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莎评的话语体系

2021-07-08 17:31张薇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5期
关键词:莎士比亚马克思主义思想

张薇

回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莎评的发展,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莎评当推茅盾的文章,他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三篇文章,《莎士比亚与现实主义》《汉译西洋文学名著》中的《莎士比亚的〈哈孟雷特〉》《莎士比亚出生三七五周年纪念》。另外,杨晦的长达万言的文章《莎士比亚的〈雅典人台满〉》是中国第一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莎士比亚研究论文。茅盾和杨晦的文章都写作于革命年代,战斗的神经高度紧绷,他们欣赏莎士比亚的时候,更多敏感地捕捉莎剧中人生斗争的成分,所写的文章充满火药味,强调革命性。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年,我国的莎学研究者大多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莎士比亚,涌现了一大批出色的学者,如方平、杨周翰、卞之琳、孟宪强、孙家、张泗洋、王元化、赵澧、孙大雨、朱維之、顾绶昌、李赋宁、陈嘉、吴兴华、方重、王佐良、刘炳善、贺祥麟等,他们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充分挖掘和阐释莎剧中的阶级性、人民性、典型性、现实性和人文主义思想等精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方平的《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孟宪强的《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张泗洋等人的《莎士比亚引论》、孙家的《马克思、恩格斯和莎士比亚戏剧》、王元化的《读莎士比亚》、杨周翰的《攻玉集》、贺祥麟的《莎士比亚》等专著以及一系列文章(对他们的具体论述参见拙文《中国马克思主义莎评的发展轨迹》),他们的成果是可喜可贺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学者们不可避免地受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莎评的影响,有深刻的见地,也有“左”的倾向。

圆员世纪以来,用心理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意象、象征、原型)、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生态批评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莎士比亚的成果层出不穷,而明确地表明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相对来说则显得数量不多,有些文章和著作尽管触及到社会背景、艺术生产、艺术消费,还有女性主义,有些借鉴英美的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来论述,但马克思主义意识不太强,自觉性不太够。笔者专门浏览中国知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莎士比亚评论的成果与日俱增,截止写稿日,中国知网上显示所有莎士比亚研究成果为33337项,其中论文27300篇,学位论文552篇,会议论文122篇,报纸文章166篇,图书2970本。实际的数量可能远不止这些,有些成果还没有被纳入到知网中。这是惊人的数据,可见我国的莎士比亚研究成井喷之势。但关于马克思主义莎评,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前辈学者的一些成果,其他的寥寥无几。我们提倡文学评论要百花齐放,提倡从多维度来评论莎士比亚,但马克思主义莎评不能被忽视,而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过去的只有马克思主义莎评,到现在马克思主义莎评的声音不够强,这种变化需要扭转,我们有必要重新亮出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当然,原来的话语体系比较单一,比较局限。那么,如何在前辈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莎评道路上砥砺前行?这是摆在我们莎学研究者面前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认为要以前辈莎学家的终点作为我们研究的起点,不局限于阶级性、人民性、典型性、现实性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范围,应拓宽思路,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莎评话语体系,而不能零散地、局部地蜻蜓点水一下。要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念进行莎士比亚研究,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人学思想、社会学思想、经济学思想、伦理学思想、心理学思想、宗教学思想、地缘学思想、美学思想注入到莎士比亚作品的分析中。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莎评的人学思想表现为:我们应关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历史精神。社会学思想表现为研究莎士比亚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社会功能(比如审美愉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经济学思想表现为研究莎士比亚与经济的关系,我们可以注目莎士比亚时代的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尤其是他所在的“环球剧场”对当时伦敦戏剧界的影响,对贵族和大众的吸引力,以及文化市场机制对莎士比亚创作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关注当今莎士比亚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诸如影视、舞台演出、莎士比亚戏剧节等。伦理学思想表现为研究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道德观念、道德价值、道德原则、道德情感、道德义务、道德评价。马克思主义心理学思想启示我们研究莎士比亚作品中人的心理意识,而人的心理意识是社会的心理意识,因为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思想认为宗教既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人民的鸦片”,又是被压迫生灵的感情、叹息和幻想,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和对幸福的追求。马克思否定的只是宗教的世界观,而对人们的宗教感情却是尊重的。我们分析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宗教因子,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博爱和宽恕的情怀。马克思主义地缘学思想启示我们可以从地缘学的角度审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英国场景、意大利场景、埃及场景、罗马场景以及这些场景之间的区别和风格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具体表现为研究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研究莎士比亚如何以不同于别的作家的“独特方式”呈现在欣赏者面前。

