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视频晚会的破圈之战

2021-07-11 22:48谭天
新闻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出圈融媒体创新

【内容提要】2021年初的系列视频晚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示了融媒体建设和长视频发展的可喜变化:一是出圈成为新常态,二是互联网+综艺已经形成,三是正向融合成为主导,四是预示着长视频的春天来了。这些变化也在助推融媒体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视频晚会  出圈  创新  长视频  融媒体

电视晚会作为一种具有仪式传播的大型综艺节目,在过去数十年里曾创下万人空巷的观看效果,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自从互联网出现后,在日益激烈的多元文化竞争下,它已风光不再。融媒体时代,电视晚会已变身为视频晚会,它能否涅槃重生,不妨回顾一下刚刚过去的2021年新年前后的那些晚会。

一、跨年晚会再次出圈

《2020最美的夜bilibili晚会》是由B站和央视频联合主办的跨年晚会。这场2.5亿人围观的晚会在努力挖掘和展现国潮文化的外延。从多种传统地方戏剧的串烧到民族乐器的演奏,尽管众口难调,作为年轻人的聚集地,B站依然果敢地突破自己的边界。2020年12月31日晚,B站继续发力跨年晚会,把会场搬到了北京、武汉、香港、台北4座城市,当晚,晚会直播人气峰值突破2.5亿。

大家都知道,B站是一个以二次元文化为特征的年轻人文化社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二次元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早已从曾经的‘井水不犯河水变成了相互输出与互补的关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元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价值输出和流量导入作用得到明显增强。”①2019年,B站与人民网联合主办的跨年晚会成功出圈。“出圈”是一个网络词汇 ,意思为某个明星、某个事件的走红热度不仅在自己固定的粉丝圈中传播,而且被更多圈子外的人所知晓。这种现象也叫破圈,即突破原有的文化圈层,拓展了观众范围,获取更多的用户。

2020年B站再接再厉,晚会当天播放量就已超过1.4亿,弹幕数高达109万,直播人气峰值更是突破2.5亿,远远超过了上一年的8500万,在微博上更是频上热搜。在这场跨年晚会中,“主创团队采取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晚会创作新思路,确立了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新取向,将共同记忆作为内容核心,以多元融合作为呈现形式,构建起了同频共振的记忆之场,在青年亚文化群体的‘青春记忆大联播中形塑了当代青少年群体的身份认同。”②但是,一方面B站想延续“最懂年轻人”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观众在社交网络表示,“二次元浓度好低”,谢霆锋有很多更能引起共鸣的好歌没被选上。

截至2020年末,B站市值共计上涨360%,不过目前还在亏损。面对变化莫测的时代和潮流,B站唯一不变的是“变”。但是,感觉2020年B站跨年晚会不如2019年,也许是因为审美疲劳,也许是因为出圈,出圈总是要有所改变的,问题是回到昨天的B站还是来到明天的B站,变得更好还是变得不那么好。也许,复古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才是时代的二次元。

二、“牛人之夜”竖屏过招

2月4日农历小年夜,央视新闻与快手联手直播“牛人之夜”。央视主持人朱广权、朱迅和丁真、杜江、佟丽娅等明星与快手达人同台献艺,一同迎接2021年牛年春节,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视听体验。要说2020年最热门的新晋人气网红,来自四川甘孜理塘的丁真当数第一。他不仅是全网最红的“男神”,更是靠一己之力带动了家乡甘孜的旅游业发展,并入选中国2020十大旅游事件。不少人为了看丁真,跑错了台,还以为是在电视机里,没想到人家已经到了手机的竖屏界面上。

竖屏视频格式是随着4G 时代网络视听业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竖屏视频摒弃了宽屏4∶3或16∶9的视频格式标准与审美品位,而且在画面的叙事策略上也大相径庭。Scientia Mobile发布的信息表明,在美国市场,手机用户在94%的情况下都是以竖直的方式拿着手机。《纽约时报》的前视频制作人巴拉卡特(Barakat)的研究表明,即使一开始的手机短视频是以横向观看方式生产的,但很多人宁愿忍受画面的黑边,也不愿将手机翻来转去。③

在我国,竖屏格式已成为短视频显著的文本特征。在资讯类视频中,2019年,“学习强国”客户端在新年期间推出了“习近平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竖屏短视频,画面清晰,醒目接地气,激起了大家心中的暖暖情意,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转发与评论。在访谈类视频中,《和陌生人说话》是腾讯推出的首档竖幅构图的人物采访节目。访谈节目本身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竖屏能够更好地突出人物,传达表情。

