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瑛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全球化进程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航运业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平台和发展机遇。航运事业的国际语境、海上环境和人员组成的特殊性对海事人才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STCW78/10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公约》)中着重强调船员在航海实务中必须具备英语有效沟通能力,并针对不同操作级别船员的英语适任水平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为更好履约,中国海事局在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简称《11规则》)[2]中要求远洋船员必须通过海事英语科目考试及听力与会话评估,才能获得从业资格证书。鉴于英语在海员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性,教育部、交通部在2012年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3]中强调应加强航海类 ESP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根据《11规则》和《意见》的要求,各海事院校制定了包含EGP和ESP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旨在培养满足海事职业需求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海事专业EGP和ESP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EGP强调通用性的、人文性或文学性的内容,而ESP过于凸显词汇和信息,两个教学模块的师资和教材各成体系, EGP+ESP模式未能体现其效能。本文从航海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社会需求入手,试回答两个问题:1.EGP和ESP教学是否需要衔接课程?2.如果是,如何设计、组织衔接课程?
目前我国海事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EGP学习周期通常为两年,采用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在EGP的基础上,高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海事英语(ESP)课程。海事ESP课程群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和工作岗位涵盖多门子课程,如驾驶英语、轮机英语、水手英语、租船英语、集装箱运输英语、理货英语等。这些课程的设置都是以《公约》和《11规则》船员英语水平测试标准为依据,帮助学生达到各岗位船员所需的英语沟通能力。
海事专业EGP学习是ESP教学顺利展开的基础,两个阶段的英语能力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低年级学生反映,由于大学EGP教学和中小学英语课程的高度相似性和重复性,以及线上、移动学习方式的普及,出现了EGP 教学低效、学生学习热情消减的情况。2.高年级学生抱怨ESP教学中普遍重语言知识灌输而轻听说技能培训,重从业英语考试而轻语言应用水平提高[4];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3.EGP教师缺乏海事专业知识,强化这部分知识又非朝夕之功;而ESP教学受到题材限制,教师只能在词汇、句法的层面进行讲解。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偏离了海事专业人才的英语培养目标。
学生的课程考核、水平测试成绩都印证了以上担忧。以集美大学为例,航海类专业2017—2019届学生本科四年累计四级通过率如表1所示,有近30%的学生在毕业时未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425分的水平,六级(CET6)425分以上的人数更是凤毛麟角。
表1 集美大学航海类专业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统计
学生在从业资格英语测试中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航海类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需参加“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即“大证”考试)才能获得从业资格,而广州航海学院2017—2019届航海本科毕业生在《航海英语》这门考试中的通过率仅为51.9%、40.9%、15.9%[5]。
可见,海事专业EGP+ESP的课程体系中EGP的课程虽然占据大部分学时,但是对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构建、与ESP的知识对接都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EGP课程是否仍然有存在的价值?近十年围绕该问题外语教育界展开了激烈争论。蔡基刚[6,7,8]主张取消EGP,用各类ESP课程取而代之。但是这种思路值得商榷。首先,大学EGP教学需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落实到交际能力,与中学英语教学任务有明显差别[9]。其次,这几年海事专业生源相当大比例来自中西部省份偏远地区,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以集美大学为例,英语高考总分150分,但是有近三分之一的海事专业学生分数不到80分。直接进入枯燥艰涩的ESP课程学习对这些学生将是巨大的挑战。文秋芳等学者提出通用英语能力是ESP的基础, EGP与ESP课程可以互补并存[10,11]。事实上,蔡基刚也意识到各学校各专业在英语基础上的差异,建议EGP教学应逐渐凸显公共英语的“专业化属性”[12],EGP教师应尽快升级知识结构[13],更好地服务于ESP教学,这是EGP自救的发展方向。在我国海事事业走向专业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海事专业EGP教学可以主动与航海学科的需求结合起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衔接课程在当前时期是值得探索的一种EGP自救、发展模式。从2017年起,集美大学外语学院航海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学人员通过三年时间一起探索、完善EGP+ESP课程体系的方案,增强两个模块的相互辐射和渗透,以期提高海事ESP教学的整体效率。
