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范 曹馨悦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非遗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重新进入大众的视线。研究组深入研究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的常见方法,调查到其存在的瓶颈,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路径存在不足的表征,提出在“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九大传承路径,并将其成果应用于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 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 传承路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京市非遗共有145种。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的常见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收集保存、传授教习、宣传展示。然而,在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中,旧工艺与新时代未融合、传承路径单一、项目资金不足等问题,使得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长时间处于瓶颈期。
一.“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路径不足的表征
1.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呈老龄化趋势。目前,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呈现老龄化趋势,并且数量严重缺乏。老一代传承人虽然手工艺基本功扎实,态度严谨,追求卓越,是年轻一代传承人的模范,但是老一代传承人,尤其是65岁以上的传承人,在思维上,普遍落后于时代新思潮,在制作工艺上,模式相对陈旧保守,难以创新发展。
2.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与新媒体接轨缓慢。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新媒体的推动下,传统手工艺的基础构造与呈现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媒体所包含的网络传媒、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使得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制作工艺与宣传模式上加速了创新性管理,但是新一轮创新性发展的速度仍然较为缓慢,创新力度受到旧工艺的限制”[1]。
3.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对象不明确。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政府拨款到有关机构的自发组织,从传承人招收学徒到非遗文化进校园。归根结底,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问题在于培养并扩大传承对象群体。然而,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尚未在新时代成功定位,其制作工艺又极其注重基本功,加之发展前景不清晰,使得传承对象尚不明确。
二.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九大传承路径
(一)对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博物馆和基地进行有效的保护和设备的完善
尽最大可能完善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所需的硬件配置,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基地进行扩建,并对室内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完善与更新。
目前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博物馆和基地在硬件设施方面不够完善,产品研发速度快,却在非遗产品的传承方面成效甚微。南京市云锦博物馆可供展示的专业实物资料有970件,在60余人的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下,有着较强的产品研发和复制能力,但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
促进南京市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的前提就是对手工技艺的保护。要将完整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传承下去,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南京市现有的非遗博物馆数量少,分布零散,许多手工艺类产品的制作研发对环境的要求极高,以绒花制作工艺为例,制作绒花需要从原料蚕丝开始准备,制作出精美的绒花需要上等的蚕丝,并经过缫丝、染色、织造等多个步骤。生丝在经过整理过后需要一定的环境湿度保持,染色后要勤翻、绷直,整个过程全部手工完成。扩大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博物馆和基地的规模,对制作工坊的环境适配进行科学测定,可以有效地辅助手工艺者把控产品质量,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
(二)向南京市现有非遗传承人提供技术与经济方面的综合性支持
“由于社会变革和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以往的实际生产生活价值,而且扩展到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2]。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当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技术、政策、经济等支持,使他们利用先进技术创新设计理念,革新制作技艺。同时利用互联网提高社会人士对非遗传承的关注度,从而扩大非遗的销售渠道,促进线上线下结合销售,为传承人谋求经济利益,刺激传承人变通方法打造品牌效应,从而激励传承与创新,形成创新增进经济,经济反哺创新化传承的良性循环。
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呈现老龄化趋势,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局面。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政府等有关部门在申报条件上放宽了限制,在政策上为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降低了门槛。同时,在征得地方的资金支持后,政府正竭力为现有非遗传承人提供充足的研发资金,集中力量大力提供技术支持。以绒花制作工艺为例,恒温环境的提供需要现代工业的力量,融入科技元素,利用控温系统打造良好的研发环境。
(三)对南京市潜在传承人进行综合性培养
1.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让南京市更多的潜在传承人能够接触、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不断地加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传承人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价值认知、文化认知以及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认同感”[3]。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注冊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不仅可以促进潜在传承人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的专业知识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学习途径,还可以增加公众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了解,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在推送的文章下方提供手工艺类非遗博物馆或基地的联系方式,招募专业人才和社会志愿者加入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研究团队。
2.开设国内实践课堂。
(1)组织学生到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博物馆和实践基地参观,深入了解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制作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的方式,去体会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内在美,从而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
(2)在课堂上观看相关纪录片,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来激发学生对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兴趣,以纪录片为切入点,以及老师的带动之下,推动学生去了解非遗文化,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增强学生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3)为進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南京市高校和教育机构因地制宜地推出关于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趣味课程,可以制定相关的培育方案,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开发学生们的动手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4)高校可以根据各个学校自身的情况,以社团为单位,组织开展有关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研究项目,在探索中感受中国文化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和实践能力。
3.开设国外实践课堂。
(1)借助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来开展实践教学。基本授课模式是以相关双语纪录片的播放为主,以老师的必要讲解为辅。对于能够开展实践活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尽可能地组织并开展实践教学,同时要高度重视实践活动中的口授解说、实物展示、现场展演等教学形式,尽可能地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外国学生全方面的的了解非遗,从而以浸入式的课堂氛围逐步提高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对东方美学的感受力。此外,实践课堂要尤其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师生进行对话学习,在交流中解决实际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以成果展示会作为结课方式,学生可选择所讲课程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对其进行独创性的传播与传承路径的研究,制作精美的视频、手工作品或者PPT演示文稿等。对外汉语课堂使学生在群体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文化底蕴,从而扩大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全球的影响力。
