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燕
【摘 要】 本文从语言功能剖析中国古典散文的“立意美”“形式美”“文章美”,以“文化传播”为目的探析《石钟山记》的翻译策略,以期在译文中还原古典散文的语言功能,再现中国古典散文之美。
【关键词】 语言功能;古典散文;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3-0094-03
一、引言
古典散文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品类繁多,风格多样,形式自由,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各朝各代都有着杰出的代表作者和篇章,是当时经济、政治和历史发展的艺术反映。古典散文谋篇、安章、布局技巧十分讲究,它是中华文坛的常青树,传播了丰富的民族智慧,保存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展现了多彩多姿的词章写作典范,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在古典散文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也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古典散文中的中国文化及民族精神都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着传递和传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为了有效进行跨文化交流,就要深刻理解古典散文的语言功能,在交流中根据实际情况还原其语言功能。
二、古典散文的语言功能及翻译
语言的功能理论(Functional Theory of Language)最初由语言学家布勒(Bühler)最先提出,他认为语言功能分为: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陈述功能(Representation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Appeal Function)。另一位语言学家雅各布森(Jakobson)对语言功能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另外三种功能:诗学功能(Poetic Functio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英国翻译理论家皮特·纽马克在吸收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语言细分为6种功能: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美感功能、酬应功能和元语功能。中国古典散文主要包含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美感功能。要传播中国古典散文中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就要深刻理解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这三大语言功能。
(一)信息功能:“立意美”
语言的信息功能指语言外的现实世界,其核心是传达“事实”,包括报道的思想或理论。《石钟山记》这篇游记散文中许多句子皆有信息功能,而这些信息功能正是散文“立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
例1 原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译文:On the ninth day of the sixth month by the lunar calendar in the seventh year during the Yuanfeng reign (1804), I was taking a boat from Qian to Linru while my eldest son Su Mai was going to take office as the county magistrate in Dexing County, Raozhou Prefecture. On my way to see him off to Hukou,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ee the “Stone Bell” hill. (汪榕培)
例1出自《石钟山记》第二段第一句,这句话传达了一个客观事实,表达了作者游石钟山的缘由,具有信息功能。同时,这句话存在大量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如时间、地点、人名,因此,本句在传达信息功能的同时还传达了中国文化。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这是中国古代表达年月的方式。“元豐六年”事实上指公元1084年,也就是说,这两者在内涵意义上一致,但两种表达方式的概念意义却不相同。“元丰”是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顼的年号,“元丰七年”指宋神宗继位的第七年,用年号表达年份强调了君权的至高无上,传达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六月丁丑”指的是中国农历,按照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进行计算,传达了中国纪年的文化。但“1084年”的概念意义却是按照地球饶太阳公转一周计算的,跟原文传达的文化不一致。在“中国文化走去出”的视角下,这个具有信息功能的纪年文化负载词,最好采用“移植”的异化策略运用直译的方式翻译,若直接意译为“in 1084”则会遗失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用异化策略直译的译文虽然有利于传播文化,但表达有些长,读起来有些费解。因此,我们可以如例1中提到的汪榕培译本一般,在直译后加“注”,在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内涵意义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
该句中出现了一个人名“迈”,苏轼的大儿子,汪译为“Su Mai”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此外,句中还有六个地名:齐安、临汝,饶、德兴、湖口、石钟。前五个地名采用异化策略直接音译,因为这是中国特有的地名,直接按照拼音翻译为专有名词使译文读者知道这是个地名即可。但为何唯独“石钟”一词意译为“Stone Bell”而不音译为“Shizhong”呢?这是因为整篇文章就是探究“石钟山”的命名缘由,这个地名的内涵意义非常重要,只有用意译的翻译方法让译文读者明白“石钟”的内涵意义,才能使译文读者明白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涉及人名、地名的翻译,我们基本采用了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让译文读者了解这些专有名词在中国的发音,但内涵意义十分重要的的情况下,我们也会适当采用归化的策略。