从跨年晚会到“牛人之夜”,央视的移动优先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牛人之夜”没有宏大叙事,也没有豪华排场,都是短小精干的小节目,却更接地气;大部分节目不超过3个人,更适合竖屏观看。晚会连线回到老家的音乐人祈隆,他深情演唱的《阿爸阿妈》让人感动不已。《过年Disco》是关注普通人的微观叙事,“问声外卖小哥好,这边儿快递来到”……大时代留给普通人的印记,恐怕正是身边一点一滴的细节汇集。以前观众在晚会里看明星,如今在“牛人之夜”里,他们更爱看“另一个自己”。

“牛人之夜”不只是丁真带给观众惊喜,更大的惊喜是央视的变化。央视新闻和央視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两大App。为什么央视频选择与B站合作,央视新闻选择与快手合作?一个长视频的出圈,一个短视频的过招,都是出于各自的定位和考量,没有谁最好只有谁更合适。从大屏幕的单向输出,到小屏幕的双向互动,快手与央视新闻联合的“牛人之夜”预示着晚会突破屏幕限制的新走向。而在“星素过招”的亲切感中,拥抱每一种生活的理念正与观众形成新时代的价值共振。

三、唐宫夜宴刷屏全网

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爆火出圈,14位憨态可掬的“胖姑娘”成了网友们热议的对象。以《唐宫夜宴》为例,相关话题在某社交平台达到2.1亿热度,单个视频播放量就高达5000多万,并且迅速在各个视频平台发酵。有人为这些小姐姐绘制漫画,也有人争相模仿她们的妆容……唐代仕女的表情包随之产生。

随着网络数据快速攀升,网友的热情让创作团队深受鼓舞。打铁要趁热,《唐宫夜宴》原班创作团队最终决定以“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为主题,为元宵节再打造一台别出心裁的节目。如果说《唐宫夜宴》是“唐朝仕女”把观众带到了1500年前的大唐盛世,那么,《元宵奇妙夜》就是将1500年前的唐朝仕女带到了现代。节目在播出当晚就登上了主流平台的热搜榜,再次收获过亿的热度。

没有主持人,没有流量明星,甚至事前没有任何宣传,只有半个小时,《元宵奇妙夜》照样出圈。它靠的是什么?除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之外,当然是巧妙的文化创意和独特的节目编排。《元宵奇妙夜》把文物、建筑、歌舞、戏曲、民俗、武术等多种文化形态和艺术精品巧妙地串接起来,并通过酷炫的高新科技完美地呈现出来。可以说,晚会从传统文化中创新,既有老年人喜欢的传统,又有年轻人喜欢的趣味。

这台穿越古今跨千年,全国首次博物院实拍的综艺晚会同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转载点赞,让网友直呼“过瘾”“不够看”“刷N次”。《元宵奇妙夜》当晚播出后,#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河南元宵晚会审美在线#、#河南元宵晚会是实景拍摄#3个话题瞬间上了热搜,其中,#河南元宵晚会是实景拍摄#达到了1.7亿的热度。截至2月28日,根据微博、B站、快手等全网平台数据统计,“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话题阅读量、观看量已经突破9亿。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对于视频晚会,观众变成了用户变成了消费者。“在融合文化中消费者将拥有更大的权力——但是只有当他们既作为消费者又作为公民、作为我们文化的全面参与者来认识和利用这种权力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④《参考消息》的评论《河南卫视为啥能连续出圈?只因两个字:真诚》中写道:“导演组对中华文化的真诚,对观众和网友的真诚渗透在每一个节目中间。只有尊重并热爱中华文化,才能用心用情去传播和弘扬它;只有尊重并善待观众,才能赢得观众毫无保留的鼓励和厚爱。”出圈即圈粉,观看即参与。作为文化消费者的用户,其实也是在帮助河南卫视生产内容(评论),也是在帮助河南卫视传播内容。两台视频晚会是由河南卫视与其用户共同打造出来的视觉盛宴,晚会的成功就在于它激活了网民对优秀传统文化创作的全面参与。

四、演讲出新与春晚坚守

今日头条和湖南卫视联手打造的时长为3个小时的《开年演讲》,充满了正能量。但守正容易创新难,该节目既没有跨年演讲罗胖的老道,也没有“牛人之夜”丁真的牛气,虽然有董明珠、潘维廉等亮点,但是感觉还是有些平,新人不够,锐气不够。可能受制于地方媒体的有限资源,加上缺少央媒对重大题材的把控和宏大叙事能力,擅长娱乐化的今日头条和湖南卫视联手创作的《开年演讲》总觉得不那么得心应手。

