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琦,李雪锋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血透室·浙江 温岭 317500)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已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肾病的替代治疗中,但长期MHD治疗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等慢性并发症,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2]。研究已证实左卡尼汀缺乏是MHD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补充左卡尼汀是减轻MHD患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但效果仍不甚理想[3-4]。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或减少MHD患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逐渐受到青睐[5-6]。本文笔者观察了自拟补脾益肾祛瘀降浊汤联合左卡尼汀对MHD患者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血透室接受MH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76 例。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8 例。观察组中男25 例,女13 例;年龄45~79 岁,平均(64.5±5.3)岁;透析龄8~67 个月,平均(25.4±3.5) 月;原发疾病:慢性肾炎13 例,糖尿病肾病9 例,高血压肾病9 例,其他7 例。对照组中男27 例,女11 例;年龄47~80 岁,平均(64.1±5.0) 岁;透析龄6~64 个月,平均(25.1±3.7) 月;原发疾病:慢性肾炎10 例;糖尿病肾病12 例;高血压肾病7 例;其他9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诊断标准[7];稳定透析时间>6 个月;年龄18~80 岁;透析频率2~3次/周;血红蛋白(Hb)<90 g/L、红细胞压积(Hct)<28%;中医辨证脾肾阳虚浊阻夹瘀证型[8]。
1.3 排除标准 1)病情不稳定或3 个月内有出血、输血史者;2)合并其他慢性系统性疾病者;3)药物过敏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继续予以血液透析治疗,于每次透析结束时从透析通路静脉端推注左卡尼汀注射液(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1.0 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补脾益肾祛瘀降浊汤,药物组成:黄芪30 g、白术15 g、熟地黄15 g、菟丝子15 g、山茱萸10 g、茯苓15 g、怀山药20 g、薏苡仁15 g、泽泻10 g、砂仁(后下)6 g、三棱6 g、红花10 g、当归10 g、鸡血藤15 g、大黄5 g,并随症加减,1 剂/d,水煎取汁约2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2 组透析期间均按常规补充铁剂和叶酸。2 组均连续治疗12 周。
2.2 观察指标 1)营养状况:通过检测血清(Hb)、白蛋白(ALB)水平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进行评估,Hb和ALB水平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测定;TSF测定方法:用手捏起右侧肩峰和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上方2 cm处两边的皮肤,计测3次皮褶厚度,取平均值。2)血清微炎症指标检测:hs-CRP用散射比浊法测定。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ALB及TSF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ALB水平和TSF比较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比较
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是MHD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两者互为依存,互为因果,称为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9-10]。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不仅可引起机体防御能力及免疫功能下降;而且可引起血管内皮受损,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和血管重塑,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导致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1-12]。大量研究表明,引起MH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左卡尼汀缺乏,但部分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后效果仍不够理想[13]。
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属“溺毒”“虚劳””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脾肾阳虚,三焦气化失司,水停气阻,湿浊留滞,瘀血内阻等,治当以补脾益肾、化瘀降浊为主。笔者针对此病机特点,采用自拟补脾益肾祛瘀降浊汤治疗,方中菟丝子、山茱萸、熟地黄、怀山药补肾填精,助气化,固精微;黄芪、白术补脾益气,助化源,运水湿;红花、三棱活血化瘀;鸡血藤、当归补血养血、活血通络,活血而不伤血;茯苓、泽泻、薏苡仁利水渗湿泄浊;大黄导滞降浊,凉血解毒祛瘀;砂仁行气化湿,和胃醒脾。诸药合用共收脾肾健,精微充,瘀滞通,浊毒祛之效。故治疗12周后,观察组Hb和ALB水平、TSF指标上升幅度,hs-CRP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拟补脾益肾祛瘀降浊汤联合左卡尼汀用于MHD患者不仅可改善其营养状态,控制慢性炎症反应;体现了中医整体调节,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