(二)表情功能:“形式美”中的意境与氛围
表情功能指用话语表达情感,其核心是说话人或者作者的思想。散文常常以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事明理,借此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古典散文贵在“意境”。“意”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境”指可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事”。
《石钟山记》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意蕴深邃。第一段作者用引用交代了石钟山的位置,提出了人们对郦道元说法中有关石钟山得名说法的质疑,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李勃观点的存疑:“然是说,余尤疑之。”作者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肯定是有其他原因的,表达了作者对前人之说的怀疑态度。
例2 原文:然是说,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However, I have harbored more suspicion about this view. Since resounding stone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why is this hill alone named “Bell”? (汪榕培)
译文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直接用有灵词“I”做主语,明确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态度,同时,在表达存疑原因时,直接还原了原文的疑问句,把作者对李勃之说的怀疑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还原了原文的表情功能。另外,译文把“疑”这个动词转换成名词“suspicion”,符合英语静态表达的习惯。
散文第二段,苏轼通过对“石钟山”景色的描写,隽永含蓄地表达了当时的心境。苏轼和长子坐着小船到断壁下看到巨大的山石高耸入云,好像凶猛的野兽和鬼怪要攻击人。表达了作者本来满怀好奇、期待之情前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但是这千奇百怪的巨石让人心生恐惧。
例3 原文: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译文:By my side towered a thousand-foot rock, as if a wild beast or exotic demon were threatening to jump at us. (汪榕培)
“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生动逼真地描绘出那令人恐怖的情景,翻译中也需要还原这一生动的表达,才能传达出原作者表达的恐惧之情。汪译中“tower”一词把“大石侧立千丈”那种高耸如云的壮观景象生动展现出来,“jump at”把呆滞不动的巨石仿佛要向人扑来的画面跃然纸上,译文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生动再现了令人恐怖的意境,还原了古典散文“形式美”中的意境与氛围。
(三)美感功能:“文章美”中的声响与节奏
美感功能是为了取悦感官而设计的语言,首先是通过实际或想象的声音,其次是通过修辞手法来体现。写景、叙事、抒情、论证、创造形象是中国古典散文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手段,其审美价值往往是通过语言的声响节奏和生动的修辞表现出来的。
《石钟山记》的第二段,有许多表示声响效果的象声词,如敲击石头的“铿然”“硿硿焉”,鸟儿的“磔磔”声,钟鼓的“噌吰”“窾坎镗鞳”之声。有些象声词的描写还辅以了生动的比喻,如“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噌吰如钟鼓不绝。”这些描写把作者经历的一幕幕生动地再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英语译文要在译语读者中再现原文生动的一幕,必须做到“既传神又传声”,还原原文的美感功能。
例4 原文: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译文: Startled by my approach, falcons nesting on the hill took sudden flights, hooting amid the clouds; cranes whooped and chuckled like old men in the ravine. I was about to return in apprehension when a roar came from the waters, pealing and rumbling like the bells and drums. (汪榕培)
原文中“磔磔”指鶻鸟受惊后飞起发出的一种尖叫声,译文用hooting这个象声词贴切地传达了这种尖叫声;“咳且笑”是鹳鹤鸟发出的声音,译文用whooped and chuckled准确传神地再现了夜间的鸟叫声。同时译文直接用明喻的修辞方法翻译了原文的比喻句“若老人”“如钟鼓”。该译文用异化策略还原了象声词和比喻句的使用,使得译文表达栩栩如生,再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美感功能,传达出中国古典散文的“文章美”。
三、结语
通过对古典散文语言功能的解析,可以发现古典散文的“立意美”“形式美”“文章美”基本都通过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美感功能体现了出来。要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就要尽可能还原原散文的三大功能,保持散文的写作特色,保留中国文化特色。涉及到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应主要采用“异化”策略,把中国文化原汁原味地移植到译语中去,保留原散文的修辞和声响,再现原散文的美感功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99.
[2] 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9-44.
[3]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 武汉:湖北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2.
[4] 傅德岷. 散文艺术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64.
[5] 汪榕培,王宏.英汉翻译技巧:中国典籍英译[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