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自21世纪以来,随着美术浪潮的全面兴起,校外美术教育逐渐崭露头角并且走向成熟,教学目标也从一开始的注重专业技能到现在的身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变化阶段。利用开放的教学模式和创新的教学手段为国内的美术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情景活动教学正是校外美术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是积极探索求知的一种主观意向,它能够引起学生好奇的兴趣,并在好奇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追求艺术动力,使整个灵感获取的过程都变得生动形象。这样才能够将绘画深刻的印入学生的大脑,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一、校外美术情景活动的实践优势
(一)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美术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而大部分的学生又缺乏实践经验,对于美术的理解不深,情景活动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感性的思维去理解理论知识。这样既能够加深记忆又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美术作品,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代入感。
(二)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
情景活动的教学法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近美术知识的情感世界,根据学生的状态适当的调整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想法,消除师生之间严肃紧张的氛围,从而更加主动学习,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
(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印刻在脑海中的重要判断标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注意力情况及时的调整课堂内容。情景活动教学有着灵活的性质,教师可以最大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情景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情景活动容易偏离生活
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设活动过程中很容易架高思想导致核心空虚。因此情景活动教学应当建立在生活现象的基础之上,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现象和知识经验出发,站在学生的能够感触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够发挥情景活动的作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
(二)情景活动容易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偏差
在创设情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和喜好状况,要尽可能的创设情景活动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又符合当代教育理念。情景教学需要尽可能的利用突发、即时、真实的特点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情景活动创设容易衔接中断
情景活动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的学习状态,教师只要善于将情景结合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的创设情境活动,教学效果就会十分的显著。然而,情景教学不能只是课程的导入,应当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沉浸在情景教学所带来的学习乐趣,并积极的参加相关的美术实践活动。
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活动的方法策略
(一)贴近生活和自然,创设情景活动
如何让学生对美术产生的浓厚兴趣进而走向创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情景活动的价值不仅有趣还很实用。所以在校外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创设情景活动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存在于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事物都有可能蕴含丰富的价值,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并非是枯燥乏味的框架,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仅只是艺术家能够在创造出富有创新的美学,他们也能够通过常见的事物来验证美的存在。这就拉近了学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也变得容易,进而产生兴趣去理解和研究。
(二)利用多媒体和趣味故事,创设情景活动
有趣的实践活动是激发美术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好手段,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对外界的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性,为其带来一些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好多媒体创设情景活动。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和多媒体创设情景活动,引导学生产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专业的技能实现自己的美术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参入到情景活动中来,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目的在于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这样所得来的专业技能才能够更加深刻的印入到学生大脑里,绘画水平也会稳步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想、优化课堂
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创设情景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探索问题情境。因此,情景活动要做到将兴趣转化为创新的能力,就必须得从一开始发现新奇事物的有趣,转化为探索钻研的乐趣,到最后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活动之后,还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的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打破思维定式,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美术能力,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引导美术专业向前发展。
北京市通州區青少年活动中心 梁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