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萍
〔摘要〕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对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747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实行问卷调查,分别考察了小学生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的现状及其人口学变量特征,探讨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1)独生子女心理弹性水平、父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均高于农村学生;班干部心理弹性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均高于非班干部学生;六年段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得分都显著低于五年段;女生的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心理彈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两者之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在母子依恋和心理弹性两者之间也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6-0023-07
一、问题提出
当前小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逐年增加,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门槛前,又要面临日益被重视的小学毕业考,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变得至关重要。近来,心理弹性逐渐成为心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心理弹性是指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1]。许多因素对于心理弹性的形成和作用都会产生影响,研究者们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国外研究者发现,个体内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对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2]。
本研究从心理弹性的内部保护性因素与外部保护性因素中分别选取了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父母同伴依恋,研究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一是因为目前针对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直接研究的文章并不多,心理弹性与依恋关系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希望将来理论能够落实到实践,因为提升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同伴关系对一线教师来说有较大的可操作性,而亲子依恋则是当前教育热点,学校可以通过家校沟通、家长学校等途径来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具有可实践性。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小学生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父母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为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共同提高学生心理弹性提供有效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8所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为被试,共计发放74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708份,问卷有效率为94.8%。其中,男生398人,女生310人;五年级384人,六年级324人。
(二)研究工具
1.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采用张建新、于肖楠[3]翻译修订的中文版CD-RISC量表,共有25个项目,包含3个因素: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0~4分),0~4表示从“完全不是这样”到“几乎总是”,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也越高。目前针对小学生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还非常少,而中文版的CD-RISC量表在我国已被广泛使用,并且被证实在不同群体中皆有良好的信效度。经检验,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良好,量表的α系数为0.91。
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德国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及其同事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中文版GSES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4点量表计分法,从“完全不正确”计1分到“完全正确”计4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经检验,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良好,量表的α系数为0.86。
3.父母同伴依恋问卷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由Armsden和Greenberg编制,具有母亲、父亲、同伴依恋3个分量表,各25个项目,每个分量表中分为三个维度:信任、沟通和疏远[4]。量表采用 5 点计分法,从“从未如此”到“总是如此”分别计1~5 分。总分越高,表明青少年觉知到的父母、同伴依恋的安全性越高,反之,依恋的安全性越低。该量表目前在青少年依恋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本研究采用IPPA中文修订版,经检验,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良好,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5。
(三)研究程序
在厦门市集美区8所小学的五年级和六年级中,每校分别随机抽取1个五年级班级和1个六年级班级作为被试,以班级为单位,由该校的心理教师组织填写问卷,并朗读问卷指导语,说明有关注意事项,之后由被试自主填写问卷,并现场回收问卷。回收的全部有效问卷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的得分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得出心理弹性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分别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户口所在地、年段、是否班干部上的差异,详见表1。
从表1可知:
(1)心理弹性在性别、年段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独生子女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班干部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非班干部。
(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段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城市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班干部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
(3)父母同伴依恋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户口所在地、年段、是否班干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女生的同伴依恋质量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的父子依恋、同伴依恋的质量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的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的质量都显著高于农村学生;五年级学生的父子依恋、母子依恋质量都显著高于六年级学生;班干部的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的质量都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分析
为考察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父母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对这三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1)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也越高。
(2)心理弹性与同伴依恋、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依恋质量越好,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也越高。
(3)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同伴依恋、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依恋的质量也越好。
(三)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回归分析
进一步探讨父母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在相关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察父母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父母同伴依恋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只有母子依恋、同伴依恋这两个显著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式,其中同伴依恋解释量为18%,母子依恋解释量为4%,这两个变量的联合解释变异量R2为0.22,二者对心理弹性的解释具有统计学意义(F=39.53,p<0.001),并且它们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表明它们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假设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父母同伴依恋与心理弹性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一般自我效能感这个显著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解释量为44%,具有统计学意义(F=129.03,p<0.001),且它的回归系数为正数,表明它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
(四)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父母同伴依恋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等[5]提出的检验中介变量的办法,本研究将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同伴依恋、母子依恋分别作为自变量,心理弹性作为因变量,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基础上,按照依次检验的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
1.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同伴依恋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从表5可知,首先检验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系数c显著(F=37.30,p<0.001);其次检验同伴依恋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系数a显著(F=17.01,p<0.001);最后检验同伴依恋、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回归系数b和c均显著(F=131.19,p<0.001),且ab与c同号。由此可知,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加入回归方程后,同伴依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由0.43下降到0.24,且显著,这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之间的影响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效果量为44.19%。?R2为0.53,说明该中介模型拟合度较好。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同伴依恋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如图1。