不过,如此多元差异的人凑在一起也不好弄。省级卫视基于特殊节点推出电视演讲节目,这是头一遭。“电视演讲等同于主流发声,所以这样一个电视题材应该是最难做的,它不同于任何一场演唱会或者晚会。”《开年演讲》制片人赵雅婷坦言。关于技术对演讲秀的赋能,主创团队曾有过很多创意设想,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一些想法未能在《开年演讲》中实现。实际上,精英演讲在嘉宾邀约上难度颇大,部分顶尖精英甚少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更缺乏进行电视演讲的动机和诉求,融媒体时代传播失真风险使得演讲内容表达极为谨慎,对此,导演更多把精力放在演讲内容的打磨上。但唯其难,更能凸显创新的价值。

央视春晚自1983年诞生以来,至今已经不间断举办了近40年。牛年春晚有人说还是很有看头,但也有人认为早已形同鸡肋。各地方春晚、不同媒介春晚的兴办,令春晚节目如何摆脱同质化迫在眉睫,有两点值得思考:观众审美水平提高了吗?审查的标准清晰了吗?由于特定的观众和符号意义,春晚并没有出圈,但不等于它不需要创新和调整。

一台好的晚会看过之后要看有没有让人觉得特别感动特别好笑特别好玩的,哪怕吐槽也好,还可以造梗。笔者在《后春晚: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形态》一文中总结出后春晚的五大特点和趋势:一是电视的伴随性出现了,它将形成新的收视行为;二是名牌节目只是一个流量入口,起到导流作用,更多的文章还是导流之后做;三是改变需要更大的价值认同,文艺的服务功能不能简单化;四是家庭媒体与个人媒体结合,媒体融合是全方位的;五是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并存,去仪式化和再仪式化同在。⑤对于后春晚或长视频来说,我们要平衡好两个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坚守,与时俱进的创新需要破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元素被运用于大型晚会活动之中。尤其是央视和河南卫视,“5G+8K/4K/VR”的创新应用,带来了全媒体环境下央视春晚的多个“首次”:首次打造三层立体舞美;首次实现全要素4K超高清电视智能直播;首次实现VR直播春晚;首次制作春晚8K超高清电视版。春晚的科技创新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河南衛视元宵晚会火爆全网,30分钟把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玩活了。视频晚会俨然成为新科技的竞技场。然而,“科技+演艺”并非文艺晚会的万能解药,仅有新科技还是电视晚会,只有新传播才是视频晚会,只有出圈才有可能成为爆款晚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2021年年初一系列视频晚会蕴含这样一些变化:第一,从文化上来讲,视频晚会的出圈已经成为新常态。在当今的媒介生态中,传统主流媒体的突围在于用户的连接,而连接的关键在于圈层的突破和文化的认同。从电视到视频,从线下到线上,2021年春节晚会的“破圈之战”正是融媒体“破冰之旅”的开始。第二,从形式上来讲,视频晚会=互联网+综艺,线上互动和观众参与是视频晚会与电视晚会的最大区别,这也是视频晚会的传播优势所在。第三,从融合上来讲,媒体融合已经从新媒体主动出击的“反向融合”发展到传统主流媒体四面开花的“正向融合”。第四,从形态上来讲,面对短视频进逼,包括视频综艺、影视剧在内的长视频开始发力了。相比文化快餐的短视频,长视频是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文化IP,一些爆款长视频甚至会成为现象级视频。尽管当下视频晚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长视频发展也面临各种挑战,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长视频的春天已经来了。这些可喜的变化也在助推融媒体建设与发展。

【本文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我国新媒体理论创新整理与研究”(2016WZDXM033)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谭天.B站为什么火起来——一个文化融合的新媒体案例分析[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0(01):35-39.

②李泽方.“互联网+综艺晚会”的新思路与新取向——以B站跨年晚会为例[J].戏剧之家,2021(07):193-194.

③Manjoof.Vertical video?It fits the screen[N].The NEW York Times,2015,8,13(B1).

④[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74.

⑤谭天.后春晚: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形态[J].南方电视学刊,2018(01):62-66.

作者简介:谭天,广州华商学院特聘教授、未来媒体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出圈融媒体创新
“出圈”
——信息时代媒体发展创新的必经之路
萌囧动物出圈记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国潮”出圈之旅: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