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早期腹部外伤性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

2021-07-10 06:43余荣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外伤性征象穿孔

余荣富

(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宜兴 214231)

近年来,交通事故及建筑事故造成腹部外伤性消化道穿孔患者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事故造成消化道穿孔的同时也常引发患者腹腔血肿、积液及其他器官损伤等合并症,患者入院后往往是急诊,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做出明确诊断。穿孔可造成消化道内容物及气体外溢,导致患者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腹痛、呕吐、出血、腹胀等急腹症,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发生腹腔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2]。在临床上X线及超声检查通过发现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而有助于外伤性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但腹部外伤性损伤患者早期诊断时腹腔气体、积液较少容易造成漏诊[3];同时腹部外伤性损伤合并症较多、病情较重,然而部分患者早期消化道穿孔临床症状并不明显,X线及超声检查可能造成穿孔及合并症遗漏,因此还需要选取其他有效的影像学检查[4]。CT具有密度分辨率高-可发现微小软组织变化,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值得在早期软组织损伤诊断中深入研究。本研究回顾性探讨CT在90例外伤性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2020年在我院经手术治疗证实为腹部外伤性消化道穿孔患者90例,对患者腹部CT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56岁,平均(39.62±5.88)岁;其中67例为钝性损伤,23例为锐性损伤;患者病程2~6 h,平均(3.28±1.17)h;术前对患者采取腹部坐位、侧卧位进行X线、超声及CT摄片检查。患者临床资料比较,P>0.05,可比性好。

1.2 方法

由于病情需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腹部坐位、侧卧位进行X线、超声及CT摄片检查。采用西门子Emotion16 CT机。扫描参数:间隔5 mm,层厚5 mm,螺距1.375,管电流350 mA,管电压120 kV。首先对患者腹部坐位平扫,然后进行侧卧位扫描。腹部脂肪丰富患者采用低窗位0~20 HU,窗宽250~400 HU,观察腹腔积液、网膜囊及肠系膜结构变化。X线检查采用500 mA GE X线机进行腹部扫描。超声检查选用GE B超进行扫描。

90例患者均接受急诊手术,开腹进行手术探查。对于腹部损伤较轻的患者22例,术中未发现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行单纯的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对术中发现伴青紫、无蠕动性、明显水肿等肠损伤严重的患者行肠段切除吻合术,病情极其严重患者可行造瘘术;合并有脏器损伤的患者行脏器修补术,严重脾脏破裂患者可行脾脏切除术止血。术中需要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腹腔,洗净腹腔内肠穿孔外溢的粪便等,术中禁用抗生素冲洗腹腔以防发生术后肠粘连,术后留置引流管。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手术中发现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患者穿孔部位及合并的脏器损伤等;手术完成后,对患者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做好患者术后护理措施。

1.3 评价指标

(1)比较X线、超声及CT诊断结果[5-6];(2)分析患者的CT征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代入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用t、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X线、超声及CT诊断结果

经比较,CT检出率92.33%(84/90)比X线检出率为78.89%(71/90)、超声检出率86.67%(78/90)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良好。相关检查诊断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表2 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

表1(续)

2.2 腹部CT征象

本研究90例患者的腹部CT征象表现为腹腔内或膈下散在游离气体,气腹是胃肠道穿孔诊断过程中特异性较高的征象。用肺窗有助于观察腹腔游离气体,且气体局限于膈下和肝下缘(腹部坐立位);由于胃肠道内食物经肠道细菌消化后,胃肠道内常存在大量气体,当发生外伤性消化道穿孔时,消化道气体可外溢在肠系膜及肾旁间隙,若患者气腹征强烈则提示患者胃肠穿孔程度较为严重。

除气腹征外,腹腔积液为消化道穿孔检出阳性率最高的CT征象,并可以是唯一的异常征象,但并无特异性。CT检查若发现腹腔中量或大量积液,若可排出实质性脏器肝脾肾破裂、骨盆骨折、腹膜炎的可能,则CT征象强烈提示消化道穿孔的存在。腹腔积液CT值是由出血量决定的,单纯消化道破裂出血较少,CT值小于30 HU,若CT值大于30 HU则应警惕消化道穿孔的存在。

腹部CT征象还可出现肠系膜血肿、肠壁增厚,主要为穿孔部位边界模糊,患者穿孔肠壁增厚,邻近可见小气泡影和模糊脂肪层。若发生胃肠漏出物较多时,患者可出现较明显的腹膜炎和腹腔积液;病情严重时不仅容易产生腹腔感染还可导致患者腹膜的增厚。

3 讨论

外伤性消化道穿孔的基本病理是患者由于腹部外伤导致的胃肠道急性穿孔[7-8]。患者出现胃肠道内气体、内容物外溢入腹腔,引发患者膈下游离气体或肝下缘游离气体、腹腔积液,这些外溢物质若不及时清除可造成细菌入血,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临床上通过影响学检查可发现患者的气腹或积液而做出诊断。

腹部立位X线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外伤性消化道穿孔的首选检查手段,通过发现膈下或肝下缘游离气体即可做出诊断,但外伤性消化道穿孔患者早期产生游离气体量较少时,X线较难做出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9-10]。超声检查具有检查方便、无辐射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采用,且近年来超声技术在腹部检查的研究越发深入[11],对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超声检查对检查医生的操作性依赖性极高,若在检查中,操作者检查疏忽极有可能造成中小量游离气体未能检出而造成漏诊。CT作为一种无创、操作方便、密度分辨率高等优点,可以较好的发现早期外伤性消化道穿孔产生的少量游离气体,同时在CT征象中可见胃肠道内外溢内容物、积液,CT更有助于发现肠壁增厚或血肿等在很大程度上利于诊断出外伤性消化道穿孔[12]。

本次研究通过手术病理加以证实,CT检出率92.33%(84/90)比X线检出率为78.89%(71/90)、超声检出率86.67%(78/90)明显较高,且患者的腹部CT征象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早期诊断,极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CT在早期腹部外伤性消化道穿孔的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外伤性征象穿孔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