2.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母子依恋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从表6可知,首先,检验母子依恋对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系数c显著(F=26.06,p<0.001);其次,检验母子依恋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系数a显著(F=12.04,p<0.001);最后检验母子依恋、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回归系数b和c均显著(F=122.47,p<0.001)。由此可知,母子依恋对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加入回归方程后,母子依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由0.35下降到0.19,且显著,这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母子依恋对心理弹性之间的影响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效果量为45.71%。且?R2为0.51,说明该中介模型拟合度较好。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母子依恋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如图2。
四、讨论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的一般特点
本研究表明,女生的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為女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亲密关系、情感支持,而男生更多地需要独立。
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同伴依恋与父子依恋都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二孩,父母的精力和感情难免会分散,相比之下,独生子女则获得了更多的物质、情感、资源的支持,心理弹性、依恋水平自然也更高。但独生子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与无聊,所以更需要获得同伴的接纳与关怀,因此他们对于同伴关系更看重更会努力维系。
城市学生的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都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城市中有着更多的教育资源、人文资源等,城市父母也更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为孩子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给予孩子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比较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依恋质量及应对逆境的能力。
当过班干部的学生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都比非班干部学生高,这可能是因为能被选上当班干部的学生本身就具有更多的优秀品质和父母同伴的支持,在当上班干部后又更加提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心理弹性水平、自我效能感、依恋质量自然也更高。
六年段学生的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得分都显著低于五年段。邹筱清[6]在对初中生的研究中发现,父母依恋质量呈先降后稳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发展,他们开始较少地去依赖父母。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三者之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母子同伴依恋分别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因为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面对困境或消极事件的时候,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冷静思考、从容应对,即便失败也能够合理归因、鼓励自己,自然心理弹性也较高。
不少学者认为亲密的家庭关系是儿童心理弹性重要的外部保护因素,毛俊青[7]的研究表明与同伴建立积极的关系也是一项重要的保护因素。良好的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能够为学生提供信心和可靠的支持,因此父母同伴依恋质量越高,学生的心理弹性自然也越高。但父子依恋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可能是因为当前“丧父式教育”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原因,由于教育和陪伴的缺失,导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下降。而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的解释量远高于母子依恋,可能是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步具有独立性,不再事事依恋母亲,而此时同伴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有更多的同伴关系和同伴支持,能够为他们提供更有利的保护因素。
(三)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与父母同伴依恋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之间的影响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母子依恋对心理弹性之间的影响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中有44.19%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产生的,母子依恋对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中有45.71%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产生的。
同伴依恋和母子依恋直接影响心理弹性,这是因为同伴支持和家庭支持是心理弹性的外部保护因素,而保护性因素会对心理弹性产生影响。同伴依恋和母子依恋间接影响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在良好的同伴依恋和母子依恋下,学生体验到较高的情感支持和保护,从中体验到自信与安全,产生较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而较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又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消极事件,更好地适应变化,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心理弹性。Ansley Bender等[8]对大学生的研究支持了本研究的结论,他们发现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关爱部分中介了依恋和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父母同伴依恋的相关研究及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独生子女心理弹性水平、父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均高于农村学生;班干部心理弹性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均高于非班干部学生;六年段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得分都显著低于五年段,女生的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2.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同伴依恋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一般自我效能感、母子同伴依恋对心理弹性都有正向预测作用。
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两者之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在母子依恋和心理弹性两者之间也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教育建议
1.家长方面
父母是小学生情感依恋的主要对象,具有安全依恋的孩子才能够更积极地与外界打交道,并且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值得被爱的,所以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和亲子陪伴,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尤其是父亲,更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父亲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强性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是母亲所无法替代的。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父母在备孕二胎前期应该先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让其真正地接受二胎的到来,明白二胎的到来会对自己产生哪些影响,先打好预防针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父母对待孩子们应该尽量做到一视同仁,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尽量少拿孩子们做比较,父母的支持对孩子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们还应该多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更科学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发展孩子更多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弹性的提高。
2.学校方面
学校要多为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多增设一些班委或校学生干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为班级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中体验到成就感,提升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教师平时应多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提高对自我的认可。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由专职的心理教师专门开设心理课,并根据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开设专题课程,如人际交往专题、积极心理专题等。班主任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尽量避免班级内出现学生被孤立的情况,平时可以利用班队课指导学生如何维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因为良好的同伴依恋有利于提升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学校还应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或培训,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更新教育理念,给予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融洽的家庭氛围,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社会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想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除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之外,政府还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农村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农村与城市的配置差异,如:提升农村小学的硬件配置;在农村开设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开展农村家长学堂,定期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提升家长的家教水平,重视亲子关系的培养等;建设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丰富多彩的兴趣班,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提高农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等。
参考文献
[1]Lazarus R 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1-21.
[2]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89-96.
[3]Yu X,Zhang J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with Chinese people[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35(1):19-30.
[4]史朝霞. 青少年依恋发展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6]邹筱清.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以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9):21-24.
[7]毛俊青. 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复原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8]Bender A,Ingram R . Connecting attachment style to resilience:Contributions of self-care and self-efficacy[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8(130):18-20.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宁宝小学,厦门,361022)
编辑/张 旗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