,在展示自我与思维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火花实现了更好的迸发与凝聚,对智能时代这一社会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更能对智能时代背景下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尊重与保护、呵护与关爱的问题有了更为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到政治議题教学之中的突出意义得到了充分彰显。
四、结语
议题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提升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何通过议题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这是我们的探索目标,也是目前高考的风向标。
1.层级建构,时政阅读化繁为简
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与核心。我利用思政课这块主阵地,引导学生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通过议题式层级建构,化解学生对时政阅读的恐惧,引导学生层层阅读、深入分析,培育学生对我国的政治认同感。
2.师生互动,教学方能相得益彰
在开展层级化阅读过程中,师生协同的效应贯穿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中学生分享时老师进行补充、点拨,课后进行相应指引,只有促进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生生互动,议题阅读初见成效
在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主动体验,明确观点,回归生活主题,增强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促使学生想阅读、爱阅读、会阅读,实现有效、高效的时政复习。
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大力提倡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其赋予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以更强的灵活性、实践性,也让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有了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外延。为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高三这一特殊的阶段有必要通过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进步与发展,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切实锻炼与增强能力。在日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进一步立足议题教学法培育高三学生时政阅读素养,推动学生在开阔视野、丰富见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时政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廖余凤.探究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的渗透与教学实践[J].赤子,2018(30):261.
[2]陈哲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时政述评活动的开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8(6):41.
[3]覃遵君.凸显统整性课程重构 探索议题式教学方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初探(二)[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