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臧氏“以邑为氏”还是“以字为氏”

2021-07-11 11:05臧传友
牡丹 2021年8期
关键词:字子始祖鲁国

近年来,在谈及臧氏历史与文化之时,对于臧氏以邑为氏还是以字为氏的问题,学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争论的焦点在于“邑”和“字”这一根本问题上。本文结合古籍中对于姓氏的记载并加以引证,以期为这个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臧氏及其得姓始祖臧僖伯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联谊会、研讨会的广泛召开和举办,臧姓家族内部的联系变得日趋紧密。在交流的过程中,各地家族对于臧氏文化的探讨和研究也有序开展起来。

春秋时期,作为鲁国世家大族的臧氏家族,世为鲁卿,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和臧武仲等均为鲁国之肱股。臧僖伯开创了臧氏家族的辉煌历史,春秋中期,臧氏家族在鲁国的影响力达到顶峰,其地位和名声不容小觑。

臧僖伯,名彄,字子臧,曾受封于“臧”,其后代便以封地之名作为他们的姓氏,并尊其为中华臧氏始祖。据文献记载,臧僖伯生于周宣王三十五年戊申(前794),配姜氏,生二子,长子:达,次子:幽。卒于周桓王二年辛巳(前718),寿七十六岁,葬泗北墓。

臧僖伯之父为鲁国第十二任国君——鲁孝公。鲁孝公辞世后,他的儿子弗湟继位,即鲁惠公。鲁惠公去世时,因太子年纪尚小,国之政事便交由鲁惠公的庶长子——息姑行摄政之权,即鲁隐公。史载,臧僖伯是鲁隐公时期的重臣,也是其叔父。

《左传》一书记录了臧僖伯在公元前718年劝谏鲁隐公不要去棠地观看捕鱼的故事,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臧僖伯谏观鱼”。该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礼制观念,影响深远。

二、臧氏起源的两种说法

臧氏起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臧僖伯。关于臧氏起源,目前主要的说法是源于春秋时期鲁孝公的儿子,其名为彄,字子臧,封邑于“臧”,史称“臧僖伯”。所以,臧僖伯应为臧氏家族的始祖。至于臧氏是以邑为氏还是以字为氏,目前学界的观点不一,有人说是以邑为氏,有人说是以字为氏,尚存争论。除了这两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例如,源于鲁惠公之子的“欣”之说、源于官职之说、源于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获”之说等,由于这些说法无史料记载佐证,因此不足为信。现存古籍中关于姓氏记载的资料较多,如《世本》《元和姓纂》《春秋左传正义》《通志》《古今姓氏书辨证》《路史》等。为了进一步解决疑问,本文搜集、摘录了部分古籍中有关臧氏的资料,以供研究者参考。

三、古文献中关于臧氏起源的记载

《通志》成书于南宋,作者郑樵,全书共200卷,500余万字,辑录了上古至隋唐时期的历代典章制度,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通志》中记载了一些姓氏来源,列举了“以国为氏”及“以邑为氏”等的情况,诸如虞、夏、商、周、鲁、齐、宋等是“以国为氏”,即以诸侯国的名字当作姓氏;崔、卢、鲍、晏、臧、费、柳、杨等是“以邑为氏”,也就是以卿大夫立邑的邑为姓氏,开创了新姓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的作者是邓名世,抚州临川人。全书40卷,正式刊行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是我国姓氏谱牒学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较为全面地整理和编辑了汉唐以来的姓氏谱牒,集众家之长,堪称宋代谱学的最高水平。该书对臧氏的来源也作了记载:“臧,姬姓,鲁孝公子彄,字子臧,其孙始以王父字为氏。”东汉经学家服虔曾说:“庶公子则以配字为氏,尊公族展氏、臧氏是也。”由此可见,邓名世、服虔二人皆持“以字为氏”观点。

《路史》是我国宋代一部取材繁博庞杂,集神话、历史之大成的古书,共47卷,作者是罗泌。该书的姓氏源流观点比较独到,常被后世姓氏研究学者引用。《路史》中有如下记载:“其以邑氏者,臧、众、秦、运、郓、管、柳、厚、郈、颜、即、费、蔑、鲁……”可见,该书持“以邑为氏”观点。

《元和姓纂》的作者是林宝,成书于唐元和七年(812),为唐代谱牒研究专著。该书记载:“鲁孝公子彄,食采于臧,因氏焉。”可见,该书持“以邑为氏”观点。

《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孔颖达,共60卷。“正义”就是依据传注而加以疏通、解释之意。《春秋左传正义》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春秋》本身。《春秋左传正义》记载:“僖伯名彄,字子臧……计僖伯之孙始得以臧为氏,今于僖伯之上已加臧者,盖以僖伯是臧氏之祖,传家追言之也。”

