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俊
我任职的学校,学生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因为家长忙于生计,疏于陪伴和管教,这群孩子常常令老师们“头痛”,王浩和赵宇便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孩子。
有一次上英语课,王浩捡起同桌小明的钢笔却不归还,后来在小明的反复要求下,他把笔芯取下来自己留着,把笔管还给了他。课后,我把王浩叫到办公室。他振振有词地说笔是他在地上捡的,他想还就还,不想还就可以不还。這种“歪理邪说”让我又好气又好笑,我拉下脸,故作严肃地批评了他。王浩畏怯地看着我,眼泪哗哗地往下落。为了进一步弄清事情的原委,我把小明叫到办公室,向他询问当时的情况。小明红着脸,低下头不说话。经过反复追问,他说:“王浩捡到笔之后不归还,我生气了,就骂了他几句。”
原来事出有因。下课后,我把王浩和小明都叫到办公室,对王浩说:“昨天老师对你的态度不对,老师向你道歉,你愿意接受我的道歉吗?”王浩嘟起小嘴说:“嗯。”我继续说:“老师了解了真相,捡到笔不及时归还是不对的,但小明对你态度不好也不对。你们俩都有不对,但你有错在先,是吗?”王浩点点头,主动向小明道歉。小明也立即向王浩道歉。看到两个孩子释怀的笑脸,我心生感慨——很多时候,温柔的劝说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
赵宇刻在我印象里最深的便是他犀利的眼神。一次早锻炼时间,他跟另一名学生因为踢足球的小事发生了争执,他追着对方又踢又打,像一只发怒的小野兽。我拉住他询问原因,他说那名学生以前欺负过他,所以要借这个机会好好地教训这名同学,让对方知道他不是好欺负的。
一个十岁的孩子,为何会有这样极端的心态?我去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他是在农村老家长大的,五岁以前都没怎么见过自己的父母,后来上学了父母才把他接过来,但因工作忙碌很少管他。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在他的成长过程,如果遇到麻烦,很多时候他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的孩子往往会用“刺”来保护自己。那一刻,我觉得面前的这个孩子太可怜了。于是,在跟他相处时,我对他照顾有加。课堂上我对他的关注更多,经常跟他互动;课后也常常找他谈心,唠唠家常;作业上有困难,我就利用下课时间单独指导他。他跟我的关系越来越好,有时候下课后甚至会主动来找我聊天,谈谈父母的近况和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
后来有一次,赵宇跟同学闹矛盾,又试图动手动脚。我连忙用眼神制止他,他便十分听话地停下来。那天下午,我找到赵宇,他以为我要批评他,低头沉默不语。我没有跟他谈和同学闹矛盾的事,而是继续和他聊生活中的琐事。他很快放松了警惕,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最后,我告诉他:“以后你试试用平和的眼神、平和的态度看人,这样和同学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了。”他似乎明白了我这次谈话的用意,点了点头。
这次谈话之后,我发现赵宇的朋友渐渐多了起来。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