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学前教育声乐专业逐渐成为高校热门专业,因此,声乐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才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本文旨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丰富考核方法和评价手段,以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促进其发挥主体作用,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职业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前教育 声乐教学 教学质量
一、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及存在的问题
2016年,国务院在《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和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可见,幼儿教师水平直接受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影响。新形势需要师德高尚、理论知识深厚、组织活动能力强,具有较高创新意识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才能,拥有较高的声乐水平,这应该是衡量幼儿教师职业水平的重要标准。而目前许多承担幼儿教师培养工作的中职院校在声乐教学方面忽视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充分考虑到声乐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高,因循守旧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此外,在开展声乐项目教学前,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概念混淆,重技能轻情感的现象也比较普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标准不统一
许多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声乐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与音乐学院声乐教育不同,也没有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征。教材选择常受衔接学校课程及考纲的限制,中职院校缺少自主选择的权利。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要站在培养幼儿教师的立场,对学生进行声乐培训,不仅要掌握发声的方法和演唱技巧,还要掌握儿童歌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掌握一定数量的儿童歌曲。
(二)教学模式陈旧
现在,学前教育的声乐专业基本上都是实行集体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还能使培训成本大幅降低,但这一模式很容易忽略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学校声乐课仍停留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状态。这种方法对学生不利,也对声乐技术的学习产生了影响,降低了他们对声乐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声乐技能的时间太长,造成学生进步不大,或者是学不到真东西,影响声乐教学成果。
(四)课堂与实践脱节
没有足够的实习机会。一方面,由于学生极少参加艺术实践,表演经历较少,在表演中显示出明显的不足,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幼儿园的实习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讲课、评教和试讲等方面的指导,对如何教育儿童学习歌曲却很少给予指导和教育。在幼儿园的音乐主题活动中,显得不适应。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声乐教学成效。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特点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与音乐院校的声乐课和普通学校的歌唱教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注重服务对象的职业特点
为幼儿健康成长服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特征。作为一名幼儿园的音乐教师,只要深入理解幼儿年龄的特征和生理性质,关注幼儿天性的唤醒,就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了让学生注意到未来幼儿的歌唱教学,注意幼儿生理、心理方面的特征,必须在教学中向他们讲授幼儿教育、心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二)感受声乐教育的审美特点
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是为幼儿音乐教育服务,因此,不能仅强调音乐的技术,而应根据幼儿教育的专业特征,把声乐教育作为重点课程的教学目标,把音乐教育作为重点课程的研究。首先,要培养学生感受幼儿音乐艺术的本质,成为音乐艺术的多面手。其次,在节奏训练中提升音乐感受能力,从而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最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幼教工作者。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质量
教学质量决定人才的培养水平,也决定声乐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要不懈努力的,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选择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提高学生声乐素养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并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学生从未接受过声乐培训,许多学生在初中的音乐课几乎被侵占,学生甚至没有基本的音准,对声乐概念没有清楚的认知,把声乐当作唱歌来看待。大多数学生对乐谱不熟悉,音高也不敏感。因此,由浅至深,由易至难,尊重学生的基础声乐教育水平是必然的。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在不同学段的教学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在学生的声乐学习初期,主要是加强声乐基础训练,传授科学的声乐唱法,树立一个正确的声音理念。从二年级起,在学习经典艺术歌曲的过程中,可以渗透对幼儿歌曲的研究,指导学生在幼儿歌曲中运用科学的演唱技巧,把唱好艺术歌曲当作唱好幼儿歌曲的前提。
(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声乐教育模式以集体授课为主,以小组合作研究为辅,个人教育不容忽视。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各种教学方式支持训练内容,确定课型搭配,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全面提高声乐素养,保证音乐教学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三)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生理上的差异、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上的不同,以及心理问题,会对音乐课感到畏惧,产生抵触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必须采取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缓解学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1.教学技巧要与情感相结合。在唱歌前,要對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创作的背景、创作的目标,理解音乐主题思想等。演唱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眼前浮现出画面,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歌唱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此坚持下去,学生就很容易学会处理歌曲的具体做法。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对于离学生时代久远,不容易理解的歌曲,就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再现歌曲内容和演绎方式,使学生对作品背景、作品旋律及主题思想有更加全面、直观的了解,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
3.采用学科整合式的教学法。声乐教学的整合,主要是把与声乐有关的学科(诗歌、朗诵、钢琴伴奏和歌舞等)结合起来,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声乐教学。这一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也是培养优秀的、具有更强综合性幼儿教师的有力保障。
(四)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职业视野
声乐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上忽视声乐实践,是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应该定期举行声乐报告演出、音乐会、音乐技能竞赛等活动,这种做法除了为学生提供声乐技术的实践机会外,还可以提高他们对声乐艺术的运用能力,拓展他们的专业知识。除了关注音乐自身的实践外,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还要把音乐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首先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幼儿园的日常音乐活动中,体验幼儿园的声乐教育要求和特色,了解目前我国幼儿园对教育工作的需求。为此,学前教育专业师生要经常到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教学实践的平台。
(五)丰富考核方法和评价手段
声乐教学中考核方法与评价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不可忽视的策略。
1.丰富考核方法。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针对不同的考核项目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平时的考核可以让学生自选曲目,尊重学生的喜好。期中考试可采用抽签的方式,在规定曲目中抽签决定考试题目。期末考试要演唱规定曲目,让所有学生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横向比较。声乐课虽是实践课,但掌握相关的声乐理论对提高学生声乐水平也大有裨益,所以在考核时还要适当地加入声乐理论的考核。考核时既要有作品演唱,也要有笔答试卷。
2.优化评价手段。改变以教师评估为主的评价方法,借鉴项目教学的做法,制订项目评估表和打分细则,通过教师团队评价、学生互相评估、学生自我评估与学生互相评估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参加评估过程。在评价中掌握标准,学会公平公正地评判。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声乐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需求不断提高。鉴于这一点,承担着学前教育培养工作的中等专业学校,应立足音乐课堂,结合办学实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做到初步确定基本框架、理念、基本操作方法,在实践中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重点反思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果。此外,在对接方面,还要注重有效性、实效性,做到上下联合、广泛整頓、稳步推进,边大胆实践,边完善整合学校全面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了提高声乐工作人员的培养质量,声乐教师必须了解幼儿教学的专业特征,大力推进教学创新,为其具备专业声乐技术奠定基础。
总之,声乐教学是学前教育的必修课程,对幼儿教师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声乐教师,一定要以学科的特点为起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学习方法和教学路径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人才的培养,提高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水平。
(作者简介:张华,女,本科,吉林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音乐>)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