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心路历程探讨

2021-07-09 16:00王耀臣
文学教育 2021年3期

王耀臣

内容摘要:苏轼作于贬官黄州时期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抒写了此时期的人生体味与思索,表现了他内心仕与隐的矛盾心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探寻与追求。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心理的内涵和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仕与隐 佛老思想 人生归宿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古典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喜爱。作者借雨中的潇洒歌行,展示了他虽然坎坷挫折不断,但依然不惧不畏、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胸怀,这首词在读者中产生了心灵共鸣,获得审美体验。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如何消解人生苦闷,超越现实困境,拓展精神空间,获得心灵抚慰,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这首词契合了中国人深层次的审美和心理需求。

要想很好地品读这首词,就要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作品的“雨”和“斜照”这两个意象,从中找到解读作品的钥匙。

一.雨:蕴含着理想幻灭与意存退隐的超然物外与洒脱达观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作为黄州团练副使的苏轼与朋友出游突遇风雨。他毫不在乎,冒雨吟咏,自若徐行,得此篇。词的小序寥寥几笔,交待了时间、地点、天气、人物、事件和写作缘由,也把苏轼的洒脱和与众不同表现了出来。

古典诗词中,雨中诗词多伴随着雨中多愁。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陷入极度苦闷凄楚消沉之中。这首词作者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借“雨”意象来表现其漂泊流离、前途迷茫的处境和内心的痛苦凄清、惆怅悲凉、孤独幻灭的情思。

上片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即见不凡。“雨”,穿林打叶,足见骤雨猖狂。既是实写,写出当时作者途中遇雨的实景与氛围。也是虚写,是人生风雨、政治风雨。这穿林打叶的雨,上汇聚了作者的泪水与愁绪,是雨泪同滴,是一滴滴敲击在作者心头的心雨。“莫听”即不要听,是不要被自己内心的凄凉漂泊、孤独幻灭之感扰乱。“何妨”句即不妨雨中放歌自若徐行,暗示了他在政治风雨中屡遭贬谪,仍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的心态。“竹杖芒鞋”句极具诗情画意,勾勒出一幅烟雨蓑衣行吟图:沙湖道上,词人竹杖芒鞋,雨中吟啸徐行,似闲庭信步,甚觉“轻胜马”,洒脱中有狂放。“竹杖芒鞋”喻指行走江湖,“马”喻指身居庙堂。此句表面是表现作者雨中行走,竹杖芒鞋比骑马前行更便捷,实际是暗含了他经过多次坎坷困境、贬谪磨难、备受打击之后,内心悲凉、理想幻灭而意存退隐的心绪,尽显作者笑傲人生的洒脱豪放。其内在情感延續到了首句之意,开启了“谁怕”一句,那种在风雨中且行且吟淡然自若的情怀,都浓缩在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中。雨具有天然的阻隔作用,在心理上容易出现幻灭与迷茫之感。“一蓑烟雨”,烟雨迷蒙给人以前路茫茫,前程渺茫的心灵感悟。穿林打叶的雨喻示着苏轼内心的抑郁悲凉、矛盾痛苦、萧索落寞,他在人生最低谷之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孤寂凄凉之感,理想破灭之叹。“任”和“谁怕”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切的淡然无畏,旷达超然,风雨兼程,傲然前行。人生有顺逆成败、荣辱祸福。无论何时处于何种境地,苏轼都能以坦然超脱的心境去对待。

二.斜阳:蕴含着理想幻灭与淡泊宁静的闲适洒脱与空灵超然

乌台诗案对于苏轼,是一场恶梦。黄州的贬谪生活,使苏轼由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转入出世隐逸的老庄思想,重新认识社会,评价人生。

下片的“料峭春风”点明时令与恶劣的环境氛围,这既是自然环境,也是作者残酷的现实生存环境。料峭春风吹得作者清醒,是酒醒,也是觉醒,梦醒就是现实。“微冷”有双重意义:一是大自然的阴冷寒意,二是乌台诗案给积极进取的作者带来的心理感受——心寒。“微冷”二字,作者寄寓着人生感慨,弥漫着萧索意味,暗示着其悲伤凄清孤寂落寞的心境。紧接的是“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相迎”二字极妙。对经历风雨者来说,是欣喜:骤雨初歇,雨过天晴,山头斜阳,亲切振奋;驱散阴冷寒意,迎来和煦阳光。

“斜照”即夕阳黄昏。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在太阳意象的象征意义里,升起、日午、黄昏、日落,就像是一个人经历了出生、青壮年、老年、死亡的人生旅程,就像历史经历了源起、兴盛、颓败、替代的过程(《晚唐钟声》73页)。太阳升起意味着诞生,充满希望。太阳升起,喷薄而出,光芒四射,威力无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驱散黑暗寒冷绝望,带来光明温暖希望。太阳的降落意味着死亡,蕴含着恐惧。黄昏夕阳,美丽温馨,日薄西山,带来伤感恐惧绝望,使生命涂上了虚无迷离的色彩,沉沦了英雄气度、消逝了生命亮色。

斜阳黄昏,在时间意义上具有苍茫的历史意味。可以想象,47岁的苏轼,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站在雨过天晴的黄昏里,呼吸着清新微凉的空气,拄杖追忆前尘往事,他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想与慨叹呢?回顾近三十年的宦海沉浮,苏轼在痛苦中反思,在幻灭中动摇,在消沉中追求,在泛舟江湖与身处庙堂之间怅然徘徊,在退隐与入世中激烈交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并积极践行的苏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岂是今天的我们所能够理解的?

