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琴 周鹏
想象力是发明和创新的源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哪些途径呢?
填补“艺术空白”。“艺术空白”是作者在创作中给读者留下的一些艺术想象空间,它有待于读者结合特定的场景、自身的知识储备或生活情境等去思考、去填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字之处悟出省略的成分,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例如《故乡》中,写母亲让闰土坐,闰土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教师要求学生把“请老爷”后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学生有的说“请老爷不要见笑”;有的说“请老爷笑纳”;有的说“闰土没有文化,说不出这些文雅的词来,就是请老爷收下”。接着,教师问学生:“闰土为什么不把这些话说出来?”学生经过思考,认识到:这说明中年闰土来看望迅哥儿时那种由于地位不同而感到拘谨,又因家境贫寒拿不出像样礼品而表现出的极为难堪的神态。
拓展想象空间。创新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能弥补学生生活的缺陷,丰富生活的内涵。例如学完冰心的散文《小橘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去访问冰心奶奶当年遇到的那位小姑娘,并写成文章。学生纷纷展开想象:是什么让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早早地乐观、独立且坚强?现在的她是什么模样,是否有穿不完的新衣、吃不完的美食以及和我们一样有要减肥的烦恼?妈妈的身体康复了没有,爸爸是否回到了家,家里的条件好点没有,是否可以和我们一样拿起手机上网课、玩游戏?如今的年夜饭除了紅薯稀饭,还有别的吗?学生在问答式想象采访中更加沉浸与投入,通过对空白的挖掘与填充,增进了对于时代背景的理解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注重情境再现。诗歌教学要善于运用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来塑造形象、创设情境,以抒情言志。情境再现能够模拟或再现当时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作者的处境及心情。如《采薇》一诗末章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感情深沉隽永。在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的过程中,教师无法像文言文一样直译,因为直译出来的语言不美,无法营造出一位戍边将士的心路历程:战后返乡,明明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反而触景伤情,心生凄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这首诗是如何写景记事、抒情伤怀的,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返乡战士由眼前的情景勾起的复杂的内心情绪。
(作者单位: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