(2)在外国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宣传片,配备双语字幕,增强文化影响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外国的电影制作公司进行合作,将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元素加入到外国影视作品中,拉近外国观众的距离感,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播。
(3)利用互联网链接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博物馆和实践基地VR实景,并在作品图像旁加入外文文字介绍,开设留言讨论版块为学习者创造交流空间,实现线上的文化交流学习,打破时空的限制,让非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也能够推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让非遗文化得到创新性发展。
(四)进行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并建立图像数据库
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字化方式、富有冲击力的视听效果以及高普及率的互联网来向世界展示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打破原有传播方式的时空限制,使传播方式各具特色,因地制宜,让各个地区的受众群体都能够更加轻松地接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合理利用Java EE、OpenCV以及MySQL数据库建立以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为基础的数字化资源库,在保护数字化图像的同时,设计和开发出“以图找图”的新型搜索引擎,并对样本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从而提高手工艺类非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提供保护。
(五)实现传承人与传播平台的有效对接。
传承人担任传播平台的长期合作伙伴,不仅增加传播平台的可信度,而且传承人也可以利用传播平台对有关内容进行发布,做平台信息的第一提供者,让中国手工艺类非遗技术以更加真实的面貌传播,并且做到实时更新。此外,“传承人可以利用现有的自媒体平台,通过视频记录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制作过程,让更多人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非遗文化,同时传承人也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记录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避免其失传”[4]。
(六)完成传承方式与传播方式的单向并轨
传播方式与传承方式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但是,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类的非遗传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二者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而两者之间必然会存在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正是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可持续优化发展的重点。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者,应该主动发掘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利用双方的优势,来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发展。
(七)利用3D建模技术或3D打印技术拓展南京市非遗的传承方式
大量手工类非遗都可进行3D模拟打印,如皮影戏,剪纸等等。通过年轻人感兴趣的技术方式,增强大众对非遗的兴趣,拓展非遗的传承方式。利用先进技术突破空间限制,即使在非衍生地,也可以进行模拟,利用3D建模技术也可以有效地规避制作技术不成熟的问题,让非遗传承方面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能够接触和制作出有关的产品,从而扩大非遗的影响力。
(八)推进关于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文化的传承研究
大力推进关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文化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研究,出版有关传承文化的研究书籍。经过运用新媒体技术的集聚性强和流传范畴广的特点,让人们在使用新媒体技术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对技艺本身的保护、创新、传播和传承。同时,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青年人通过虚拟体验和线上交流等方式,自觉接受文化传承教育,增强传统文化感召力,让非遗文化在融合中得到传承。
(九)推进人工智能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
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作,跨界交融,创造的经济情报共享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手工艺非遗的文化产业与人工智能相融合。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先进技术促使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根本上扭转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生产、分发和变现过程中的不利局面,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展陈形式,极大地改变传承主体匮乏的现状。
1.推动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业变革,重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创新创意设计,同时,要注重将传统的手工艺类非遗技术与新兴的技术相结合,汇聚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在非遗传承、产品展示和市场流通等方面的创新,吸收多方面的优点,并将其有效的融合,从而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在产品市场流通方面,要追求准确的服务,收集大量的人工智能数据,注重用户的使用感受,重视技术创新、自主产业链的优化和无形特征的精确需求。“主动借鉴其他市场有效的经验,将其应用在非遗市场上,推动手工艺类非遗产业的发展”[5]。
2.培養南京市在“非遗+人工智能”方面的复合传承人。积极推动非遗基地与当地各大高校的合作,构建传承和研究一体化的新模式,培育专业的非遗传承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让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人不仅仅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同时还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高科技培训平台,打造择优政府、大学和工厂三方合作的“+AI的非遗”,以满足缺少高复合传承人的现状。
3.打造南京市“非遗+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园区。将人工智能的各个方面的创新元素进行融合,尽可能的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并且当地政府应该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将各地的非遗传承文化汇聚起来,从而博采众长,“将创业园区作为基石来带动南京市非遗产业的发展”[6]。
4.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立法部门应当加快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对知识产权体系加大保护力度,并利用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扩大知识产权有关法律的受众群体,促进内部体系的优化整合。政府应当完善手工艺类非遗产业的管理体系,鼓励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龙头企业要注重文化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同时对版权的盗用应当继续进行常态化普查,对知识产权(IP)的侵犯应当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
三.结语
如今,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传承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传承方面的常见方法及面临的瓶颈,研究“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路径不足的表征,进而归纳出九条“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承路径。希望能够在实践中给南京市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提供启发,创新并扩展有效传承路径,让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传承方面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师彦.新媒体视野下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J].智库时代,2019(050):282-283
[2]刘畅.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以南京民俗博物馆的传统手工艺保护项目为例[J].社会科学家, 2018,000(005):103-107.
[3]王邑雯,邓晰.网络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与传播——以故宫文创IP的打造为例[J].艺术教育,2020(05):133-136.
[4]聂文丽.传统手工艺纪录片人物情感外化研究[D].河北大学,2020
[5]徐特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6):52-53.
[6]刘江雪.“非遗+”背景下新疆纺织印染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J].轻工科技,2020,36(05):102-103.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创新训练项目):“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传播与传承路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项目编号:202010300026Z)
说明:唐琬媛、谭朴、陈静三位作者参与本文的资料收集与撰写工作。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