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2021-07-10 06:43刘良进豆永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水分子肌层磁共振

秦 涛,刘良进,豆永升,宋 俊

(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033)

子宫内膜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在妇科肿瘤中,排名第三,其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和卵巢癌。当前,子宫内膜癌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时,应当结合其TNM分期,制定治疗方案[1]。临床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时常采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其中磁共振成像诊断软组织分辨率良好,可将子宫内膜和周围器官间关系清晰的显示出来,安全性高,无辐射,使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促使术前分期诊断准确性有效提高。本文将选取我院近一年(2019年5月—2020年5月)5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所有患者中,年龄为32~65岁,平均年龄(51.29±0.77)岁。病程为0.55~3年,平均病程(2.18±0.32)年。病理分期为Ia期10例,IIa期20例,Ib期16例,IIb期4例。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经病理诊断确诊疾病;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其他恶性肿瘤;药物过敏;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弥散加权成像(视为研究组)和动态增强成像诊断(视为参照组)。使用设备为磁共振扫描仪(型号:Signa HDX1.5T,GE公司),取高压注射器(Madrad S S300)注射钆喷酸葡胺造影剂注射液(0.1 mmol/kg)。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膀胱呈轻度充盈状态,由骶髂关节到耻骨联合下位置为扫描水平实施平扫:采用矢状位、横断位实施T2WI扫描,在横断位采用T1WI扫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冠状T2WI扫描。实施DWI成像,首先矫正,实施平面二维成像扫描,结合T2WI参数定位,设定层间距为5 mm,层厚为5 mm,将扫描视野设定呈36 cm×36 cm,矩阵采用128×128,共4次激励,扫描持续48 s。失司DCE成像:在20 s、60 s、120 s时分别扫描,实施矢状面、横断面成像,设定矢状面扫描视野36 cm×36 cm,矩阵为320×224;采用矢状面,设定厚度为4 mm,层间距为1 mm;采用横断面,设定厚度为5 mm,层间距为1 mm。在扫描过程中,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体位,以国际妇产科协会发布子宫内膜癌分期(1986年)为标准,由三名医师进行讨论与研究,对患者分期进行判断。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诊断为金标准,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分析本研究,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率(%)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结果分析

50例患者中,深肌层患者共21例,浅肌层患者共29例。研究组患者为弥散加权成像,参照组患者为动态增强成像诊断,诊断准确率比较: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

表1 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结果分析[n(%)]

2.2 两组患者诊断灵敏度比较

参照组为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研究组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诊断灵敏度比较:研究组深肌层、浅肌层诊断灵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断灵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阳性预测值比较

参照组为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研究组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阳性预测值比较:研究组深肌层、浅肌层诊断阳性预测值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阳性预测值比较[n(%)]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属于妇科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有严重威胁,降低生活质量。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转移率,且死亡率高,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延长生命。由于子宫内膜癌发病隐匿,常规影像学诊断无法准确判断疾病,病理穿刺活检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2]。然而,病理活检操作是一项有创操作,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对受检者身体产生损害。临床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时采用磁共振成像诊断[3]。近年来,磁共振技术应用成熟,联合多参数扫描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显著效果。当前,临床常用的磁共振诊断技术包括DCE-MRI技术、DWI技术等,各项应用技术发展成熟,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率[4]。T2WI诊断在1980年应用于临床,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时联合DCE,读片过程中可提高肌层浸润诊断准确性。研究指出,子宫内膜癌患者使用DWI磁共振诊断,诊断准确率约为90%,证实了DWI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还有学者对肌层浸润程度进行评估,联合DCE成像、DWI成像、T2WI诊断,诊断效果明显更高,在子宫肌瘤病患者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5]。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深肌层、浅肌层诊断灵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深肌层、浅肌层诊断阳性预测值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有学者[6]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实施磁共振诊断,包括动态增强诊断、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结果可见,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动态增强诊断,差异(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的组织分辨力良好,可清晰显示出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图像,不存在辐射,同时还可清晰显示出卵巢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常用手段[7]。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的TSE TIWI空间分辨力很高,能够对子宫内膜癌分期准确判断。在弥散加权成像中,以分子水平将活体水分子的热运动状况无创的反映出来,进而成像。研究指出,但集体中水分子具有较快的扩散速度时,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时体内水分子信号将更弱[8];相反,若机体中水分子具有较慢的扩散速度,使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时,水分子的信号将会更强。子宫内膜癌患者相比于健康者,其水分子扩散速度明显更慢,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机体中癌细胞诱发水肿,造成癌细胞间的液体减少,影响水分子的扩散,进而降低扩散速度。因此,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者,图像可见肿瘤病变表现为不断增高的弥散性信号或者局灶性信号,同时在病灶处ADC值出现下降[9]。

综上,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明确病灶浸润情况,促进疾病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水分子肌层磁共振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两颗心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