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芳
“深度学习”不是深挖学习内容,实质上是一种自主学习,简单地理解,可以说它是一种深度探究,本质是深度思维,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实践到生活之类的内容。通过阅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基础读本)》可以知道,“深度学习”这个名词虽新,但实质上是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十多年来所提倡的“自主探究”“思维交流”“合作学习”等等学习方式的综合,是一场延续下来的教学上的革命,改变的是“模式化”“程序化”“形式化”“满堂灌”“满堂问”“以考代练”“以考代学”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有效学习机制,形成“好课”框架。
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基础读本)》指出:它是建立在学生先前知识基础上的概念改变,也就是说,有效的教学,应明察、导出学生的日常经验等前概念,能够让学生做出自我解释及建构意义,创造学习环境与条件,这些具有主体性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具有“元认知”能力的人,其表现就是有计划、有监控,能够评价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审慎地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这类人被俗称为“学会学习”的人。要想培养这样“元认知”的人,教师需要思考: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应该会什么?怎么样让学生学会?学得好不好怎么评价?
教师培养学生达到“深度学习”,有两个必要前提:一是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二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差异,尊重差异。
上面说过,“深度学习”的本质是深度思维。我个人认为,深度思维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参与度,而不应该单指思考问题的难易度,也就是在教师最少的支架支持下,学生能够自主“研究”和发现出更多的东西来。那么,老师如何才能广泛地知道学生的“研究”和发现呢?那就需要反馈,这种反馈是一种表达,是学生内心想法的表达。就是把思维产生的东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我把它叫“思维可视化”。
我觉得“思维可视化”不单单指“画”出来的,也应该包含着“说”出来的。这里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学生A回答问题没有回答出来,老师请他坐下,请同学B回答。B回答出来,然后老师继续往下讲课。而这个没有回答出来的同学,老师没有深究他的障碍点在哪里。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自己的错误点或者障碍点,让思维外显;也可以让学生质疑辩证,让思维外显;还可以通过老师的连续追问让思维外显。但是一堂课时间有限,又如何在短時间内把控所有学生的想法?这里,我觉得就需要小组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具有两大作用,一个是信息收集和处理,产出结果;二是结果反馈,验证信息产出的结果和处理方式的合适度。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思维可视化”,简单地说就是在小组内先交流“结果”并再次处理,在交流甚至争论中实现思维结果的最后统一,也就是小组统一结论。
另外,坚持学习高难度的内容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动活动,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要保证这两点,就要确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极高的参与度,即维果茨基所说的“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学生学什么,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脱不了关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然而在目标的制定上,存在很多的误区。其次是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即教学上“两次倒转”中的第二次倒转。三是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是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是以简驭繁,削枝强干的前提。四是迁移与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五是价值与评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呢?“深度学习”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深度操作、加工教学材料之后所获得、体会、掌握的东西。教学材料是为学生提供既能自主操作又能帮助学生获得发展的对象。老师需要基于教学材料设计并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与学习进程,即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度,从而使自身的未来水平转化为现实水平。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或活动时要转变观念,从“先记住知识再提高能力”转向“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样的学习才是符合实际的、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