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3D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2021-07-10 06:42岑小曲林李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造影例数

岑 建,岑小曲,林李生

(1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2广西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3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肝癌是指肝脏上皮组织或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早期肝癌无特异性症状,当患者病情发展至中晚期,可出现腹胀、肝区疼痛、消瘦、纳差、乏力等症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肝癌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和肝硬化等因素有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若想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及时发现病情,尽早做出诊断和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但是常规影像学技术并不能形成立体的肝脏肿块,也无法直观显示肝内血管、浸润情况,故诊断准确率较低[2]。目前,三维重建(3D- reconstruction)技术是临床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通过计算机处理辅助系统建立虚拟模型,可以更客观、逼真、全面显示肝脏结构,这对提高肝癌诊断率具有积极作用,也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本文探讨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并作出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X线、超声检查,拟诊肝癌者;临床资料完整者;遵医行为良好者。排除标准: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合并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者;诊断前已接受治疗者;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合并精神疾病者。60例疑似肝癌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3.39±5.66)岁;超声病灶直径最短3.0 cm,最长11.5 cm,平均直径(6.52±1.76)cm;体重最低43 kg,最高72 kg,平均体重(56.64±3.55)kg。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检查,选择型号Aquilion ONE TSX-310C 320排螺旋CT机,检查前告知患者禁食禁水6 h,取仰卧位,从膈顶扫描至肝脏下缘,扫描参数:电压120 kV,层厚3.75 mm,电流750 mA,矩阵512×512,球管旋转1周0.75 s。扫描结束后,行血管造影,使用双筒CT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对比剂,剂量1.5 mL/kg,注射速率5 mL/s,再用生理盐水冲管,动脉期注射后扫描延迟20~25 s,静脉期注射扫描延迟50~55 s。将图像传入GE后处理工作站,后处理技术包括最大密度投影法、多层面/曲面成像、容积再现技术,建立肝脏三维立体模型(见图1),多角度观察肿瘤位置、相邻血管。

图1 肝脏三维重建成像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接受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判断CT诊断效果,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分析三维重建的影像学表现,并作出统一判断。在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中,计算下列增强参数:血容量(BV)、灌注流量(BF)、开始时间(TTS)、达峰时间(TTP)。三维重建评分根据肝脏动静脉血管走向、临界情况与边缘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图像清晰度越高,显示肝总动脉为1分,肝固有动脉为2分,肝左右中动脉为3分,三级血管分支为4分,四级血管分支为5分,五级血管分支为6分,六级血管分支为7分。分析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诊断效果,诊断灵敏度=真阳例数/(真阳+漏诊)例数×100%,诊断特异性=真阴例数/(真阴+误诊)×100%,诊断准确率=(真阳+真阴)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分别行χ2、t检验。若检验得出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CT血管造影参数的比较

在60例疑似肝癌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肝癌57例,肝硬化3例。肝癌患者BF值高于肝硬化患者,BV值、TIS值、TTP值低于肝硬化患者,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CT血管造影参数的比较(±s)

表1 CT血管造影参数的比较(±s)

组别 例数BV/mL/100g BF/mL/min·100g TTS/s TTP/s肝硬化 3 82.36±4.25 80.69±8.32 1.86±0.11 12.25±1.36肝癌 57 46.74±3.20 122.28±3.41 1.03±0.04 4.30±1.31 t 33.48 22.20 35.46 21.05 P<0.05 <0.05 <0.05 <0.05

2.2 三维重建评分的比较

最大密度投影法、多层面/曲面成像、容积再现技术三维重建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维重建评分的比较(±s)

表2 三维重建评分的比较(±s)

重建方法 例数 重建评分最大密度投影法 60 6.34±0.32多层面/曲面成像 60 6.40±0.51容积再现技术 60 6.39±0.40 F 0.35 P>0.05

2.3 诊断效果

60例疑似肝癌患者中,影像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肝癌57例,肝硬化3例,误诊1例,漏诊1例,真阳性56例,真阴性2例,诊断特异性、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66.67%、98.25%、96.67%,详见表3。

表3 诊断效果(例)

3 讨论

在传统肝癌诊断中,主要通过采用超声、MRI、CT呈现肝癌影像学表现,但这些检查技术只能提供二维成像,无法显示立体肝癌结构,难以直观观察出肝脏恶性肿瘤浸润情况、肝脏血管浸润情况,所以采用常规影像学技术诊断效果欠佳。三维重建是近年来医学临床应用于疾病诊断中的新型诊断技术,具有理想的可视化效果,不仅能检出胆管寄生虫性疾病,还能检出血管变异疾病,应用于肝癌诊断中也能带来重要价值[3]。其中CT三维重建图像质量高于传统血管造影,可以更全面和直观了解病灶节段定位。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患者BF值高于肝硬化患者,BV值、TIS值、TTP值低于肝硬化患者,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显示病灶血管产生的灌注信息,进而发现微小病灶,提高诊断效果。这是因为CT三维重建可以一比一还原患者肝脏结构,精确、真实表达肝脏机器内部管道和血管信息,同时CT三维重建在不增加辐射剂量条件下,也能提升空间分辨率,全面观察门静脉体侧支循环,从而清晰显示肝脏供血动脉起源和走向,最终发现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本研究结果显示最大密度投影法、多层面/曲面成像、容积再现技术三维重建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示最大密度投影法、多层面/曲面成像、容积再现技术对肝血管显示具有高度一致性,均能清晰显示肝门静脉和侧支循环的分布。最大密度投影法可以根据组织密度差异性,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有利于病灶定性诊断;多层面/曲面成像具有强立体感的优势,能提供清晰的肝脏门脉与侧支循环血管走向、分布;容积再现技术既能显示门静脉分支,又能显示侧支循环血管,还能减少周围血管重叠,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4]。本研究结果显示,CT三维重建诊断特异性、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66.67%、98.25%、96.67%,这说明三维重建可有效增强诊断效果。这是因为三维重建能重建多平面血管图像,还可立体显示肿瘤血管的走向,观察是否出现门脉癌栓、肿瘤外供血动脉起源、肿瘤浸润情况,从而有效鉴别诊断肝硬化和肝癌,提高诊断准确率[5]。

综上所述,采用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准确显示肝癌患者肝脏血管灌注情况和血管结构,诊断肝癌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较高。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造影例数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更正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