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颖颖
(金华市汤溪镇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075)
下肢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后常因局部渗出、炎症反应、微循环障碍、血管神经调节功能丧失等原因导致患肢局部肿胀、疼痛,严重的肿胀、疼痛等会引起手术切口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还会导致骨折不愈合或愈合时间延长等。西医多以组织脱水为主,配合抗炎、止痛、止血等方法,消肿周期长同时不良反应较多[1]。中药内服外治在骨折损伤肿痛的缓解上具有较好疗效。笔者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入住本院的80例下肢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了自拟祛瘀消肿止痛膏外敷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7月—2020年5月入住本院的16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8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数分别为46例、34例;年龄18~66岁,平均(42.25±10.12)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胫腓骨骨折分别为27例、18例、3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数分别为45例、35例;年龄18~68岁,平均(43.28±10.32)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胫腓骨骨折分别为26例、18例、36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骨与关节损伤》中相关部位骨折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内固定术治疗后肢体肿胀者;2)年龄18~70岁;3)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临床观察。
1.4 排除标准 1)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者;2)术后骨筋膜综合征患者;3)合并严重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4)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其他系统疾病者;5)伴有其他导致的肢体肿胀疾病者;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7)过敏体质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抬高患肢,抗凝、抗感染及合理使用止痛药,并给予20%甘露醇(河北华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3007号)125 mL,快速静滴,1次/d,根据患者病情可以加入5 mg地塞米松(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3553号)。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祛瘀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药物组成:乳香、没药、红花、血竭、川芎、赤芍、当归、白茅根、泽兰、黄芪、冰片,按3∶3∶3∶2∶3∶3∶4∶4∶4∶4∶1比例研成细末,过细筛,以蜂蜜调成膏状,密封后保持于冰箱中备用。手术固定后的患者,取制备好的药膏敷于患肢术口以外部位,厚度在1 cm左右,然后医用纱布缠绕、包裹、固定,每2 d更换1次药膏。2组患者疗程均为10 d。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外伤性骨折症状评分及参考文献[4]拟定。患肢肿胀、疼痛基本消失,症状评分减少≥95%为显效;患肢肿胀、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症状评分减少≥30%且<95%为有效;无效:患肢肿胀、疼痛程度无变化或加重,症状评分减少<30%。
2.3 观察指标 1)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5],分值在0~10分范围,分值越大,患者疼痛症状越重;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肢肿胀程度评分: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肢肿胀最明显处的肢体周径,同时测量健侧肢体相同位置肢体周径,两者的差值为患肢肿胀程度。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加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肢体肿胀评分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肢体肿胀程度比较
3.3 2 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从中医角度看,主要是患肢局部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所致。骨折损伤加之手术使得患肢局部皮肉断、筋脉伤,离经之血瘀阻于体内,“不通则痛”;经络壅滞,气机不畅,形成气滞血瘀;患者亦或素体气血虚弱加之骨折创伤、手术又会加重气虚,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形成气虚血瘀;再者,骨折及手术造成经脉损伤,气滞血瘀影响水液代谢,加之气虚气不布津,津液运行失常,造成损伤局部水湿内停,引发肿胀。如《普济方·折伤门》云:“若因伤折,血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胀”;《金匮要略》有云:“血不利则为水”。基于上述病因病机分析,治疗上当活血行气、利湿消肿止痛为主,自拟祛瘀消肿止痛膏与西医常规疗法配合用于骨折术后,该方中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红花活血散瘀止痛;川芎行气活血;赤芍凉血、散瘀、止痛;当归养血活血;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白茅根利尿消肿、凉血止血;泽兰行血利尿消肿;气为血之帅,加黄芪益气行血;加辛香走窜的冰片,以增强散瘀止痛之功。
本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P<0.05);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肿胀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且疗后观察组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提示,自拟祛瘀消肿止痛膏用于下肢骨折术后可明显减轻患肢疼痛、肿胀程度,加速肿胀、疼痛消除,有助于下肢骨折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