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漪
气韵生动是我国绘画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自魏晋以来不断被学者、画家讨论的一个美学范畴。笔者认为气韵生动所引起的审美心理与高峰体验有相同之处。本文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对比分析气韵生动与高峰体验,希望为此命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气韵生动概述
气韵生动是南朝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之一,其最初指向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通过线条的运用将人物的风骨气韵传达出来。绘画六法分别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自谢赫提出绘画六法以来,后世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阐释,所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气韵生动是这一理论的美学总则,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绘画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准则,也历代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其余五法皆概括了我国绘画的某类表现技巧,例如具体绘画中的用笔构图等问题。
近现代以来,诸多美学家都曾尝试对这一传统绘画艺术理论进行美学上的解读。宗白华认为,气韵即有节奏的生命,气韵生动指的是于画作之中展现这种生命律动。这种生机不囿于具体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意象中,而充斥于整幅画作中。中国绘画历来讲求“境生于象外”,也有“言不尽意”一说,气韵生动正体现了这种象外之意。刘纲纪认为,气韵是魏晋时期人物品评的用词。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认为,气韵包含着道家思想。
纵观各家论述,人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气韵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道家思想密不可分。由于气韵生动所提出的时代适逢老庄思想盛行,画家不满足于描绘人物外形,更倾向于表达出人物的神采,其本质是道家思想内涵对艺术审美的影响。
随着近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兴起,人们对诸多传统美学命题有了新的解读。例如,刘纲纪将前人对气韵生动的解读划分为唯心主义与形式主义,他认为宋代郭若虚将“气韵”与画家的“人品”等同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这种观点的提出是有其现实目的的,即为了抬高画家的身份,而贬低民间画工的地位。这样的倾向性显然不是客观的学术态度。而元代对气韵生动的解读则被刘纲纪归为形式主义。元代画家的绘画“不求形似”,这是由于元代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对汉人进行打压,使得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将绘画作为排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在此情形下,绘画的内容不再是画家重点关注的对象。鲁迅先生指出此观点是“懒惰的空想”,应当摒弃。然而,齐白石先也曾提及绘画“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以上可以看出,前人对气韵生动所做的种种阐释,或有着极高学术价值,或为解决某一现实问题,阐释角度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绘画理念起到了影响。笔者认为,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画的至高准则,贯穿于绘画艺术创作、欣赏的整个过程。从观赏者的角度去看一幅绘画是否气韵生动,或者在欣赏过程中,观赏者是如何判断画作优劣的,关于这个问题,应当从观赏者欣赏画作时的心理变化角度去研究,也就是说,气韵生动的最终评判标准之一是观赏者的心理变化。
二、气韵生动与高峰体验的吻合之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高峰体验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描述。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自我的完满的实现”,是本体与客体相融的境界。在高峰体验中,主体能够产生强烈的幸福感或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感受,这是一种将自我的能力、天赋都发挥到极致时的瞬间心理体验。在高峰体验中,主体超越了自身的限制,与客体融合,能感受到事物的本源。例如,人们站在大海边眺望、立足于万人悬崖上俯身时都可以产生高峰體验。
回观气韵生动,它强调观赏者对画面的感受,强调生命的律动。观赏者要想体会出画面具体意象之外的韵味,感受自然的生机,首先需要拉近与客体之间的距离,将自我投身于客体的绘画中,使注意力不局限于具体的某一意象,而是从整体去把握。这种对画作的观赏不是站在画面之外的品评,而是将自我投身于画中,仰观俯察,是物与我的和谐统一。笔者认为这需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将自我置身于客体之中需要消弭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这一过程虽是由画引出,但离不开主体潜意识中对自我心理的调整与把控,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实现呢?
其次,高峰体验与气韵生动都指向了某种超越性的、对世界本源的体悟。关于这点,不妨先分析气韵二字的具体含义:“气”指的是画面中充斥的一种生气,同时也蕴含着笔力、气力的含义;而“韵”则指向音乐的节奏。气韵代表的是一种有节奏的生气。当画作具备了这样的生气,自然生动。画作何以有生命流动,这种生气流动感又为何成为中国画作的至高追求,笔者认为,这种对画作的解读,离不开观赏者的心理。
受民族、宗教、哲学的影响,中国人讲求技通于道。若仅有卖油翁的熟能生巧,那就是画工之流,不登大雅之堂。而要能作为艺术存在,就要尽到对道的关照,使人能够体悟宇宙与自我的关系,能够合于大道。中国画的技通于道除了创作者自身之外,对观赏者来说,其在画作中所欣赏、感悟到的生机正是感悟到了“道”,所以沉迷于画中。
叶朗在《美学原理》中提出:“高峰体验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再是手段的体验……高峰体验是一个拥有巨大价值的体验,是一个伟大的启示。”由此,笔者认为,观赏者在欣赏画作时是具有高峰体验的。
再次,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一种存在认知,即完全的认知。被主体所感知的对象好似变成了全部宇宙,它周围的其他事物都消失了,正如热恋中的男女眼中只有彼此、满怀爱意的母亲注视着她的婴儿。这种认知与人们欣赏气韵生动的画作从而达到的“游于画”的状态是一致的。
马斯洛说:“在高峰体验中,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种神秘与狂喜的色彩,这种诗意的语言仿佛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这种富于诗意的、自然而然的感受与观赏者神游于画的状态相契合。
三、气韵生动与高峰体验的区别
气韵生动与高峰体验有一定的区别。虽然后世对气韵生动的内涵进行了拓宽,但人们仍须对气韵生动的本意进行研究。气韵生动的提出是针对人物画的创作:“生动”二字指向的是人物画中的线条问题;“气韵”二字最初也是为了区别动物形体与人物形体。至于其中的意境问题,乃是后世对气韵生动的不断阐释,拓宽了它的适用范畴与内涵。
气韵生动体现在绘画中对线条的运用,以线条展现人物的神气、仪态,再由人物神气、仪态展现意境,这是评判一幅画优劣与否的标准,是针对客体而言的。高峰体验指向的是主体的心理。虽然气韵生动所引起的审美心理与高峰体验有吻合之处,但是它与高峰体验这种纯粹的审美心理不同。
四、结语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命题之一,前人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笔者将气韵生动引起的审美心理与高峰体验相比较,尝试以另一角度回观中国传统美学问题,希望能对传统美学问题的探究提供新的思路。
(长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