作为课程改革尝试,海事ESP课程体系中引入新的教学模块应基于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进而选择满足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泰勒的课程设计理论为本实验提供了可行性的框架。根据泰勒的理论,课程设计需回答以下问题[14]1: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2.如何选择达成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如何组织学习经验使教学更加有效。4.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效果。根据以上四个问题,泰勒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评价教育计划。基于以上对泰勒原理和现实的认识,试构建“海事专业EGP+ESP衔接课程的设计框架”(见图1),供课程设计人员参考,以完善课程设计方案。
图1 海事专业EGP+ESP衔接课程的设计框架
1.需求分析。根据泰勒理论,课程编制的第一步是先明确教育目标[14]3。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选择学习经验 (内容) 和组织学习经验 (方法) ,才能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教育目标有三个来源: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社会需求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为具体了解航海类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大学英语学习体验感知、目标需要和学习需要,课程设计人员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两份调查问卷。问卷I面向毕业生,共收集了66名在船务公司工作的海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这些毕业生来自集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本科院校。问卷II面向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的2017级的在校新生,共收回443份有效样本。问卷首先想了解两组调查对象在EGP英语学习阶段的主要学习需求和目的,参与者可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至两项(结果见表2)。
表2 在校生与毕业生的学习需要感知
由统计数据可见,在校生与毕业生都非常看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听说(沟通)技能的培养,同时不管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都认为与ESP进行有效衔接是EGP阶段的第二要务。开展衔接课程顺应学习者当下的学习需求和从业后的社会需求,符合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共同期望,。
在衔接课程的设计框架中,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考虑到两组调查对象生活环境和实际需要的差异,两份问卷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主题”的题目表述方式上有所差别,选项一致。针对毕业生的问卷题目为“以下哪些题材的英文学习材料有助于您提升对当下工作岗位的兴趣和了解?”在校生的题目为“以下哪些海事文化英语主题让你感兴趣?”由于两组受访对象的选择对实验的后续环节会产生较大影响,针对问卷结果本人做了差异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探析学习者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助于筛选出符合在校生、从业人员共同学习兴趣和期望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教师也可以据此确定学习材料的组织顺序。统计结果如下:
统计数据表明(见表3):1.海事航运地理知识一项均值最高,且无明显差异,在校生和毕业生均对该主题内容最感兴趣,因此航运地理知识在课程内容占较大比例较为合理。2.在校生对海事历史的兴趣显著高于毕业生,反映大学阶段的学习者对人文知识的兴趣整体高于从业人员。 海事历史、人物知识涉及的语言和历史信息与高中EGP交叉度较高,可作为衔接课程的第一阶段学习主题。3.毕业生对船舶知识、港口文化的兴趣度略高于在校生。哈贝马斯曾解释说,兴趣产生的前提是需要,兴趣先于认识,指导着认识,是认识活动的基础[15]。船舶、港口知识与毕业生的工作环境、社会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因此毕业生对该主题内容学习兴趣度更高。该部分内容可设置在第四学期的教学中,与ESP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接。
以上针对在校生、毕业生的目标需求、学习需求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以及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有据可循、有的放矢。社会需求分析的结论来源有:针对毕业生的访谈;《公约》《11规则》和《意见》有关船员职业英语能力要求相关说明;期刊论文中对海事毕业生的就业表现报告。同时,项目组成员反复研读《轮机英语》《航海英语》《水手英语》等教材,分析海事英语语料库,进而对衔接课程设计中与ESP课程可能的交叉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项目组成员同时与海事ESP教学人员座谈,请教ESP课程涉及的能力框架和语言特点。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社会需求分析和学科专家建议形成学习目标报告,从而为后续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表3 在校生与毕业生的学习兴趣认识
2.海事专业大学英语EGP和ESP衔接模块课程目标。根据学习者英语学习目标报告、《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和海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计人员进一步构建海事专业EGP和ESP介质模块所需建构的能力框架,该框架融通EGP与ESP两大课程群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能力,也着眼于国际视野下海事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能力框架是选择学习内容、整合学习资源的重要依据(见表4)。
表4 海事专业大学英语EGP和ESP模块介质能力框架
根据能力框架内容,EGP和ESP衔接模块课程目标可以表述为以海事文明、海事文化发展为主题开展语言教学和学习,在内容上与ESP教学实现对接,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培养海事专业学生在学术和职业生活中的有效沟通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1.海事专业大学英语EGP和ESP模块介质内容框架。根据海事专业大学英语EGP和ESP模块介质能力框架,结合前期针对509名在校生、毕业生所做的目标需求、学习需求分析,构建两个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模块(见图2)。
