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史中,明末清初是一个特别的时期,有较多书家热衷于在书法作品中使用异体字。其中,既有王铎、傅山等热衷于使用异体字的狂热者,也有董其昌等理性者。
一、尚“奇”美学思想的影响
明代灭亡后,不愿侍清的文人志士将注意力转移到文艺创作上来。动乱的政治环境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时机,也为这一时期尚“奇”美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末清初,为拉近士商的社会距离,商人便借着近乎病态的奢侈消费行为来提升其社会地位,这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人们消费观的改变除了表现在消费水准上,也表现在文化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西方的思想、物质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进入中国,有“大率夷人入市中国,中国而商于夷,未有今日之伙者也”之说。
尚“奇”并不足以概括明末清初书法的特点,但尚“奇”美学思想体现在了明末清初书家的作品中。董其昌书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宗旨是“生”,“生”本身就有着“奇”的特质。张瑞图书法作品中的用笔、结字形态多为锐角,清人秦祖永评价张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倪元璐的艺术创作以“澹”为最高境界,“澹”与“奇”有着内在联系,后人评其“行草书如番锦离奇,另一机轴”,“新理异态尤多”,这一“异态”就是“奇”的体现。王铎用笔狂放、结字奇绝、章法摆动,善用涨墨作书,这都是“奇”的外化形态。石涛的楷书作品汲取了隶书、魏碑、行草书的用笔特点,隶书结体奇古。赵宦光的草篆以行草笔法写篆书,奇趣自现。
尚“奇”美学思想还体现在书家用字上,王铎、傅山等人是使用异体字的狂热者,代表作品有王铎的《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三潭诗卷》,以及傅山的《啬庐妙翰》《隶书千字文》等。明末清初的尚“奇”美学思想为异体字盛行提供了心理动机。
二、复古思潮的影响
自从隋唐实施科举取士制度,书法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考生必备的技能。自宋代的《淳化阁帖》翻刻之后,刻帖盛行于世,这种汇刻古人书迹的做法得到广泛传播,影响后世。事物一旦发展到极致,必将开始走下坡路。晚明书家虽然继续尊崇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核心的书家,但不再全盘接受,取而代之的是从创造性入手来诠释。
临摹古代大师的作品是书法学习的基本途径,帖学式微之后,书家对经典的临摹开始偏向于意临。王铎临摹的颜真卿《八关斋会记》则直接变原字为难以辨认的异体字,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这开启了表现主义书风。
当然,若一味地追求表现、追求突破,作品中就会缺少传统的表现,很难“立”得住。若想“立”得住,就需要在其他的书法资源中汲取营养,填补消失的那部分帖学传统,这导致金石学被纳入视野范围。金石学的研究使书家接触到了异体字,这也触到了清初学者、书家的内心世界,因为古代碑刻储存了大量的异体字。书家通过碑拓、访碑可以近距离地看到以前的文字,其中不乏一些异体字,这无疑会刺激一些热衷使用异体字的书家,激发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
三、表现主义书风的形成
书法作为一种物化形态,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但也渐渐有了艺术性的体现。到了明末清初,书法的艺术性得到加强,其与实用性逐渐脱离。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使用价值很低,但艺术价值很高的书法作品。
明末清初,书家的审美取向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尚“奇”的美学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童心说”等精神元素,同时还有金石碑刻等物质元素的冲击。明末清初的书家打破了被“二王”帖学经典笼罩的局面,开始了尚“奇”、尚“古”、尚“趣”的艺术追求。碑学的宏大、古拙、奇绝、浑厚,促进了明末清初表现主义书风的形成。
除此之外,明末清初的很多文人和书家积极参与书法活动,促进了各种书法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当时的手卷、扇面、条幅表现为更加宏大的尺幅,原有的手卷演变成了高头长卷,条幅演变成了丈二的巨幅。这一时期的书法表现、创作理念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如傅山的“四宁四勿”论、王铎的涨墨和行间摆动等。巨幅纸张的出现以及书法表现、创作理念的发展使这一时期的书坛形成了豪迈、表现性的环境,把中国古典书法艺术带入全新的领域,出现了具有艺术冲突的书法作品。
四、文人篆刻的兴起
《沙孟海论书丛稿》认为文人篆刻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篆刻在宋元之际已经形成风气,在晚明时期全面发展。著名吴派书画家文徵明的儿子文彭被奉为文人篆刻的鼻祖,其最大的贡献便是重新引入石章。在相对容易凿刻的石章上刻上有意境的诗句、警言、斋号、边款,甚至人物、花鸟、山水等图案,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印鼻,使石章成为集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迷你艺术,颇富把玩性。
晚明时期,郭宗昌的《松谈阁印史》、杨元祥的《集古印谱》等大量集古印谱的刊行对篆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编纂和出版篆刻家的个人印谱逐渐兴盛起来,篆刻的地位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随着晚明时期经济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印章被广泛地使用,经济贸易的繁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篆刻的发展。除文人和商人之外的社会群体为了标榜自己,也开始使用印章,这导致印章的需求量增加,促進了印章市场的形成。
文人篆刻激起了书家对先秦文字和异体字的兴趣。为了刻印和读印,文人必须学习小篆或先秦文字。用印和刻印是人们了解古文字一种有限但有效的途径。明末清初的印章让人很难辨认其文字内容,因为此时的篆刻家喜欢使用生僻的异体字来刻印。
五、字书的发展和出版物的助推
明末清初,异体字广泛流行之际,字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异体字的盛行,使得字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字书的发展为异体字的使用提供了更可靠的学习参考资料。作为明末清初最重要的几部字书,《详校篇海》《字汇》《正字通》《古文奇字》等在继承前人字书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除字书外,明末清初出版的一些著作中也有异体字,例如,赵宦光的著作《说文长笺》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异体字,并在一些不易辨识的异体字后面标示了通用文字,以便读者阅读;包世瀛为《周文归》所写的序文亦是如此,由此能看出作者对异体字的态度。
另外,明末清初的印刷业发达,出版的书籍相对廉价,平民阶层的识字率提高。平民对于跻身文人阶层有着强烈的欲望,这使得文人阶层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优越感减弱。因此,文人阶层在使用异体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通过异体字的使用可以增强他们的优越感。
六、结语
总的来说,明末清初的异体字现象足以引起书法界的重视。这一时期,奢侈之风的出现、价值观念的转变、西方舶来品的流入等因素形成了尚“奇”的美学思想,加上复古思潮的影响、文人篆刻的兴起、字书的发展以及出版物的助推,从而使异体字盛行。
(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徐培华(1991-),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书法美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明末清初楷、隶书法作品中的异体字现象研究”(20JK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