“山头斜照”表明雨过天晴,斜阳相迎,充满温馨与生机。虽然没有早晨太阳的威力驱走“微冷”,但总是会给人带来些许温暖、一丝希望,却也改变不了黄昏夕阳带给人的往事如烟、世事沧桑、理想幻灭、悲凉虚无的人生感悟。“斜照”暗示苏轼在失意困顿绝望中感到点滴暖意,还有微茫的希望。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种种打击之下,理想成空,一无所有,在内心希望与失望、追求与退隐的矛盾冲突中,最终老庄思想占据了上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寻得人生真谛。

夕阳黄昏也喻示着太阳回归“家园”,暗示着人之归和精神回归。“雨”洗涤了世间尘浊,也荡涤了作者功业追求的热情。雨过天晴,“山头斜照”,如画美景,朦胧柔和,静谧温馨,清新自然,婉约和谐,让作者陶醉,暂时忘却了烦恼苦闷忧愁,在涤尽尘浊而清新优美的大自然中,寻到了精神家园,得到了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心灵的安宁与慰藉,人格的独立自由与发展,使得作者自然而然地感到“归去”方能“也无风雨也无晴”,隐逸方能超越世俗烦扰,达观洒脱,超然物外,随遇而安。——寻得人生出路。

下句“回首向来萧瑟处”是作者回望适才烟雨迷蒙的经行处。这里的“向来萧瑟处”是既指刚才雨中吟啸所行之处,也指作者追忆回顾一生经历:遥想苏轼当年,21岁考中进士,名动京师,春风得意,青云直上;抱负远大,等待机遇,一展雄才。一生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太后临朝听政时期和哲宗亲政时期)、徽宗五位皇帝,因与同僚政见不合,再加上自己的性格所致,多次被贬谪,仕途坎坷,颠沛困顿,对他打击最大的是乌台诗案。当时朝廷上有许多官员为苏轼求情,与苏轼政见不和的王安石也劝神宗,太皇太后曹氏、章惇等人出面力挽,苏轼才终免一死,最终落得个贬官黄州做团练副使的下场。有济世之才和远大抱负且才华横溢的苏轼,作这首词时已经47岁了,他空有一腔报国安民的志向,徒有一腔建功立业的热情,终因“乌台诗案”而贬官黄州,名为团练副使,实为劳动改造,没有官俸,只能在东坡开荒种地,躬耕自资,自建“东坡雪屋”居住。在夕阳斜照中,往事历历,物是人非,似梦如幻,白云苍狗,他产生了一种浓浓的世事沧桑、人生幻灭之感和虚无缥缈、看穿生死、万事皆空的生命体验。

此时作者到黄州已是第三个春天了,何时才能离开此地?何日是归程?没有人能给他答案。他在温暖的夕阳中思索,在迷离的黄昏里体味,感到了心灵的孤寂疲惫,人生的失意空叹,生命的虚无迷离,最后道出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声。“归去”,既是实指,回归实有家园,也是虚指,回归精神家园,隐逸出世。乌台诗案使苏轼对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人生追求進行了深深的思索,在此失意之时,他倾向于佛老思想:超然物外,物我相忘;洞明世事,通达人生;无风无雨,身心皆空;不悲不喜,万事皆空。他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追求更多地寄托于佛法禅意、老庄思想、青山秀水之中,在更大意义上成就了东坡式的闲适洒脱、空灵超然。——寻得人生归宿。

三.“雨”“斜阳”:蕴含着凄迷朦胧与婉约淡泊的感伤美

此词,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勾画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春雨图。首句用“穿林打叶”点出雨的急、大,形象地凸现春雨清冷明丽、似寒非寒、时密时急的特征,又写出了雨中行人的烦郁心情。意境凄迷朦胧,令人惆怅烦闷伤感。而后文的“一蓑烟雨”又构成了烟水朦胧迷离的画意声情美景,婉约凄清,迷离苍茫,转瞬即逝。

“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斜照”,写出了太阳西沉时的温馨宁静,淡泊愉悦之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意象在时间意义上具有迫近死亡的忧惧和哀伤。“夕阳的审美愉悦化解销蚀着日暮的悲哀,而日暮的悲哀又使夕阳的审美流露出凄婉迷离的特征。”(《晚唐钟声》82页)“斜照”给人温馨与悲凉同在,愉悦与凄婉并存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感伤美,销蚀着作者内心的痛苦而获得审美体验。

作者借出游途中遇雨这件小事,抒写了人生感悟与智慧。“穿林打叶声”道出了作者“乌台诗案”后的抑郁苦闷、悲伤无奈、疲惫幻灭的心声。“莫听”“吟啸”“徐行”“谁怕”“任”表现了作者的豪放旷达,洒脱超然。“竹杖”“芒鞋”“胜马”显现了作者的厌倦官场与隐逸心态。“斜照”“回首”“归去”是旷达率性,也是理想幻灭后的无奈。“也无风雨也无晴”看似作者参透了人生意义,找到了人生归宿,更是无奈后的自我安慰。

透过这首词,我们感到命运多舛的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不懈思索、探寻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傅道彬.晚唐钟声.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