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昕锐
摘 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具有独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价值。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和平文化核心,试图探讨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和有效措施,提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探讨人类面对的共同议题,在比较文学中感受文化共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际公民意识。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英语教学;启示
一、國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共存”。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国际教育委员会。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球意识,也就是说,培养因地域、教育差异而有隔阂的人的共情能力,实现跨文化沟通的目标。
对于中学生而言,国际理解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出尊重和共情的能力,深刻理解全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表现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的能力,并有付诸行动的意愿和能力。
二、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本民族文化底蕴
有的中国学生在与外国朋友交流中能进行一般性的问候,但进一步沟通时往往缺乏深层次的话题,当外国友人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时,有的中国学生甚至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展现不出文化古国的文化底蕴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2.缺乏英语文化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
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培养主要放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跨文化实践活动,来确保学生提升英语文化意识。但文化意识是潜移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环节加强中学生英语文化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学生终身语言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英语教育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
1.培养双文化意识,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越来越注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强本固基”是每个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中国试图建立新的国际话语体系,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新的对外宣传策略之一。新课标也提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基础教育评价和中高考也逐渐考查传统文化的内容。
面对这一新局势,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介绍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如阅读许渊冲翻译的《论语》和唐宋古诗词、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图书《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收看CRI的英语节目,用英语学习我们熟悉的中国文化,能够增强文化认同感,积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中学生应该培养双文化意识,兼顾英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同步提升。
2.强化英语文化意识
国际理解教育还需要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关注世界的局势和热点问题。这包括他国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的成因、发展和现状,如巴黎旧书摊的文化价值、英式下午茶的历史、在美华裔的现状。学习与他国人民交往的行为规范,如外国的文化禁忌、名人历史和成语俗语。学习正确分析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本国的影响,如美国大选、巴黎气候协定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跨国经济竞争与合作,比如看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赴美设厂的故事《美国工厂》等。
当前,人类面临着生态环境、民族问题、和平与发展等一系列复杂的国际课题。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肩负起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人才的责任。英语课程也应纳入道德教育,提高国际认识,实现培养全球公民的目标。
3.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英文名著导读
理解他人、学会共情是有效降低误会和冲突的关键。名著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刻画出典型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语言表达等。学生透过文学作品认知世界,汲取多元文化。原版文学的阅读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名著中各种人物和风俗。如某作品中写道,一外国孩子因为看见了红色的事物,晚上做噩梦,但中国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红色会引起噩梦。这里就涉及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会激怒牛等动物,代表危险、恐怖,而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热情、喜庆。英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青少年文学《夏洛的网》《芒果街上的小屋》等,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既要分析对方的内容,又融入中国文化以及文化对比的内容,在普世价值观中得到文化的共鸣。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国际环境下,学习英语的意义远不止是学习外国人说话的语言,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做好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文化双向互动提供平台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教育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锦.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25-26.
[2]赵国良,翟所玉.在青少年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J].公关世界,2020(22):11-12.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