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展英
高校科研经费科学化管理模式的开展涉及科研经费管理多方面内容,如理念、制度、模式以及相关技术和具体流程。同时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对科研经费加大重视,意识到进行经费管理改革,能够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活力、创新和有效保障。但现阶段科研经费管理还存有待改进之处,需要高校管理人员能够以符合“放管服”要求为基础条件,满足科研经费管理需求,优化管理,制定科学化管理对策。本文就科研经费科学化管理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科研经费属于高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资金来源,在“放管服”改革推进过程中,目前多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已作出调整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动力。但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在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相关问题,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加大关注与重视,明确“放管服”基本概念内容,意识到科研经费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提高科研经费整体管理效果。
一、高校科研领域“放管服”的基本概念分析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活动的开展,促进高校实现稳定发展,需要明确“放管服”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基本概念,才能为后续科学化管理对策的制定与落实提供基础条件。①“放”主要指简政放权,能够给予科研负责人员相应的自主权利。这样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提高科研人员工作效率。②“管”是“放”的基础保障。为更好地落实自主权,需要明确科研经费管理开展中各个部门的职能与义务。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监管,才能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③“服”是从“管”中分化所得。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与科研工作人员有密切关系,在放权与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服务内容,能够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满足工作人员需求和基本权益,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条件。
在“放管服”改革作用下,很多高校所开展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已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仍存在改革举措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问题若得不到积极改进,只会降低高校科研工作效率。所以为切实提高“放管服”改革实效性,需要高校针对现阶段的科研经费管理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存问题
(一)简政放权不到位
受以往科研经费管理观念及模式的影响,高校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还容易沿用以往的管理方式,对放权和管理难以进行合理协调。比如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不用经原有的招投标流程,由相关人员直接进行材料仪器的采购。但对于突发事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也缺少相应的应对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所以在此情况下,高校科研经费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放权不到位问题。
(二)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
很多高校科研经费在预算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预算编制存在较强的个人主观性,高校财务部门并未针对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使得整体预算编制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同时多数科研经费在分配、支出等环节中,主要以科研活动具体需求为标准,但很多科研项目预算都有对应的固定科目,这种方式容易与实际科研活动的开展产生误差。当预算编制不合理,管理不严格,极易出现经费随意支出、科研资源共享程度低、固定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
(三)科研经费内部管理不完善
科研经费管理开展阶段涉及的部门及人员较多,主要包括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等。高校科研项目工作在进行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保证整体科研项目工作进行的规范性、有序性和时效性。但现阶段高校内部管理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少风险评估等相关控制措施。同时科研经费内部管理中,所建立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对于科研成果来说,其数量的评价地位高于其质量,且评价指标也缺少合理性。这种情况下容易对科研工作人员的科研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四)服务意识及信息应用不足
一方面针对服务意识来说,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并没有根据科研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未切实考虑科研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未向科研工作人员提供相关服务,导致整体科研工作环境不佳。另一方面针对信息应用来说,现阶段管理中各部门信息沟通滞后,各部门间信息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和快速交流,且整体硬软件配备不足,难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科研经费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管。
三、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实施科学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科研經费管理制度,充分给予科研人员权利
首先应针对科研经费管理需求和实际情况,对相应的管理规则制度进行完善,确保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序规范。同时高校科研部门还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对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规则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确定。其次应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信任度,更新管理观念,能够意识到简政放权的重要意义,给予科研工作人员相应的工作权利,具体可通过改进以下几点。①对原有的评审方式进行优化,落实终身负责制,以提高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严谨规范性。同时还应加强科研经费“包干制”执行力度,并制定相对应的审计制度,这样可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自主权,经费支出不受科目、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实现审批过程优化的目的。②高校应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在科研经费横向管理层面,可对其经费使用范围、使用标准进行自主设定。③科研差旅费等所对应的标准可不受行政差旅费标准的约束。另外,预算管理还应改变方式,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对预算编制、预算审计、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
(二)健全优化经费管理流程,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力度
针对高校科研经费要能够给予相应的重视,并且选择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内部控制管理方案进行完善,结合科研经费管理的各个流程及实际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对必要流程和内容开展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并制定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同时为提高内部控制效果,还应对以下几项环节加强控制。①科研项目立项阶段,相关人员应对相关合同的签订过程进行严格控制。②科研项目在正式实施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科研项目成本的支出、经费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动态监管。③科研项目结题阶段,相关人员应严格开展结题审计工作,并对科研项目实施绩效考核。针对科研经费监督管理部门来说,其与多个部门有一定关联,需要高校重新优化资源配置,确定各个部门的权限与职责。①科研主管部门:根据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对相应的使用管理方法进行优化,积极做好与各院系及其他部门的沟通工作,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科学性。②财务部门:加大对预算编制的重视度与参与度,根据相关要求对科研支出的财务科目进行进一步细化明确,并对科目资金的使用规范加以明确,并且完善报账流程,实现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与沟通,以及做好财务咨询、指导、服务等工作事项。③资产管理部门:及时配合资产入账、验收建账等工作。资产定义与具体项目相符。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实施统一管理方式,提高科研资产管理有效性。④审计部门:依照相关制度、根据科研经费特点,制定合理的审计内容、方法及流程,能够有效进行科研经费审计工作,并加强定期抽查工作的开展力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监管水平。
(三)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施业财融合模式
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科学化管理过程中,应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将其业务项目与财务项目进行有机融合。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原有部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还能发展形成财务云系统,确保科研经费管理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能够高效传输。这种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能够改变原有的科研经费管理边界,同时财务部门在此管理模式下,还可以建立新的综合服务部,为科研人员在开展科研项目前做好准备工作,以及提供后期的报销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科研环境。另一方面为实现对科研经费的全周期管理,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用相配套的软硬件以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提高科研经费管理实效性。比如针对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来说,设计应用线上报销系统,将成本核算由纸质交互转变为电子交互。但线上系统运行中还需要设置相应的规范标准,确保科研经费使用合理。
(四)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工作效率
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应作出调整优化,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根据科研项目的类型、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相关管理要求,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类设置,重新设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内容。同时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关注度,考虑科研人员的发展需求,从物质及精神两方面落实激励机制。针对有突出贡献、整体工作表现优秀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让科研人员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提高对高校管理的认同感,以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规范性。另外,为更好地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还应建立信用体系,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对失信者按规定要求进行批评惩治,为推动高校科研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充分重视“放管服”改革契机,对现阶段科研经费管理中还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优化管理流程、加大经费监管力度、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绩效激励机制等方式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优化,提高科研经费科学化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计划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