《世本》成书于战国末期,作者不详,相传为赵国某史官。该书辑录了自上古黄帝到春秋时代的帝王、诸侯和卿大夫的世系起源,其不少内容被后世史书引用。该書记载:臧僖伯为“孝公之子”,“小心畏忌曰僖”,后世“乃以王父之字为氏”。清代的不少学者对该书做了辑录,如王谟、雷学淇、孙冯翼、茆泮林、张澍等。其中茆泮林辑本的《世本》里出现了“字子臧”三个字,张澍辑本的《世本》则采用了《春秋左传正义》里面的观点,其他几种辑本均未有“字子臧”的描述。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臧氏“以邑为氏”和“以字为氏”的观点同时存在。《春秋左传正义》主张“以字为氏”,然而其所持的“今于僖伯之上已加臧者,盖以僖伯是臧氏之祖,传家追言之也”的观点实为一家之言,未有任何资料加以佐证。同时,孔颖达也不确定是否是“传家追言”,所以他用了一个“盖”字,“盖”在这里是“大约、大概”之意,说明这句话只是孔颖达的猜测而已,其“以王父字为氏”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奈的解释。

《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了“以字为氏”的观点,但后人对“以字为氏”提出了质疑。《通志》《路史》《元和姓纂》皆主张“以邑为氏”,其中《通志》和《元和姓纂》的记载尤为详细。

《世本》是秦汉以前的著作,且在宋末就早已失佚,清代学者所辑补的八种版本只是记载了臧氏家族的传承,并未对“以邑为氏”还是“以字为氏”作出最终的说明。

西晋著名学者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臧僖伯,公子彄也。僖,谥也”,没有对于“字子臧”的描述。成书于春秋末年的《左传》收录了《臧哀伯谏纳郜鼎》一文,其中写道:“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周内史称臧僖伯的儿子为“臧孙达”,从侧面印证了“其孙始以王父字为氏”观点的错误。

臧氏的一些古老族谱对僖伯公也有记载,例如《臧氏南图公支谱》:“僖伯,鲁孝公四子,名彄……为隐公上卿,勋懋公室封于臧,遂为得姓之始祖,卒谥曰僖伯。”

四、周代采邑制度下的“臧邑”

《礼记·礼运》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据《国语》《左传》《周礼》等史料记载,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周王朝开创了“国野制”。这种制度规定: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称为“国”,“国”之外的地方均为“野”。按照制度,国君把土地封给卿大夫,为“采邑”。当时的卿大夫无论官职大小都有自己的食邑,官爵不同,田邑大小、数量也会不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作为周王朝最忠实的拥护者,鲁国也推行这种分封制,卿大夫在都城任职的同时,又是采邑的实际拥有者,逐渐成为合法的国中之国。邑中的收成除了交纳一部分给公室作为贡以外,其余全归卿大夫所有,为整个世族提供物质和政治方面的保障,所以“公食贡,大夫食邑”。采邑作为卿大夫的世襲领地,不容外人染指,这是导致世卿大族兴盛、君权衰微的直接原因。到了春秋后期,采邑的功能远远超过了最初的政治功能,成为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多功能的地方割据政权。

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臧氏家族的封地有两处,一处是臧邑,即始祖臧僖伯的封邑。据《通志》记载,鲁孝公之子公子彄,食邑于臧,因以为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史籍中虽未有记载,但鲁孝公作为一国之君,赐儿子一块封地,实属正常。据现在的有关专家考证,臧邑应在鲁国和郯国的边境地带,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归昌乡附近。春秋初期,郯国与鲁国之间相隔有滕国、邾国、薛国等小国,并无交界,臧僖伯逝世时,这些小国仍然存在,所以臧邑的具体位置仍有待考证。

另一处封地为防邑。鲁有东防、西防,臧氏的防邑是东防。《左传》记载,鲁隐公九年(前714)冬,“公会齐侯于防”;鲁庄公二十二年(前674)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鲁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冬十二月,“城诸及防”。据杜预注释:诸,指诸邑;防,指防邑。据考证,诸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市积沟镇乔庄村;防邑在今山东省费县方城镇。鲁襄公十七年(前556),齐国将臧武仲围困在防地,叔梁纥、臧畴和臧贾等人率兵甲奋力抵抗,营救臧武仲。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为了保留臧氏在鲁国的世族之职,深思后的臧武仲最终献出防邑,奔走齐国。至于防邑何时成为臧武仲之食邑,尚无具体史料记载。

五、结语

笔者认为,臧氏“以邑为氏”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有说服力。此外,还需说明的一点是,无论“以邑为氏”还是“以字为氏”,臧僖伯皆为中华臧氏始祖,这一点毋庸置疑。

(诸城臧氏文化研究会)

作者简介:臧传友(1965-),男,山东潍坊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姓氏文化。

猜你喜欢
字子始祖鲁国
我最喜欢的字
『万工始祖』鲁班
华夏始祖
柳季与岑鼎
周处除三害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后稷教稼
《始祖》心魂在 光焰万丈长
李兴隆 ● 书法欣赏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