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薇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壮大,内部财务管理作用逐渐凸显,为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应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便促进企业更长远的发展,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但由于现阶段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的制约因素较多,特别是财务数据来源、财务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存在较多问题,为更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及其完善的重视程度,为此文章针对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构建及完善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及完善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4.159
1 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壮大,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所占份额逐渐增大,同时激烈的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势必会淘汰一些发展不健全的企业,为此企业应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1]。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但在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中存在许多弊端,企業的管理方式过于粗放,依靠经验,企业的经营决策缺乏科学依据,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应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促进经营发展,财务分析的工作实质是通过收集企业经营的财务数据报表,以此来分析评价企业的现金流、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管理情况,通过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能快速掌握企业的发展情况,以便为企业经营规划战略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财务管理体系可以及时分析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确保企业逐渐改进完善管理模式,确保企业更好的经营,以此推动我国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1 财务分析体系缺乏有效评价指标
当下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重点主要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的,忽视了企业经营其他的数据信息,导致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能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具体的盈亏状况、资金流向以及运营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决定企业发展情况的因素较多,例如客户信息、技术信息等参数同样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全面掌握有效参数后才能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2]。此外,企业在实际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中,还缺乏对企业内人才结构及无形资产的分析评价,企业的运转经营离不开内部人力资源的共同努力,人才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无限可能。现阶段,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指标不完善,导致财务管理存在缺陷,不能及时对企业经营决策起到促进作用,降低了财务管理水平,由此可见,财务分析指标参数需要随着市场变化不断完善[3]。
1.2 企业财务数据不全面
企业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过程中,只有确保财务数据的全面性才能提升财务分析的科学有效性,但现阶段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的数据来源主要依靠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的实际制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企业财务数据不能体现市场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财务数据只能反映企业的资金稳定与成本稳定情况,缺乏对技术与市场供求关系的考虑;其次,缺少市场环境因素的全面考虑,难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后,企业的财务数据没有将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以及技术力量等因素考虑在内,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4]。
1.3 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比例分析法,但在实际进行过程中该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完善详细的分析,难以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5]。此外,企业的财务报表内容没有体现出企业规划发展信息,企业的技术力量、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管理层人员结构的变化及行业发展动态信息等,同时在财务分析中应用的定量分析法存在较大的片面性,难以全面地反映出来。
1.4 财务分析信息化程度较低
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通过财务分析管理信息化可以将其他业务工作与财务管理的信息数据共享,实现企业内部更好地协同发展。同时财务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水平,提高领导决策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企业经营由于传统观念及人员等环境因素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用程度较低。首先是信息化建设缺少相关配套系统及硬件导致信息化手段的可行性低下,其次是企业人员结构不利于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缺少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同时财务分析信息化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但其操作难度大,对使用系统的相关人员职业素养要求较高。
2 构建完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有效措施
2.1 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手段
为更有效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应正确认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促进企业财务分析能力的提升。企业不能一味守旧,应转变传统的财务分析管理模式,以市场环境为基本不断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采取现代化企业经济理念。为有效提升企业财务分析能力,要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形成一套契合自身经营发展特色的分析体系。此外,企业应注重人才建设管理,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打造出一支专业的团队,并向财务管理方向发展,让财务工作能真正地参予到企业经营发展决策中。在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企业要及时抓住信息技术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新契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更要转变传统理念,正视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具体科学依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2 注重人力资本投入
为有效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财务管理分析工作还应将企业人力资本投入考虑在内,企业的经营决策不仅需要通过财务数据的分析,还应通过人力资本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健康长远发展。为有效改善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管理工作的窘境,应对企业的人力资本进行分析,采取量化与非量化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量化分析方式主要是思考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与其创造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评价出人力资本效率。非量化分析方式主要是对人力资本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及其对企业经营创收的贡献比,分析评价人力资源各方面因素对创收的影响。
2.3 加强非财务信息的有效运用
通过财务分析能力的提升促进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时,分析工作重点不能只放在账面资料等财务数据,还应通过分析更全面、多元化、多层次的数据来提升财务分析工作的科学有效性,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实现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非财务信息的分析评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数据收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以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分析工作,对企业经营的资金流动情况及利润情况开展全面的分析,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特别是在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时,单纯地依靠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运转情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必须通过非财务数据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2.4 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为有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企业经营发展规模的壮大,企业经营活动逐渐增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财务分析管理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其重要性逐渐凸显,要对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管理,以便提高决策依据的有效性。加强企业财务分析的信息化水平,并建立完善的分析管理体系以及规章制度,不断更新财务分析操作软件,提高财务分析信息化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2.5 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分析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不被淘汰,为此企业需不断提高经营活动的收益效率,创新发展企业经营模式,注重对无形资产的投资管理,同时还应将战略目标放在新型技术的研发以及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上,加大科研项目的投资力度,并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激发工作人员的科研热情。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避免企業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始终走在前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进行财务分析时的定性指标,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品牌价值及商誉等方面来表现。
2.6 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工作性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要不断优化企业人员结构,不仅通过完善的分析指标及信息化分析体系,还应具有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专业人才。财务分析人才要牢固信息化财务管理意识,以此为基础不断加强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各流程的具体应用,优化企业财务分析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落实财务分析工作的岗位职责,这样才能发挥财务分析工作对于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撑工作。
3 结论
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企业应加强财务分析水平规避经营风险,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红宇.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及其完善[J].商讯,2019(18):130.
[2]苗建琴.试论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6 (3):197.
[3]武莹.浅议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5):44-45.
[4]蔡冲.浅析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财讯, 2018(29):89-90.
[5]章宇虹.浅议国有企业如何提高财务分析质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