在莎学研究中,我们还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思维论、本质论、特征论、价值论、创作论、批评论、欣赏论、真实论、典型论、语言论、风格论、悲剧喜剧论、艺术生产论、艺术消费论、个性论、民族性、世界性等理念切入到莎士比亚研究中。具体表现为:思维论提示我们,莎士比亚的形象思维来源于他的社会实践,来源于他对当时社会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洞见。特征论提示我们美是文艺的主要特征,形象化是艺术美的主要加工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在给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美学命题,意为“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一命题贯穿着马恩关于“艺术的掌握世界”的审美形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生产”以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审美世界这个文艺哲学宏观理论的总原理。恩格斯提出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评论作家作品,把文艺的审美本性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而不是“纯审美”的考察。马克思主义莎学可以是三向度的多维世界,即(1)莎士比亚同历史—社会的关系;(2)莎士比亚同人的关系;(3)莎士比亚与作品自身的内部关系。我们可以从这三向度上深入细致地去研究,宏观上把握莎翁的艺术世界。同时,关注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融合统一。文艺价值论提示我们文艺价值有三个层面:感性生命的层面、审美—道德的层面、人类存在和命运的层面。莎士比亚的作品让读者在阅读与欣赏时,因关心自身的生命遭际而希冀从作品的描绘的人生图景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带有强烈的移情倾向,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把感情倾注到作品形象上面,这是文艺的自我价值;然后由个体的感性生命领域进入到社会的审美文化领域,关注群体人的生存状态,具有道德伦理的意义,这就是社会价值;再进一步地借助想象和艺术语言的加工去领悟文学和人的本质,深切关注人类的命运。欣赏论提示我们研究欣赏者对莎作的感受、再创造、共鸣、理性认识、欣赏趣味和欣赏标准等。语言论提示我们研究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语言风格、诗歌韵律、双关语等。悲剧喜剧论研究莎剧的悲剧意识、悲剧精神、悲剧冲突、悲剧结构、悲剧效果和悲剧快感,发掘莎剧的喜剧精神、喜剧成因、喜剧目的、喜剧效果和喜剧功能。民族性与世界性完美地统一在莎士比亚作品中,他的戏剧既表达了英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思想,也表达了全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情怀,对真善美的渴望,对假恶丑的鞭挞,反对异化,提倡人道主义的博爱意识。正是由于莎士比亚作品揭示了普遍性,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才使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莎评中有营养的成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曾研究过当代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评,发现他们的视野非常开阔,除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如鲁宾斯坦的莎评;还有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如伊格尔顿把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融合来研究莎士比亚,有用马克思的幽灵诗学来研究,有从女性的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来研究的,有从早期近代英国的经济与地理在莎剧中的表征来研究的,有从场域理论来研究的,有从影视生产的角度来研究的,等等,不一而足,丰富多彩(参见拙著《当代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评论》)。这些都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观照下进行,我们可以学习与吸收。但我们在拿来主义的同时,不能机械地拾人牙慧,而要融会贯通,过滤式接受,创造一套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莎评话语体系。

猜你喜欢
莎士比亚马克思主义思想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威廉·莎士比亚的肖像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阿吾(一首)
“像莎士比亚一样说话”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