图2 EGP和ESP衔接课程模块
2.开发“海事文化英语教程”。鉴于现有的通用大学英语教材在构建能力框架和实现课程目标上无法满足海事类专业EGP与ESP衔接的需求,课程设计小组主要成员在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海事学院访学期间搜集了大量的海事文化素材,邀请上海海事大学、华侨大学几位同仁与所在集美大学航海英语教研室同事一起完成了《海事文化英语教程》编写工作。
《海事文化英语教程》依据教育部2016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国家海事局颁布的《11规则》相关要求进行能力框架构建,话题板块的设定和文章的选择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目标需要和学习需要,同时分析整合“轮机英语”“航海英语”“水手英语”等ESP教材中出现的专业词汇、固定搭配、句法特征和语篇结构特点,在编写过程中突出EGP和ESP中的语言和文化共核部分。教材涉及292个海事词汇,船舶知识、航海地理、港口港务等知识与ESP课程有大量交叉的内容,选材积极,兼顾可读性和信息量,有助于学生从EGP过渡到ESP学习。
泰勒提到,在组织学习经验时有三项基本准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整合性包括三个方面:学生经验(需要、兴趣、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16]。经验的组织涉及结构和方法两个部分。根据这些原则,课程设计小组所在学院以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电气工程三个专业2017、2018级学生为实验对象,组织EGP+海事文化英语+ESP的教学实践,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海事文化英语课程组织
结构是教学组织的核心部分,包括纸质教材、第二课堂和网络课程。纸质教材包括《海事文化英语教程》和配套阅读材料。该教材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目的需求、社会需求进行编写,结合教师多年以来的理论知识、授课经验和教材使用体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它能够呈现海事类英语课程的语言要点和主题特征,并且通过任务型练习以及有指导的操练来实现有意义的输入和输出。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与海事主题相关的英语演讲、学习日志撰写、视频制作、海报制作竞赛等。课程能力框架中的EGP语言能力、ESP语言知识能力和海事人才综合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得以构建、延展和提升。线上课程“海上丝绸之路”依托高校邦网络平台进行开发建设,是对教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部分的延伸和拓展,有抚今追昔、会通中外的现实意义。纸质教材、第二课堂和网络学习平台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结构。
方法展现的是具体的教与学的组织方法,包括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基于项目的体验式学习、提升合作力和参与感的游戏化学习、以及能够形成积极的个体责任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在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实现语言模仿、形式记忆、内容认知、海事文化习得、社会交际运用、海事语言的建构和实践,形成反复循环和递进。
泰勒反对把评价看作“笔纸测验”的同义词。事实上,像问卷、观察、交谈、样品收集、记录分析等,都可以为是否达到教育目标提供证据。在课程结束首轮两年的实验之后,课程组就衔接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体验、课程评价对教研室12位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发现教师对海事文化英语课程具有很高的满意度和支持度。同时,针对2017级同一批参与调查问卷的443名学生再次进行跟踪调查, 后测结果显示86%学生认为“海事文化英语课程内容能够提升对海事行业的兴趣和认可度”,90%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有助于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相关知识”。访谈和统计数据表明,教师和学习者的价值观和目标需求在课程中得以较满意的体现。
本研究虽然涉及范围较小,但是课程实验方法和结果对海事专业乃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在EGP+ESP教学模式中加入衔接模块是必要的。衔接课程尝试回答三个问题:1.海事类专业EGP与ESP如何更具连续性和整体性。海事文化英语衔接课程在内容上凸显了EGP的人文特性和ESP的工具属性,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又导入具有职业特征的专业词汇、句法、语篇内容,基于专业内容展开语言教学,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2.EGP教师如何通过衔接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属性、拓宽自己的知识维度,实现自救。EGP教师的知识框架偏重于文学、语法、语言学等语言学科内容,在衔接课程的教材开发和课程组织过程中与专业教师进行研讨合作,接触到船舶、海洋地理、港口港务等ESP知识,知识结构得到扩展和延伸,从而在英语教学改革中把握主动权。3.衔接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对航运业的认可度。衔接课程不仅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通用语言能力,不局限于导入冷冰冰的专业语言和知识点,而是通过选择内容积极、题材丰富的海事历史、人物、港口知识来接触海事文化,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汇报、小组学习、主题研讨等活动来锻炼专业输出表达能力,开拓专业视野,激发海洋情怀。
海事文化英语作为一门衔接课程,从构建到实践历时不到三年,尽管师生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和认可度,但具体的效用仍待分析。此外,如何提升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将衔接课程建设和分级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第二课堂组织结合起来,如何构建更丰富的课程群与专业课程进行更深入更对口的衔接,这些问题都值得所有公共外语课程教师和管理人员集思广益、躬行实践,方能更好服务于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