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长春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成庄矿,山西 晋城 048021)
成庄矿5315 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开采3 号煤层,平均厚6.2 m,倾角3°,埋深在360~448 m 之间。直接顶为泥岩,厚4.4 m;基本顶为砂质泥岩,厚83 m;直接底和基本底为泥岩,厚6 m。53151 巷为5315 工作面皮带顺槽,53151 巷沿3 号煤层顶板留窄煤柱沿空掘进,巷宽5.5 m,巷高3.5 m,长度1 986.04 m。5315 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存在多个断层和陷落柱。
窄煤柱沿空掘巷[1-3]是指在上个工作面采空区侧向应力降低区内,留设小煤柱沿空掘巷,利于巷道围岩稳定。根据以往3 号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距顺槽巷帮平均约15 m,考虑巷道掘进宽度,对3 m、5 m、7 m 和10 m 宽度煤柱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宽度煤柱塑性区分布情况。模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取工作面最大埋深,同样支护形式和应力环境,模拟结果如图1。
图1 不同宽度窄煤柱塑性区分布图
由图1 可以看出:(1)留设3 m 煤柱时,由于采动应力作用,煤柱完全处于塑性破坏状态,不利于巷道围岩稳定;(2)留设5 m 煤柱时,煤柱内部存在1.5 m 的弹性核,没有完全塑性破坏,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3)留设7 m 煤柱时,煤柱内部弹性核增大到约4 m,煤柱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4)留10 m 煤柱时,煤柱内部弹性核增大到约7 m。
故此,护巷煤柱宽度不宜小于5 m。为保证沿空掘巷巷帮锚杆索的锚固可靠,窄煤柱内部弹性核不宜过小,故此决定窄煤柱留设宽度不小于6 m。
由于窄煤柱沿空掘巷受采动应力影响,围岩较为破碎,加之地质构造等影响,将锚杆支护、注浆加固及辅助支护有机结合,形成围岩协同控制技术[4-6]。
53151 巷掘进期间,如遇构造影响区、应力集中等围岩松软破碎时,需在掘进迎头预注浆,使迎头前方破碎煤岩体形成一个整体,以利于巷道掘进作业和顶板维护。注浆采用聚氨酯双组分化学浆液,体积比1:1 进行注浆。注浆孔分上、中、下三排布置,下部注浆孔距底板500 mm,中部注浆孔距底板1750 mm,上部钻孔距顶板500 mm。每排3个钻孔,钻孔呈扇形,钻孔水平施工,向煤柱侧偏6°~10°。钻孔直径42 mm,孔深10~12 m,掘进迎头每掘进6 m 打一排预注浆钻孔进行注浆。采用专用封孔器封孔,封孔深度4 m,封孔器外端采用注化学浆进行封孔,总封孔长度不小于4 m,孔口注浆压力2~4 MPa。
(1)顶板支护
巷道顶板采用短、长配合的全锚索支护。短锚索规格为SKP22-1/1720-4300,每排6 根,间排距均为1 m;长锚索规格为SKP22-1/1720-7300,每排3 根,排距2 m,间距1.5 m,两侧距两帮各1.25 m。长、短锚索均垂直顶板打设,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预紧力不小于320 kN,钢筋网和塑料网双层网护表。
(2)巷帮支护
巷帮采用锚杆索支护。锚杆为500 号钢材,直径22 mm,长2.4 m,每帮每排4 根,间距0.9 m,排距1 m,距顶底板均为0.4 m;顶角锚杆仰角不大于10°,其余均垂直巷帮打设;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预紧力矩不小于200 N·m;配套W 钢护板。巷帮锚索与顶板短锚索规格一致,每帮每排3 根,间距均为1.4 m,距顶板0.3 m,距底板0.4 m;煤柱侧排距1 m,煤体侧排距2 m;与顶板锚固方式一致,预紧力不小于150 kN,预紧力不足时,需进行注浆加固;采用双层金属网护帮。
对于巷帮煤体疏松破碎,锚杆锚固力不能达到设计的150 kN 要求时,需进行辅助支护。辅助支护采用喷浆封闭、滞后注浆及单体支柱或架棚的形式。喷浆封闭厚度50 mm,滞后距离不超过50 m。单体支柱和架棚支护形式如下:
(1)煤柱侧巷帮锚杆锚固力大于100 kN、小于150 kN 时,在煤柱侧巷帮打设一列单体支柱,单体柱距巷帮0.5 m,排距1000 mm,滞后掘进工作面5~7 m 打设,并采用长3 m 的12#工字钢梁支护顶板,底板采用塑料柱鞋,初撑力不小于140 kN,并采用联柱绳连锁,防倒到位。
(2)煤柱侧巷帮锚杆锚固力大于50 kN、小于100 kN 时,采用一梁三柱支护顶板,每排打设3 根单体支柱,排距1 m,滞后工作面3~5 m 打设,前50 m 为一梁二柱,之后补为一梁三柱,顶板采用长5.5 m 的12#工字钢梁支护顶板,底板采用塑料柱鞋,初撑力不小于140 kN,并采用联柱绳连锁,防倒到位。
(3)煤柱侧巷帮锚杆锚固力小于50 kN 时,对此区域前后5 m 范围进行架棚支护,按5000 mm×3500 mm 断面架设25U 型钢梯形棚。
巷道掘进锚网喷支护完成后,滞后工作面100 m 对巷道帮部锚杆锚固力未达到150 kN 或锚索锚固力未达到100 kN 区段巷道帮部进行滞后注浆施工。
(1)注浆参数
在煤柱侧巷帮布置注浆加固钻孔,按排布置,呈五花型,排距为2000 mm,间距为1250 mm,钻孔布置如图2。钻孔直径45 mm,钻孔深度4 m,每排3 个钻孔时,上部注浆钻孔上仰15°,下部注浆钻孔下扎15°,中部钻孔垂直巷帮;每排2个钻孔时,上部注浆钻孔上仰10°,下部注浆钻孔下扎10°。孔口之间管路为长0.8 m 的DN20 钢管,孔内为直径20 mm、长3 m 的塑料管;封孔长度为0.8 m。注浆采用聚氨酯双组分化学浆,体积比为1:1,注浆压力为1~3 MPa。
图2 5310 高抽巷破碎巷帮联合支护平面示意图
图2 滞后注浆钻孔布置图
(2)效果检测
滞后注浆施工结束后,采用钻孔窥视仪对煤柱侧注浆区域进行窥视,对于注浆不密实的区域进行补打注浆钻孔二次补注,确保注浆加固效果。
为考察留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效果,对巷道掘进期间的巷道表面位移及支护体受力进行了现场观测。在巷道掘进期间巷道围岩初期变形较大,约15 d 后,巷道围岩变形逐渐减小。沿空掘巷巷道围岩变形速率经历由大到小的过程,至巷道围岩稳定时,正常区域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159 mm,两帮收缩量达到380 mm,两帮变形主要体现为煤柱侧巷帮明显收缩。除特殊区域巷道破碎、承载能力弱、围岩变形及锚杆索受力相对较大,其余巷道锚杆索受力均不大,能够有效加固围岩,实现共同承载,同时为迎接工作面回采动压作用保留了充分变形和受力的空间。
(1)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成庄矿厚煤层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为6 m,并设计了锚杆支护、注浆加固及辅助支护相结合的围岩协同控制技术。
(2)井下试验可知,留设6 m 窄煤柱沿空掘巷较为合理,沿空巷道处于应力降低区,巷道围岩变形及支护体整体受力较小,“锚注辅”协同支护能够有效控制沿空巷道围岩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