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特异抗原对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筛查的临床意义

2021-07-08 08:55:56夏国清赖志云李必树段俊林
大医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年龄段前列腺癌发病率

夏国清,赖志云,李必树,段俊林

(1.东莞市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广东东莞 523073;2.东莞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 523000)

前列腺癌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其好发于老年男性,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增加,该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绝大部分的前列腺癌在发病早期和中期并无明显的症状,当患者觉察症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时,一般多为晚期,此时患者基本失去了根治的可能[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存在于前列腺腺泡、腺上皮或精液中的糖蛋白,具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被认为是诊断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之一。目前临床认为PSA是最重要,也是最精确的前列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有效地被用于前列腺癌症患者的诊断、分期和鉴别,该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且效果理想[2]。为了提升对前列腺癌的筛查能力,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重点探讨了PSA对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东莞市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4 100例老年男性群体的临床资料,均进行PSA检查,然后对检测值≥4.0 ng/mL的人群实施前列腺穿刺活检,共检测出60例前列腺癌症患者,其中年龄60~89岁,平均(71.31±5.48)岁;均为男性。纳入标准:①自愿接受PSA筛查;②所有PSA浓度≥4.0 ng/mL的研究对象均对前列腺活体穿刺耐受;③患者精神正常,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有重要器官严重受损情况或其他影响观察判断的疾病者;患有精神类疾病,如精神意识障碍、交流不畅等。

1.2 方法 血清PSA检测:所有受检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1 h内分离血清,取200 μL加入样品杯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血清PSA测定。试剂盒购自美国DPC公司,以PSA≥4.0 ng/mL作为筛查标准。①临床检查对血清PSA≥4.0 ng/mL的受检者行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其病理组织送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进行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10~13点活检,活检阳性者诊断为前列腺癌。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和PSA浓度。②比较不同浓度的PSA的前列腺癌诊断的确诊率。③比较两个年龄段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时的PSA水平、活检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级采用Gleason分级系统[3],分为高分化腺癌(Gleason评分2~4分)、中分化腺癌(Gleason评分5~7分)、低分化腺癌(Gleason评分8~10分)。以75岁为分界线,将患者分为 < 75周岁和≥ 75周岁。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及PSA浓度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的PSA浓度与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确诊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及PSA浓度比较

2.2 不同浓度PSA前列腺癌诊断的确诊率 随着PSA浓度的增加,前列腺癌诊断的确诊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浓度PSA前列腺癌诊断的确诊率比较

2.3 两个年龄段前列腺癌患者PSA水平、活检Gleason评分 ≥ 75周岁患者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均高于<75周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个年龄段患者PSA水平、Gleason评分比较(±s)

表3 两个年龄段患者PSA水平、Gleason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Gleason评分(分) PSA(ng/mL)<75周岁 25 5.16±0.57 9.86±3.15≥ 75周岁 35 6.16±0.66 15.31±4.15 t值 6.117 5.523 P值 <0.05 <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前列腺腺癌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改变等,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且由于我国人民自身体检意识不如欧美发达国家,故临床上发现时,患者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4-5]。

目前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有直肠指诊、PSA、经直肠超声检查、穿刺活检、CT和MRI等。直肠诊断以及直肠超声诊断存在一定的偏差与困难,故在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应用受限。在本次研究中观察到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的PSA浓度呈现显著的上升情况,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率有显著提升。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加可能与血循环中及前列腺内男性激素的活性增强有关,该情况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同时本研究中,PSA浓度越高,患有前列腺癌的概率也就越高。医学界一般认为当年龄≥75周岁之后,机体的生理状态下降速度加快,出现前列腺癌的概率随之增加,但是有临床文献显示,对于≥75周岁的男性进行PSA筛查,意义较小,建议该年龄段人群直接进行深一步的诊断,因为该年龄段患者PSA浓度一般过高[7]。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能够观察到≥75周岁的老年男性患者的PSA均值已达15 ng/mL以上,单独依靠PSA进行筛查,效果欠佳。Gleason评分是当下应用范围最广,适应性最强的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该分级方式对于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5周岁人群的Gleason评分较高,其分化等级以中低分化为主。

综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且PSA浓度越高,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就越高,对老年男性群体实施血清PSA检查,能够更早地发现及治疗前列腺癌,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年龄段前列腺癌发病率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49:34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0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