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佳丽 黄先军
[摘 要]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内需、保增长已成为普遍的共识,而其首要任务是提高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文章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设定消费的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利用2010—2018年安徽省居民消费和收入的相关数据,采用OLS 估计安徽省城鎮居民家庭消费函数,以及城镇居民家庭各自按收入等级分组的消费函数,从而得出安徽省各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估计值。描述了安徽省近年来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倾向下降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影响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倾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如何提高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4.026
经济学中把国民经济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看作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三者之中消费又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其GDP结构中消费所占份额最大,一般会占到总需求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从本质上讲,投资需求是消费需求的一种引致需求,而净出口是一种来自国外居民的消费需求。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近年来,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累增,其中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9%;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5%;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4%。由此可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逐步成为维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举措。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支出法核算下的GDP 比重)却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居民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扩内需、保增长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目前,不少学者对我国居民消费函数进行了模拟,进行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估计,认为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降低[1-2]。同时也有学者分别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认为不管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其边际消费倾向都随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降低[3]。也有学者从不同区域研究居民消费,得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4-6]。
本文将根据绝对收入消费假说对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进行分析,估计出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总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以及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各自按收入等级分组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进行实证分析。
1 城镇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学之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还是从经验事实看,都存在一个确定不疑的基本心理法则,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的增加并不是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保持相同的比例,而是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使社会总需求中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这种关系可用消费函数表示如下:
其中,C表示现期的消费,a表示自发的消费,即没有收入也要通过动用储蓄或负债进行的消费,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的增加量与储蓄的增加量之比,Y表示当期收入,bY表示引致的消费,即由收入引起的消费。现期的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2 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实证分析
2.1 构建计量经济模型
1932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消费函数理论。他认为,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还是从经验事实看,都存在一个确定不疑的基本心理法则,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的增加并不是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保持相同的比例,而是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使社会总需求中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这种关系,可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y=α+βx+μ
其中,y表示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α表示截距项,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x表示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μ表示误差项,即除收入外所有影响消费的因素。在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总体消费函数以及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按收入等级分组消费函数估计中,因变量为对应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自变量为对应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为历年安徽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局http://tjj.ah.gov.cn/ssah/qwfbjd/tjnj/index.html)。
2.2 实证分析
本文假定居民家庭收入是分层次的,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决定了各收入组居民家庭的消费存在差距,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也应存在差异。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按收入分组,其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组、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组、中等收入居民家庭组、中高收入居民家庭组、高收入居民家庭组各占20%。利用以上的计量模型和经济数据,采用 OLS 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别估计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各收入群组的消费函数,回归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结论
通过统计检验(见表1)可知,文章构建的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总体消费函数与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按收入等级分组消费函数方程拟合优度较高、回归系数显著、回归方程显著。安徽省边际消费倾向M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见表2)。
出现了有消费能力而无消费需求和有消费需求而无消费能力的状况,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安徽省广大居民家庭传统的节俭观念;二是我国近几年基尼系数都大于0.4,收入分配不均衡;三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四是金融市场不够完善,安徽省消费信用制度体系有待完善;五是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失业风险增加,加剧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趋势。
3.2 对策建议
目前,虽然安徽省经济发展良好,但是相比某些经济强省还有差距。要想提升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能力尤其关键。为此,针对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第一,打破传统观念,增加消费信心。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打破传统观念,促进广大消费者进行消费。同时,可以适当学习西方居民家庭的做法,增加消费、适当储蓄。
第二,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一方面通过减税政策直接降低居民的税费支出,可以直接增加居民的收入。居民的消费热情也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收入分配公平[7-8]。
第三,完善市场体制,提高社会保障。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对未来可能发生风险的顾虑,减少应对未来风险的储蓄比例,从而增加现下消费热情和能力。
第四,发展消费信贷,挖掘消费潜力。发展消费信贷可以提高消费贡献率,推动安徽省的经济增长,还可以推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及解决目前银行存在的“惜贷”问题,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降低经营风险。同時更有助于提高安徽省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
第五,增加就业人数,促进消费水平。安徽省是人口大省,就业问题尤其突出。故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居民充分就业。转人口压力为内需实力,从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提升城镇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
参考文献:
[1]王利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
[2]古炳鸿,李红刚,叶欢.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及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9,34(3):142-146.
[3]周轶涛.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8,24(6):23-26.
[4] 张欣蕾,郑小丽,丁洁.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 [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
[5]王津港,何峰.贵州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分析[J].消费经济,2009,25(2):45-47.
[6]许娇.福建省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8-52.
[7]张欣,臧旭恒.不同方向收入变化下边际消费倾向的非对称反应[J].学术月刊,2018(2).
[8]周觉,李海松.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7):6-9.
[作者简介]钱佳丽(1993—),女,安徽铜陵人,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先军(1975—),男,安徽寿县人,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